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档案馆员职称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有关规定,综合档案馆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 正确
    • 错误
  2. 鉴定档案价值的基本方法就是直接鉴定法。

    • 正确
    • 错误
  3.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档案保存价值鉴定指导性文件。

    • 正确
    • 错误
  4. 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安装密集架的库房负荷应不小于12KN/㎡。

    • 正确
    • 错误
  5. 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应当保密的档案,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要时可以收购或征购。

    • 正确
    • 错误
  6. 机关应归档纸制文件材料中,有文件发文稿纸、文件处理单的,应与文件正本,定稿一并归档。

    • 正确
    • 错误
  7. 档案编目的实质是把档案信息资源整理的成果固定化。

    • 正确
    • 错误
  8. 档案代理卡又称代卷卡。

    • 正确
    • 错误
  9. 专业档案馆收集的范围,由其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审核,按规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同级档案行政部门批准。

    • 正确
    • 错误
  10. 文书档案长期保管期限为16-50年左右。

    • 正确
    • 错误
  11. 中国首届“国际档案日”纪念活动开展于2012年。

    • 正确
    • 错误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身份证件也可以查找利用自己的婚姻档案或人事档案。

    • 正确
    • 错误
  13. 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

    • 正确
    • 错误
  14. 对违反档案法构成犯罪的行为,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正确
    • 错误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

    • 正确
    • 错误
  16. 档案著录项目共分七项。

    • 正确
    • 错误
  17. 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应当逐步实现以复印件形式代替原件。

    • 正确
    • 错误
  18. 档案馆指南的主体部分是馆藏档案情况介绍。

    • 正确
    • 错误
  19. 全宗号用4位代码标准。

    • 正确
    • 错误
  20. 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 正确
    • 错误
  21. 档号是档案室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对档案的编号,通常包括()。

    • A.全宗号
    • B.目录号
    • C.卷号
    • D.件号
    • E.页号
  22. 下列属于文件形成特征的有()。

    • A.文件形成时间
    • B.文件标题
    • C.作者
    • D.地点
    • E.文件
  23. 档案利用的基本类型有()。

    • A.学术利用
    • B.实际利用
    • C.普遍利用
    • D.家庭利用
    • E.专家利用
  24. 下列属于文件形式特征的有()。

    • A.内容提要
    • B.主题词
    • C.分类号
    • D.档号
    • E.文件编号
  25. 会计档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A.专业性
    • B.整体性
    • C.广泛性
    • D.固定性
    • E.专指性
  26. 全宗指南又称()。

    • A.全宗介绍
    • B.全宗卡片
    • C.全宗索引
    • D.全宗目录
  27.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中国公民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未开放的档案,须经()的同意。

    • A.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
    • B.档案的形成者
    • C.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28. 公文用纸采用国际标准()。

    • A.B2
    • B.十六开
    • C.B5
    • D.A4
  29. 个人在非职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或以继承、受赠等合法方式获得的档案归()所有。

    • A.个人
    • B.国家
    • C.集体
  30. 保存底片的适宜温度为()。

    • A.13-16℃
    • B.13-15℃
    • C.14-24℃
    • D.14-20℃
  31. 凡是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面貌并对社会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

    • A.永久保管
    • B.长期保管
    • C.短期保管
  32. 我国档案工作领域编制主题词表始于()。

    • A.60年代
    • B.70年代
    • C.80年代
    • D.90年代
  33. 组织沿革是系统记载一个机关、地区的()机构、人员编制、体制变革情况的参考资料。

    • A.领导
    • B.组织
    • C.内设
  34. 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的意见。

    • A.禁止利用
    • B.部分利用
    • C.限制利用
  35. 当年的婚姻登记材料应当在次年的()前完成立卷归档。

    • A.3月底
    • B.6月底
    • C.12月底
  36. ()属不归档的文件。

    • A.会议记录
    • B.一般文件的历次修改稿
    • C.设备说明书
  37. ()既能用于组织馆藏和进行档案统计,又可用于检索。

    • A.案卷目录
    • B.分类目录
    • C.主题目录
  38. 文书整理的根本目的是()。

    • A.便于保存和利用
    • B.便于保管和利用
    • C.便于使用和保管
  39. 档案著录项目共分()。

    • A.三项
    • B.五项
    • C.七项
    • D.九项
  40.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 A.随时
    • B.定期
    • C.不定期
  41. 根据规定,省辖市和县级以下机关应将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向本地区同级档案馆移交大致在()。

    • A.5年左右
    • B.10年左右
    • C.20年左右
    • D.30年左右
  42. 全宗号、目录号、卷号、件号或页号统称为()。

    • A.档号
    • B.归档号
    • C.分类号
    • D.文书处理号
  43. 档案缩微品和其他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的签名或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

    • A.档案形成者
    • B.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
    • C.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
  44. 照片文字说明是照片档案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等要素。

    • A.时间、地点、人物
    • B.内容、地点、摄影者、时间
    • C.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
  45. 档案馆指南的主体部分是()。

    • A.馆藏档案情况介绍
    • B.馆藏情况介绍
    • C.馆藏资料情况介绍
    • D.馆藏介绍
  46. 段落符号式著录条目格式将著录项目划分为()。

    • A.二个段落
    • B.三个段落
    • C.四个段落
    • D.五个段落
  47. 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

    • A.文化事业机构
    • B.科研机构
    • C.行政机构
  48. 对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给予()。

    • A.调离岗位
    • B.罚款
    • C.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9. 档案著录时,提要一般不超过()。

    • A.50字
    • B.100字
    • C.150字
    • D.200字
  50. 档案编目的实质是把档案信息资源整理的成果()。

    • A.形式化
    • B.固定化
    • C.格式化
    • D.统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