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植保工考试题库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昆虫是()动物。

    • A.变化
    • B.变光
    • C.变温
    • D.变湿
  2. 施用和喷洒农药浓度过高,可直接对植物叶.花.果产生伤害,称为()。

    • A.药害
    • B.肥害
    • C.旱害
    • D.冻害
  3. 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常也可引起植物的伤害,称为()。

    • A.药害
    • B.肥害
    • C.旱害
    • D.冻害
  4. ()是指有虫株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

    • A.虫口密度
    • B.有虫株率
    • C.发病率
    • D.严重度
  5. 防治害虫的幼虫,一般掌握的虫龄是()。

    • A.三龄之前
    • B.老熟幼虫
    • C.四龄之后
    • D.三龄之后
  6. 金龟甲.叶甲的前翅为()。

    • A.鞘翅
    • B.鳞翅
    • C.平衡棒
    • D.覆翅
  7. ()是了解大面积范围内病虫害发生的总概况。

    • A.一般调查
    • B.看查
    • C.专题调查
    • D.搜查
  8. 利用害虫的()性,在其所喜欢的食物中掺入适量的毒剂来诱杀害虫。

    • A.趋光
    • B.趋湿
    • C.趋化
    • D.趋色
  9. 对外检疫的目的是防止()的危险性病虫输入,以及按交际国要求控制国内发生的病虫向外传播。

    • A.省与省之间
    • B.国外
    • C.国内
    • D.地区之间
  10. 感病昆虫常出现食欲减退,虫体萎缩,死后虫尸僵硬,体表布满菌丝和孢子。这是被()感染。

    • A.真菌
    • B.细菌
    • C.寄生性的种子植物
    • D.线虫
  11.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应贯彻()的植保方针。

    • A.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B.预防为主,群众防治
    • C.预防为主,化学防治
    • D.农业防治为辅,化学防治为主。
  12.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对经休眠进入生长季节的植物,引起最初次侵染,称为()。

    • A.病程
    • B.侵染程序
    • C.初次侵染
    • D.再次侵染
  13.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从()开始。

    • A.菌丝体
    • B.菌丝
    • C.孢子
    • D.菌核
  14. 子囊菌无性繁殖一般形成()孢子。

    • A.分生孢子
    • B.子囊孢子
    • C.卵孢子
    • D.担孢子
  15. 植物的病原细菌都是()。

    • A.球状
    • B.螺旋状
    • C.杆状
    • D.片状
  16. 有些真菌侵入寄主后形成的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称()。

    • A.吸器
    • B.吸水
    • C.子座
    • D.菌索
  17. 凡由生物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相互传染。

    • A.都能
    • B.不能
    • C.小部分能
    • D.大部分能
  18. 感病植物外部形态发生的病变特征称为()。

    • A.症状
    • B.病理程序
    • C.病状
    • D.病症
  19. 园林植物的病变程序是()。

    • A.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
    • B.组织病变—形态病变--生理病变
    • C.形态病变---生理病变—组织病变
  20. 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到建立寄生关系的时期称()。

    • A.侵入期
    • B.接触期
    • C.潜育期
    • D.发病期
  21. 病毒和类菌原体主要是通过()来传播。

    • A.昆虫
    • B.土壤
    • C.人为因素
    • D.风雨
  22. 目前防治细菌病害有特效的杀菌剂还很少,但利用抗菌素如()防治植物细菌病害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 A.赤霉素
    • B.红霉素
    • C.链霉素
    • D.生长素
  23. 植物病害所有的病原物都是()。

    • A.自养生物
    • B.异养生物
    • C.自养和异养生物
    • D.腐生物
  24. 因锈菌引起的病害病症多呈锈黄色的粉堆,故称()。

    • A.黄斑病
    • B.锈病
    • C.白锈病
    • D.霜霉病
  25. 植物病原()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 A.真菌
    • B.细菌
    • C.病毒
    • D.类病毒
  26. ()为害植物叶片,引起叶斑,叶背病斑处生1层白色霜状物。

    • A.腐霉菌
    • B.疫霉菌
    • C.白锈菌
    • D.霜霉菌
  27. ()的菌丝无隔膜,称为无隔菌丝。

    • A.高级真菌
    • B.低级真菌
    • C.中级真菌
    • D.高等细菌
  28.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或在种苗.球根.鲜切花和成株的贮藏及运输中,由于遭受其他病原生物的侵害,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影响致使园林植物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导致花木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甚至导致植物局部或全株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观赏价值和园林景色,这种现象称为()。

    • A.园林植物药害
    • B.园林植物病害
    • C.园林植物草害
    • D.园林植物虫害
  29. 已知槐尺蠖完成一个世代的有效积温为458摄氏度,某年在北京的有效积温总和是1873摄氏度,则该虫在北京每年发生的世代数()。

    • A.2
    • B.3
    • C.4
    • D.1
  30. 绝大多数种类的昆虫进行()。

    • A.幼体生殖
    • B.两性生殖
    • C.孤雌生殖
    • D.卵胎生
  31. 头部是昆虫()中心。

    • A.运动
    • B.新陈代谢和生殖
    • C.感觉和取食
    • D.变态
  32. 昆虫的取食器官是()。

    • A.触角
    • B.翅
    • C.眼
    • D.口器
  33. 蝼蛄.金龟甲的前足是()。

    • A.开掘足
    • B.步行足
    • C.跳跃足
    • D.携粉足
  34. 下列是益虫的是()。

    • A.蝗虫
    • B.蚜虫
    • C.菜青虫
    • D.食蚜蝇
  35. 鳞翅目昆虫的前后翅都为()。

    • A.半鞘翅
    • B.缨翅
    • C.鳞翅
    • D.膜翅
  36. 蝶蛾类昆虫的蛹为()。

    • A.离蛹
    • B.裸蛹
    • C.围蛹
    • D.被蛹
  37. 幼虫或若虫破壳而出的现象,称为()。

    • A.羽化
    • B.孵化
    • C.化蛹
    • D.蜕皮
  38. ()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后阶段。

    • A.卵
    • B.若虫
    • C.幼虫
    • D.成虫
  39. 不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

    • A.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
    • B.若虫-卵—成虫3个时期
    • C.卵-成虫-若虫3个时期
    • D.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40. 昆虫的翅一般为(),具有很多起骨架作用的翅脉。

    • A.膜质
    • B.革质
    • C.角质
    • D.翅质
  41. 金龟甲的触角是()。

    • A.球杆状
    • B.鳃叶状
    • C.丝状
    • D.膝状
  42. 取食固体食物的口器为()。

    • A.咀嚼式口器
    • B.刺吸式口器
    • C.虹吸式口器
    • D.舐吸式口器
  43. 口器向下,头部和体躯纵轴成直角,为()。

    • A.前口式
    • B.下口式
    • C.上口式
    • D.后口式
  44. ()是昆虫的2个体段。

    • A.胸部
    • B.腹部
    • C.头部
    • D.体壁部
  45. 地球上的动物有150万,昆虫就占了()。

    • A.80万
    • B.100万
    • C.140万
    • D.60万
  46. 昆虫属节肢动物门()纲。

    • A.昆虫
    • B.蜘蛛纲
    • C.多足纲
    • D.爬行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