一起答

2017年农作物植保员中级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 )是指植株或器官受害程度。

    • A.虫口密度
    • B.有虫株率
    • C.发病率
    • D.严重度
  2. ( )是指用农药防治害虫.病菌.线虫.螨类.杂草及其其他有害动物的一种方法。

    • A.植物检疫
    • B.化学防治
    • C.生物防治
    • D.物理机械防治
  3. ( )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个植株上害虫的数量。

    • A.虫口密度
    • B.有虫株率
    • C.发病率
    • D.严重度
  4. 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其中硫酸铜.生石灰.水的用量分别为( )。

    • A.1∶2∶100
    • B.2∶1∶100
    • C.1∶0.5∶100
    • D.0.5∶1∶100
  5. 被( )感染的昆虫,食欲减退,口腔和肛门具黏性排泄物,死后体色加深,虫体迅速腐败变形.软化.组织溃疡,有恶臭。

    • A.真菌
    • B.细菌
    • C.寄生性的种子植物
    • D.线虫
  6. 生物防治是利用( )来控制病虫,以达到防治病虫为害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 A.有益生物
    • B.有害生物
    • C.有益和有害生物
    • D.非生物
  7. ( )又称法规防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蔓延。

    • A.植物检疫
    • B.园林技术措施
    • C.生物防治
    • D.物理机械防治
  8. 植物生长受阻,叶片小且色淡.叶片稀疏易落.植株矮小,此种现象是植物( )。

    • A.缺氮
    • B.缺磷
    • C.缺钾
    • D.缺锌
  9. 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时间内发生普遍而严重称为( )。

    • A.流行性病害
    • B.病害流行
    • C.病害发生
    • D.病害严重
  10. 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叫( )。

    • A.病程
    • B.侵染程序
    • C.侵染循环
    • D.侵染周期
  11. 鞭毛菌亚门的霜霉菌能引起( )病,子囊菌亚门的白粉菌能引起( )病。

    • A.霜霉病
    • B.白粉病
    • C.锈病
    • D.腐烂病
  12. 在真菌生活史中所产生的无性和有性孢子,一般是产生在同一植物上,称为( ).

    • A.单主寄生
    • B.转主寄生
    • C.重寄生
    • D.卵寄生
  13. 由病毒.类菌原体和类病毒以及多数线虫引起的病害,在植物病部表面( )表现病症。

    • A.都不
    • B.都
    • C.小部分
    • D.大部分
  14. 感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不正常特征称为病害的( )。

    • A.症状
    • B.特性
    • C.病状
    • D.病症
  15. 环境条件同时作用于寄主植物和病原物,当( )时,可导致病害流行。

    • A.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生植物的生长
    • B.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生植物的生长
    • C.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原物而有利于寄生植物的生长
    • D.环境条件有有利于病原物而有利于寄生植物的生长
  16. 园林植物的重要病害,绝大多数是由( )侵染发生的。

    • A.真菌
    • B.细菌
    • C.病毒
    • D.类病毒
  17. 对土传病害或根部病害来说,( )是最重要的侵染来源。

    • A.病株
    • B.种苗及繁殖材料
    • C.病株残体
    • D.土壤肥料
  18. 细菌最重要的染色法是( )。

    • A.革兰氏染色反应
    • B.番红染色
    • C.碘酒染色
    • D.红墨水染色
  19. 绝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具( )。

    • A.附属丝
    • B.菌丝
    • C.小刺
    • D.鞭毛
  20. 桃缩叶病是由( )引起的病害。

    • A.外囊菌
    • B.白粉菌
    • C.白锈菌
    • D.霜霉菌
  21. 霜霉菌为害植物叶片,引起叶斑,( )处生1层白色霜状物。

    • A.叶正面病斑
    • B.叶背病斑
    • C.叶背叶正面
    • D.到处
  22. ( )的菌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

    • A.高级真菌
    • B.低级真菌
    • C.中级真菌
    • D.高级细菌
  23. 细菌的繁殖,主要通过( ) 完成繁殖。

    • A.无性和有性
    • B.雄性和雌性
    • C.病毒复制
    • D.裂殖
  24. 翅脉的排列方式称为( )。

    • A.脉序
    • B.脉相图
    • C.横脉
    • D.纵脉
  25. 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母体到成虫性成熟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 )。

    • A.生活年史
    • B.世代
    • C.世代重叠
    • D.性二型
  26. 虫龄数应为蜕皮数加( )。

    • A.2
    • B.3
    • C.4
    • D.1
  27. 红蜘蛛的成虫有( )对足。

    • A.3
    • B.4
    • C.2
    • D.1
  28. 花上出现缺刻.孔洞等被害状,这种害虫的口器为( )口器。

    • A.刺吸式
    • B.咀嚼式
    • C.虹吸式
    • D.锉吸式
  29. 蝶蛾类昆虫的翅为( )。

    • A.鞘翅
    • B.鳞翅
    • C.平衡棒
    • D.覆翅
  30. 蜜蜂的后足是( )。

    • A.开掘足
    • B.步行足
    • C.跳跃足
    • D.携粉足
  31. 昆虫的视觉器官是( )。

    • A.触角
    • B.翅
    • C.眼
    • D.足
  32. 腹部是昆虫( )中心。

    • A.运动
    • B.新陈代谢和生殖
    • C.感觉和取食
    • D.变态
  33. 昆虫的腹部大多数由( )个体节组成,末端具外生殖器。

    • A.10-15
    • B.5-6
    • C.9-11
    • D.8-10
  34. 蝇类昆虫的蛹为( )。

    • A.离蛹
    • B.被蛹
    • C.围蛹
    • D.裸蛹
  35. 缨翅目昆虫的前后翅都为( )。

    • A.半鞘翅
    • B.缨翅
    • C.鳞翅
    • D.膜翅
  36. 有些昆虫的口器兼有咀嚼和吸收两种功能的口器为( )。

    • A.咀嚼式口器
    • B.刺吸式口器
    • C.虹吸式口器
    • D.嚼吸式口器
  37. 蝗虫的触角是( )。

    • A.球杆状
    • B.鳃叶状
    • C.丝状
    • D.膝状
  38. 口器向后,头部和体躯纵轴成锐角,为( )。

    • A.前口式
    • B.下口式
    • C.上口式
    • D.后口式
  39. ( )是捕食性昆虫。

    • A.蝗虫
    • B.步行虫
    • C.小地老虎
    • D.蚕
  40. ( )是昆虫最前面的1个体段。

    • A.胸部
    • B.腹部
    • C.头部
    • D.体壁部
  41. ( )是植食性害虫。

    • A.蝗虫
    • B.步行虫
    • C.虎甲
    • D.蚕
  42. 施用和喷洒( )浓度过高,可直接对植物叶.花.果产生伤害,称为药害。

    • A.化肥
    • B.有机肥
    • C.农药
    • D.除草剂
  43. 金龟甲.叶甲的后翅为( )。

    • A.鞘翅
    • B.鳞翅
    • C.平衡棒
    • D.膜翅
  44. 在病虫害发生以前,运用科学方法,侦查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查到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分析,正确地推断病虫害的可能性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方法叫( )。

    • A.预报
    • B.预测
    • C.侦查
    • D.考察
  45. ( )是指发病植株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

    • A.虫口密度
    • B.有虫株率
    • C.发病率
    • D.严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