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一般来说,由于在应对时间里是老师在传授知识,因此,此时效率(接受效率)尤其重要;而在自由时间里,由于很容易荒废时间,因此,此时数量尤其重要。

    • 正确
    • 错误
  2. 家庭教育作为大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目的与我国教育事业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 正确
    • 错误
  3. 家访时教师也可谈日常生活方面的事,以便增进和家长、学生之间的感情,使谈话更融洽,使他们更愿意与教师配合。

    • 正确
    • 错误
  4.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子女的智力培养。

    • 正确
    • 错误
  5. 幼儿的言语发展,主要表现为语音、词汇、语法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 正确
    • 错误
  6. 成人的自我状态为我们提供的是依据客观现实理智地采取行动的资源和能力,帮助我们探索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 正确
    • 错误
  7. 重视教育不是只看重教育的结果,或者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应该重视和了解的是自己是否有正确的教育思路,自己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缺点,孩子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等。

    • 正确
    • 错误
  8. 拒绝学习和帮助、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家长,只能品尝亲子之间冲突不断、感情淡漠的后果,最令人痛心的是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 正确
    • 错误
  9. 开放还是放纵,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对自己的行为有觉察力。

    • 正确
    • 错误
  10. 与晚熟女孩相比,早熟女孩可能不大喜欢与人交往,也不太受人欢迎,可能出现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 正确
    • 错误
  11. 一天之中大脑功能最好的时候是刚睡醒以后1~2小时左右,也就是上午10点到11点左右。

    • 正确
    • 错误
  12. 21世纪,我国的教育从全局看,必须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

    • 正确
    • 错误
  13. “我有归属感,当我受伤害时,我就去伤害别人;我不被爱。”孩子的这种行为目的是报复。

    • 正确
    • 错误
  14. 进行早期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注意科学性和全面性。

    • 正确
    • 错误
  15. 家长要讲出自己的意见是父母存在问题。

    • 正确
    • 错误
  16.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具有启蒙作用。在早期教育中有奠基作用,对孩子的一生有终身影响。

    • 正确
    • 错误
  17.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结构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 正确
    • 错误
  18. 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在父母头脑中的反映,通常是指父母在教育培养子女过程中,在孩子发展、教育等方面所特有的观点。

    • 正确
    • 错误
  19. 说教所传达的信息是不相信孩子能解决他自己的问题,或对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信心。

    • 正确
    • 错误
  20. 用“朋友”的身份对待其他家庭成员,能让成员间的关系更和谐。

    • 正确
    • 错误
  21. 亲子间需求矛盾的特征是:亲子之间的冲突既不是孩子个人的问题,也不单纯是父母本身的问题,而是父母与孩子双方的问题,即困扰主权归亲子双方所共有,也就是说双方都进入了困扰区。

    • 正确
    • 错误
  22. 概括思维能力也称为聚合思维能力,也就说把众多的问题综合归类,进行提炼。

    • 正确
    • 错误
  23. 贴标签可能产生的后果:暗示孩子是能力差的人、让孩子失去自信,无法突破、提升自己。

    • 正确
    • 错误
  24. 复习是讲究节奏和规律的学习行为。

    • 正确
    • 错误
  25.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的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或力量,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形式,对个体的学习起推动作用。

    • 正确
    • 错误
  26. 不好管是指监护人的两难,管多了不行,管少了也不行。

    • 正确
    • 错误
  27. “考这点分数,你还好意思吃饭啊!”是警告、责备、威胁的典型语言。

    • 正确
    • 错误
  28. 如果孩子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又能明确知道行为规范,他通常很少犯错误。

    • 正确
    • 错误
  29. 家长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通常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盲目迷信智力训练,另一个是没有科学的训练途径。

    • 正确
    • 错误
  30. 家庭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加强以培养子女的智能为基础的智能开发。

    • 正确
    • 错误
  31. 视觉空间智能在()航海家、博物学家、军事战略家、飞行员、水手、室内装饰人员和擅长驾驶的人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 A.画家
    • B.雕刻家
    • C.建筑师
    • D.发明家
  32. 常见的三种不当的教养方式是()。

    • A.忽视型
    • B.民主型
    • C.滥爱型
    • D.专制型
  33. 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A.说话的语气和内容一样重要
    • B.注意选择沟通的时机
    • C.沟通还要讲究技巧
    • D.和孩子经常做游戏
  34. 以下属于《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内容的是:

    • A.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 B.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 C.培育子女的劳动意识、科学精神和法制观念,帮助子女增强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能力。
    • D.确保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子女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5. 人际交流智能在()、律师、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 A.教师
    • B.谈话节目主持人
    • C.推销员
    • D.公关人员
  36. 书面联系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通常有几种形式:()

    • A.家长联系卡
    • B.书信
    • C.通知书
    • D.学生手册
  37. 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上,应注意些什么?()

    • A.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 B.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该树立良好形象
    • C.确保家庭和睦,加强沟通与交流
    • D.加强对青少年的家庭保护
  38. 积极倾听有()、孩子会变得比较有责任心、你会懂得如何信任孩子等好处。

    • A.化解不良情绪
    • B.减轻对负面感受的恐惧
    • C.产生更强烈的关怀感受
    • D.孩子会开始倾听父母
  39. 以下属于负面情绪的是:()

    • A.气愤
    • B.焦虑
    • C.恐惧
    • D.烦躁
  40. “孩子必须学会与人相处。”这是()“绊脚石”的典型语言。

    • A.警告、责备、威胁
    • B.说教、规劝、教训
    • C.建议、提忠告、提供解决方法
    • D.争论、辨驳
  41. 家庭教育的伦常性主要表现在:()

    • A.感染性
    • B.家长的权威性
    • C.教育的针对性
    • D.情感性
  4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家庭教育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学校也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

    • A.指导
    • B.支持
    • C.配合
    • D.协作
  43. 家庭所处的(),是制约和影响家庭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

    • A.社会环境
    • B.自然环境
    • C.家庭住址
    • D.经济环境
  44. ()的自我为人们提供的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力。这种适应力还体现在拥有信任与被信任、忠诚与服从、忍耐与乐观等特质,这些特质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生存保障。

    • A.评判的家长
    • B.支持的家长
    • C.自然的孩童
    • D.顺应环境的孩童
  45. 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取决于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家庭教育目的的(),为实现家庭教育目的而服务。

    • A.必要条件
    • B.前提条件
    • C.充分条件
    • D.保障
  46. 大众传播是公众性和()性的传播,是公开的、发散式的宣传。

    • A.开放
    • B.封闭
    • C.针对
    • D.特殊
  47. 在奴隶占有制度下,()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完全占有活的工具——奴隶。

    • A.生产关系
    • B.生产力
    • C.劳动者
    • D.劳动资料
  48. ()的家庭教育与影响,对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性格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启蒙意义。

    • A.早期
    • B.中期
    • C.晚期
    • D.初期
  4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提出“()是21世纪的通行证”

    • A.终身学习
    • B.刻苦学习
    • C.认真实践
    • D.甘于吃苦
  50. ()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是儿童社会化的四大影响因素。

    • A.大众传媒
    • B.电视
    • C.网络
    • D.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