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级农艺师职称考试试题机关单位岗前培训(1)
-
人们通常说影响土壤发育有五大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 正确
- 错误
-
我市出露的岩石主要是紫色砂泥岩、石灰岩等,他们都属于变质岩。
- 正确
- 错误
-
腐殖质是一种胶体,具有松软,絮状,多孔等特性,包被于矿质土粒的外表,能够形成稳定的团聚体,从而改善土壤的结构。
- 正确
- 错误
-
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必须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以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后才能生成腐殖质。
- 正确
- 错误
-
依据对空气的喜爱不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为好气性和嫌气性微生物,真菌,放线菌及大部分细菌属于嫌气性微生物。
- 正确
- 错误
-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固体中粘粒和砂粒的比例。粘粒含量越高,土壤肥力水平也越高。
- 正确
- 错误
-
茶树叶片特征为叶片互生,有锯齿、短柄和叶脉。叶脉多为8~12√,沿主脉分出侧脉,侧脉至叶缘2/3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支脉相连。
- 正确
- 错误
-
新梢生长顺序是:芽体膨胀→鳞片开展→鱼叶开展→真叶开展…→蛀芽形成。
- 正确
- 错误
-
传统的手工采茶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分为打顶采摘法、留叶采摘法和留鱼叶采摘法。
- 正确
- 错误
-
茶园低产低效的成因是树势衰弱、品种老化和土壤瘠薄,茶树营养不良。
- 正确
- 错误
-
高级绿名茶一般是采摘1芽1叶或1芽1叶初展的芽叶,甚至1个茶芽。
- 正确
- 错误
-
重修剪适合树冠衰老,枝干灰白,叶片稀少,失去有效生产能力的茶树。
- 正确
- 错误
-
幼龄茶树第1次定型修剪时期是当茶树苗达到50cm以上,离地5cm处茎粗超过0.3 cm,并有1~2个分枝即可开剪。
- 正确
- 错误
-
浅耕是指茶园行间浅耕是指深度不超过30cm的耕作
- 正确
- 错误
-
名优茶园施肥的关键是:“早施有机肥,配施速效肥,重施催芽肥,巧施根外肥”
- 正确
- 错误
-
基肥一般在地上部停止生长后使用,大约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施用为好。
- 正确
- 错误
-
茶树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三个阶段。
- 正确
- 错误
-
我市茶苗移栽最佳期为晚秋或早春即11月或翌年2月。
- 正确
- 错误
-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 正确
- 错误
-
茶树的地上部分由茎、叶、花、果和种子组成,又称树冠地下部分由长短、粗细、色泽不同的茶根组成,又称根系。
- 正确
- 错误
-
南方梨区常用的主要树形有疏散分层形和多主枝开心形两种,疏散分层形近似梨自然生长状态,通风透光良好,内膛枝不致早枯,结果容积较多,树冠结构紧凑,抗风力较强。
- 正确
- 错误
-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 A.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 B.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 C.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 D.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
如何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 A.继续实施中小型河流治理和中型水库除险加固
- B.继续实施大江大河 治理( )
- C.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
- D.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
- E.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 F.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
-
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
- A.加大国家对水利的投入( )
- B.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 C.加强对水利建设的 金融支持
- D.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
如何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
- A.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 B.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 C.加快小型河流治理和中型水库除险加固
- D.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 E.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
- F.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 G.抓紧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
-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体内容包括: ( )
- A.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
- B.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C.进一步完善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 D.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包括: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
- A.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 B.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 C.加强农村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
- D.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
-
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导向,鼓励和引导农机制造企业优化产权结构,建立( )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农机制造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 A.产权明晰
- B.严格管理
- C.管理科学
- D.权责明确
-
为解决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优化农机产品结构,必须改变目前( ) 的局面
- A.高端产品不足
- B.低端产品过剩
- C.大马力拖拉机进口依存度高
- D.小型农机质量差
-
如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
- A.优化能源结构
- B.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 C.提高环境保护标准
- D.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
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以的( ) 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
- A.市场为主体
- B.企业为主体
- C.市场为导向
- D.产学研相结合
-
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 )
- A.功能拓展、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
- B.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
- C.民生优先、统筹发展、人水和谐、政府支持、改革创新
- D.环境友好、统筹发展人水和谐、政府支持扩大开放
-
鼓励农机主机生产企业由( )转变,积极开发生产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机
- A.成套装备集成为主向单机制造为主
- B.单机制造为主向成套装备集成为主
- C.单套制造为主向成套装备集成为主
- D.成套装备集成为主向单套制造为主
-
属于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农机制造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减按(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按照现行规定对批发和零售的农机实行( )政策。
- A.20%、免征增值税
- B.15%、免征营业税
- C.20%、免征营业税
- D.15%、免征增值税
-
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大力发展( ),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示范农机合作社,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 A.农村合作社
- B.农业合作社
- C.农机专业合作社
- D.农业专业合作社
-
测定一般土壤pH值时,浸提液应选用( )。
- A.无二氧化碳的水
- B.1mol/L氯化钾
- C.0.01mol/L氯化钙
-
土壤背景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 )m以上。
- A.50
- B.100
- C.200
- D.300
-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适宜的野外点是:( )。
- A.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地点
- B.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地点
- C.城镇;住宅;道路及沟渠附近
-
土壤样品全分解时,若采用酸分解,则必须使用( )。
- A.硝酸
- B.高氯酸
- C.氢氟酸
- D.盐酸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铅时,各容器清洗后应用( )溶液浸泡过夜,再用无铅水冲洗后使用。
- A.(1+1)硝酸
- B.纯水
- C.稀硫酸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砷的特征谱线为( )nm。
- A.234.9
- B.196.0
- C.193.7
-
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大流量采样法采样、进行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称重时,如“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在原始重量±( )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
- A.5
- B.10
- C.4.5
- D.2
-
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大气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 ) 。
- A.大于5%
- B.不大于5%
- C.10%
- D.小于10%
-
农药毒性的大小通常用( )来表示。
- A.致死中量
- B.高毒
- C.中毒
- D.低毒
-
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 )保存至样品处理前。
- A.干燥器内
- B.采样盒
- C.-20℃冷冻箱内
- D.冷藏室中
-
当土壤PH值为( )时,土壤呈中性。
- A.5.5—6.5
- B.6.5—7.5
- C.7.5—8.5
- D.8.5—9.5
-
( )影响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
- A.土壤温度
- B.土壤通气状况
- C.土壤pH值
- D.土壤溶液浓度
- E.A+B+C+D
-
( )指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组织生产或加工,农药、重金属、硝酸盐及激素等有害物质含量(或残留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一般为省级)有关强制性标准的安全营养的农产品或加工品。
- A.绿色食品
- B.无公害食品
- C.有机食品
- D.农产品
-
( )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 A.绿色食品
- B.无公害食品
- C.有机食品
- D.农产品
-
( )将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
- A.法制规定
- B.检验检测
- C.质量认证
- D.农业环境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