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中级摄影师测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曝光宽容度与景物的亮度差和感光材料的宽容度两个因素有关。

    • 正确
    • 错误
  2. 控制曝光与控制显影是摄影师获得高质量图片的保证。

    • 正确
    • 错误
  3. 所谓的“合适”曝光就是利用感光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曝光,这是摄影曝光的技术标准。

    • 正确
    • 错误
  4. 评价测光模式是将各区域测光的数据输入相机控制芯片运算后得出自动曝光的数据。

    • 正确
    • 错误
  5. 照相机的矩阵区域测光是尼康相机的测光模式。

    • 正确
    • 错误
  6. 照相机平均测光模式是测量取景画面全部景物的平均亮度。

    • 正确
    • 错误
  7. 相机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最适用翻拍浅色的图画。

    • 正确
    • 错误
  8. 照相机的TTL测光是通过镜头的进光量进行测光。

    • 正确
    • 错误
  9. 使用机内测光表测量景物的亮度是决定光比的最佳方法。

    • 正确
    • 错误
  10. 采用独立测光表并运用综合照度测量法以及照度分析测量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合理的曝光数据。

    • 正确
    • 错误
  11. 照度测光表测得的数据不够准确,需要进行曝光补偿。

    • 正确
    • 错误
  12. 亮度测光表是将测光表的受光角所接受到的光亮度的平均值当做是反射率为18%标准被摄体的光亮度来计算曝光量的。

    • 正确
    • 错误
  13. 独立式测光表测量的结果可以确定曝光的参数,同时通过测量主光与辅助光的照度又能确定景物的光比。

    • 正确
    • 错误
  14. 摄影曝光与显影是相辅相成的,曝光决定着底片的密度,显影决定着底片的反差。

    • 正确
    • 错误
  15. 亮度测光表的测光比较准确。

    • 正确
    • 错误
  16. 景物亮度差就是景物反差。

    • 正确
    • 错误
  17. 影像的密度差就是指影像的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的差值。

    • 正确
    • 错误
  18. 显影的反差控制是通过控制显影的r值实行的。r值大,影像的反差大,r值小,则影像的反差小。

    • 正确
    • 错误
  19. 感光胶片的宽容度与景物的亮度差有关。

    • 正确
    • 错误
  20. 感光特性曲线的反差系数是用),值表示,它表示了感光胶片的显影程度,也表示了曝过光的胶片经过冲洗后,在底片上形成的影像反差与拍摄时景物亮度差之间的关系。

    • 正确
    • 错误
  21. 感光特性曲线的肩部会造成景物亮部层次的损失,在进行曝光测光时,应尽量避免利用到特性曲线的肩部。

    • 正确
    • 错误
  22. 感光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在横坐标上的投影,表示了感光材料的宽容度,是测光与决定曝光参数的依据。

    • 正确
    • 错误
  23. 感光特性曲线的趾部表明此时密度与景物亮度不是线性关系,景物的层次会受到损失,在摄影曝光时需要注意该部分的层次损失。

    • 正确
    • 错误
  24. 感光特性曲线反映了随着景物亮度的变化底片密度的变化状况。

    • 正确
    • 错误
  25. H—D曲线就是感光特性曲线,也称密度曲线。

    • 正确
    • 错误
  26. 彩色反转片的颗粒可以达到RMS9。

    • 正确
    • 错误
  27. 彩色反转片的分辨率要比彩色负片的分辨率高。

    • 正确
    • 错误
  28. 宽容度是指感光材料能够按比例记录景物亮度的范围。

    • 正确
    • 错误
  29. 全色片对不同的色光的感受能力有所不同,对红、绿、蓝光均敏感的材料称为彩色感光材料。

    • 正确
    • 错误
  30. 快门速度在大于1s或小于1/1000s时,感光材料的倒易特性将失效。

    • 正确
    • 错误
  31. 感光材料的乳剂层中卤化银的晶体小,则感光能力()。

    • A.高
    • B.中等
    • C.低
    • D.以上均对
  32. 感光材料的乳剂层中卤化银的晶体大,则感光能力()。

    • A.高
    • B.中等
    • C.低
    • D.以上均对
  33. 感光相纸的乳剂层是由()组成的。

    • A.卤化银+明胶
    • B.溴化银+明胶+补加剂
    • C.明胶
    • D.氯化银+明胶+补加剂
  34. 感光材料的乳剂层是由()组成的。

    • A.卤化银+明胶
    • B.卤化银+明胶+补加剂
    • C.明胶
    • D.氯化银+明胶
  35. 感光胶片的乳剂层是由()组成的。

    • A.卤化银+明胶
    • B.溴化银+明胶+补加剂
    • C.明胶
    • D.氯化银+明胶+补加剂
  36. 当光线穿过一个透明的介质(如空气),进入到另一个透明的介质时(如玻璃或水),这些光线就会发生()。

    • A.直射
    • B.折射
    • C.折射或弯曲
    • D.弯曲
  37. 现在大多数的摄影镜头都建立在()的基础上。

    • A.凸透镜
    • B.凹透镜
    • C.平面透镜
    • D.以上均对
  38.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从被摄主体发出的平行光线在()后,都汇聚到镜头后相应的一点上。

    • A.直射
    • B.折射
    • C.折射或弯曲
    • D.弯曲
  39. 在镜头成像时物距、像距与影像性质的关系是()。

    • A.物距越小,则像距与影像的放大倍率越大
    • B.物距越大,则像距与影像的放大倍率越大
    • C.物距越大,影像的放大倍率就越大,与像距无关
    • D.物距越小,影像的放大倍率越大,与像距无关
  40. 在几何光学中,将经过透镜两球面中心的直线称为()。

    • A.透镜的中心
    • B.透镜的光轴
    • C.透镜的焦点
    • D.透镜的顶点
  41. 在一个理想共轴球面光学系统中,光线从物空间进入光学系统,经过透镜的多次折射后从像空间射出,会聚在像空间的焦点上,物距就是指()的距离。

    • A.由光学系统物方主平面到被摄物体平面间
    • B.由光学系统像方主平面到被摄物体平面问
    • C.由光学系统像方主平面到影像平面间
    • D.由光学系统物方主平面到影像平面间
  42. 在一个理想共轴球面光学系统中,光线从物空间进入光学系统,经过透镜的多次折射后从像空间射出,会聚在像空间的焦点上,像距就是指()的距离。

    • A.由光学系统物方主平面到被摄物体平面间
    • B.由光学系统像方主平面到被摄物体平面间
    • C.由光学系统像方主平面到影像平面间
    • D.由光学系统物方主平面到影像平面间
  43. 光轴是指()的直线。

    • A.经过透镜两球面中心B.透镜至拍摄主体之间
    • B.透镜至胶片平面之间D.以上均对
  44. 光轴又称()。

    • A.主轴
    • B.光心
    • C.轴心
    • D.透镜的中心
  45. 镜头的焦距短,它的视角()。

    • A.与人眼的视角一致
    • B.大
    • C.小
    • D.以上均对
  46. 镜头的焦距越长,镜头的视角()。

    • A.与人眼的视角一致B.越大
    • B.越小D.以上均对
  47. 多层镀膜能使一个标准镜头的透光率达到()左右。

    • A.59%
    • B.70%
    • C.81%
    • D.97%
  48. 单片透镜由于反射光线与吸收光线的影响,透光率均为()。

    • A.100%
    • B.88%
    • C.70%
    • D.50%
  49. 标准焦距摄影镜头称做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焦距是()。

    • A.50mm
    • B.80mm
    • C.和所拍摄画面对角线的长度接近
    • D.135mm
  50. 萤石镜头和超低色散镜头是采用萤石透镜和超低色散透镜组成的镜头,具有()的优点。

    • A.成像无视差
    • B.成像更清晰、更明朗、色彩还原鲜艳
    • C.成像清晰、无像差、色彩还原不理想
    • D.以上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