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农业技术指导员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简述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

  2. 说明非语言沟通中无声沟通的各种具体形式。

  3. “大众传播法的含义”主要指组织农民收听广播和看电视。( )

    • 正确
    • 错误
  4. 如何理解和评价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不必重复叙述其塔图内容)。

  5. 能否正确估计农业推广项目的期望值,是由农业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的。( )

    • 正确
    • 错误
  6. “下达有关推广项目”一般是地市级以上农业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

    • 正确
    • 错误
  7. 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有生产指导意义的新理论都属于农业创新。( )

    • 正确
    • 错误
  8. 某些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属于非物化技术成果。( )

    • 正确
    • 错误
  9. 方法示范实施过程中的小结可以重复重点,但不要加入( ),不要用( )代替结论。

  10. 农业推广方式是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 )或( ),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 )思想和( )原则。

  11. “既开方又抓药”是( )类推广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12. 有声沟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和( )。

  13. 高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以( )为主,基层推广组织的职能以( )为主。

  14. 根据 B=f(P, E)公式,农民行为受( )和( )共同影响。

  15. 农业推广沟通分为( )、( )、( )和( )四大类型。

  16. 需要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引发( ),( )支配( )。

  17. 农民心理定势的重要类型之一——刻板效应指( ),包括( )。

  18. 技术的经济上限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 )。

  19. 在 S 型扩散曲线中,最重要的指标是( )、( )和( )。

  20.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第二大特点是( )与( )、( )归入政府的不同部门管理。

  21. ( )是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之一。

    • A.示范目标必须与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两者都一致
    • B.农民亲自操作
    • C.操作为主讲解为辅
    • D.示范对象的经济条件好
  22. 科技广告的写作要点是( )。

    • A.时效性与简洁性
    • B.形象性与真实性
    • C.科学性与真实性
    • D.形象性与简明性
  23. 可行性论证是农业推广文体中( )的一种。

    • A.应用文
    • B.论文类
    • C.报告类
    • D.科普与综述
  24. 下列中( )是联产提成,定产定酬和联效联质三种技术  承包类型合同的要点之一。

    • A.承包方的责任
    • B.订立产量指标
    • C.如何测定实际产量
    • D.三大效益指标
  25. 为引起农民重视与注意,运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反复传播适合当地的科技信息,一般适合( )。

    • A.感兴趣阶段
    • B.初始阶段
    • C.准备试用阶段
    • D.推广阶段
  26. 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指( )。

    • A.个体和群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 B.农业推广人员个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 C.一个推广单位人员群体的素质诸要素结合方式
    • D.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方式
  27. 下列三项选择中( )项属于灵活运用推广程序的情况

    • A.资金充足时、某项新技术可在发达地区直接推广
    • B.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实用技术与先进经验,经  宣传可在同类地区直接推广
    • C.当地科研单位经审定的新品种
    • D.农业推广体系健全
  28. 农民群体行为的参与性改变方式适用于( )。

    • A.文化、科技、组织水平较低下的群体
    • B.整体素质较高、组织工作较好的群体
    • C.对推广人员信任度高的群体
    • D.经济条件好的群体
  29. 农业推广体系是( )。

    • A.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体
    • B.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总体;
    • C.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的总称
    • D.农业推广机构的设置方式
  30. 目光语和体态语属于( )。

    • A.非语言沟通中的无声沟通
    • B.辅助性言语沟通
    • C.类语言沟通
    • D.有声沟通
  31. 情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 )。

    • A.心理过程
    • B.个性倾向性
    • C.个性心理特征
    • D.行为
  32. 科技成果转化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节本增效指( )。

    • A.节省成本即增加了效益
    • B.既增加单位产量又节省了成本
    • C.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生态效益
    • D.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社会效益
  33. 造成农业创新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 A.各种“磨损”
    • B.推广方法不当
    • C.市场变化
    • D.推广体系不健全
  34. 农业创新指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 )。

    • A.新材料、新化肥、新机械、新技术的总称
    • B.新市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新知识、新信息的总称
    • C.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的统称
    • D.科技成果
  35. 我国古代农业推广以( )为主。

    • A.行政督导
    • B.民间互助
    • C.朝廷拨款
    • D.民间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