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中级考试试卷及答案(1)
-
试述档案损毁的原因。
-
简述整理档案为什么不能按照偶然的需要和人为的联系随意分合。
-
档案收集的要求有哪些?
-
档案收集的意义是什么?
-
档案馆收藏档案的特点有哪些?
-
档案管理系统具备哪些功能?
-
高温高湿对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有不良影响,因此,温度湿度越低越好。()
- 正确
- 错误
-
对档案数量统计的主要依据是统计人员在档案库房中直接清点的数据。()
- 正确
- 错误
-
复制档案的方法有手抄复制、静电复印两种。()
- 正确
- 错误
-
会计报表中的年报,即决算,是年度国家预算、单位预算和企业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结果和总结。()
- 正确
- 错误
-
公文处理分为发文办理,收文办理和公文处理三大部分。()
- 正确
- 错误
-
取得负结果或因故中断的重要课题的科研文件材料也应归档。()
- 正确
- 错误
-
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印发的公文不具有同等效力。()
- 正确
- 错误
-
审计档案是在审计监督专业活动中形成的。()
- 正确
- 错误
-
一个机关并入另一个机关,或几个机关合并为一个新机关,其合并以前形成的档案材料应作为新机关档案全宗的一部分。()
- 正确
- 错误
-
照片档案的文字说明包括()等要素。
- A.事由
- B.背景
- C.地点
- D.摄影者
-
制发档案证明是便于提供利用的重要方式,是档案馆(室)根据用户的询问和申请,依据馆(室)藏档案和非本馆(室)藏资料加工编写的一种书面证明材料。()
- 正确
- 错误
-
在档案著录时,对于机关团体责任者必须著录()。
- A.通用全称
- B.通用简称
-
一个机关并入另一个机关,或几个机关合并为一个新机关,其合并前形成的档案材料应 ()。
- A.作为新机关档案并入新机关全宗
- B.以原全宗为单位向档案馆移交
- C.全称
- D.以原全宗为单位由新机关代管
- E.直接销毁
- F.简称
-
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档案整理首先是从区分全宗开始的
- B.档案著录是对档案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 C.我国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20年向社会开放
- D.档案展览本身就是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现场,利用者可以从中得到较为集中和系统的材料
-
文件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 A.文件制作阶段
- B.文件现实使用阶段
- C.文件永久保存阶段
- D.文件暂时保存阶段
-
人事档案的种类主要有干部档案和工人档案,它具有()的主要特点。
- A.全面性
- B.现实性
- C.动态性
- D.流动性
-
下列关于档案收集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 A.档案收集是整个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特殊地位
- B.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馆(室)取得和积累档案的一种手段
- C.档案收集工作是贯彻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基本途径
- D.收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各项工作的质量
-
目前,我国档案部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最主要、最常见的方式是()。
- A.提供原件
- B.档案外借
- C.制发档案复制本
- D.制发档案证明
-
库房高温对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的影响有()。
- A.有利于档案有害生物的生成与繁殖
- B.加速档案纸张中纤维素的水解
- C.降低档案纸张强度
- D.加速各种有害化学杂质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作用
-
决议、决定、命令、规程、标准、条例等法规性文件的成文时间为()。
- A.通过时间
- B.印制时间
- C.发布时间
- D.收文时间
-
会计档案案卷目录的项目主要有()。
- A.案卷号
- B.原始凭证号
- C.起止年月日
- D.案卷题名
-
馆藏建设的四大原则是()。
- A.有机关联性原则
- B.特色原则
- C.效益原则
- D.弹性原则
-
对档案库房降湿可采用的方法有()。
- A.使用除湿机
- B.适时通风
- C.使用吸水剂
- D.适时密闭
-
档案指南有()等几种。
- A.全宗指南
- B.检索指南
- C.档案馆指南
- D.专题指南
-
档案信息处理语言按其构成原理,可以分为()。
- A.分类法语言
- B.代码语言
- C.主题法语言
- D.索引语言
-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环节有()。
- A.选题
- B.加工编排
- C.查选
- D.档案文献汇编
-
不耐久的字迹材料有()。
- A.圆珠笔
- B.蓝黑墨水
- C.纯蓝墨水
- D.红墨水
-
按照国家标准《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规定,档案主题因素有()。
- A.主体因素
- B.通用因素
- C.作者因素
- D.时间因素
- E.准确
- F.安全
-
档案工作状况登记的形式有()。
- A.工作日志、人员进出库房登记簿
- B.档案出入库登记、档案清点、检查登记
- C.档案利用登记簿、档案借出登记簿
- D.档案复制、摘抄登记簿
-
在具体确定科技文件归档份数时,要考虑()。
- A.归档文件的重要程度
- B.日后利用的需要
- C.经过科技档案部门汇总上报的科技文件,在确定归档份数时,应作出统一规定
- D.科技文件本身的复杂情况
- E.科技档案报送科技专业档案馆的需要
-
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档案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科技档 案工作,达到科技档案()的要求。
- A.完整
- B.系统
- C.有效利用
-
广义的档案工作,泛指档案事业,包括()。
- A.档案室工作
- B.档案馆工作
- C.档案教育
- D.档案事业管理
- E.档案科研
-
1980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重申了科技档案工作必须按专业实行统一 管理,纳入()的范围。
- A.科研管理
- B.生产技术管理
- C.科技管理
- D.产品生产管理
- E.城市建设管理
-
科技文件工作是()。
- A.科技工作的组成部分
- B.科技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
- C.科技人员的职责
- D.科技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 E.科技部门的本职工作
-
档案状况登记的形式有()。
- A.卷内文件目录和案卷目录
- B.收进登记簿
- C.全宗名册、全宗单、全宗卡片
- D.档案成分和数量变化情况报道表
- E.案卷目录登记簿、总登记簿
-
条约、合同、协议的成文时间为()。
- A.生效时间
- B.签署时间
- C.印制时间
- D.收文时间
-
特色原则是档案基本特性()的概括和反映。
- A.证据性
- B.本源性
- C.参考性
- D.内在联系性
-
所谓科技档案提供服务的时效性,就是指单位时间内,科技档案信息的()或用户 获取所需信息的数量。
- A.存储总量
- B.科技含量
- C.处理能力
- D.输出能力
-
省以上机关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书档案,在本机关保存()后向档案馆移交。
- A.10年
- B.20年
- C.30年
- D.40年
-
所谓馆藏建设就是对文件或档案加以(),使之入藏于档案馆(室)的行为或过程。
- A.统计
- B.整理
- C.选择
- D.编目
-
省级及省辖市级档案馆接收立档单位保管满()年的档案。
- A.5
- B.10
- C.15
- D.20
-
某单位在对基建档案分类时,划分了生产性建筑、生活福利性建筑、公用建筑等若干个 类别。这种分类违反了()。
- A.排它规则
- B.同一规则
- C.效用规则
- D.子项之和等于母项之规则
-
如果在科技、生产活动中不注意形成、积累科技档案,就会失去这种(),科技、 生产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 A.科技情报手段
- B.科技储备手段
- C.科技交流手段
- D.科技参考手段
-
蓝图幅面大小不一,应采取()保存的方法。
- A.平放
- B.卷放
- C.折叠
- D.折叠组卷
-
就一个机关而言,构成立档单位的条件至少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职能,并()。
- A.有下属单位
- B.有固定的主管机关
- C.有固定资产
- D.能主要以自己名义对外行文
-
对档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并将表达这种主题的自然语言转换成档案信息处理语言,使之 成为()的过程叫“标引”。
- A.文摘
- B.检索标识
- C.目录
- D.索引
-
根据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文件的完整程度对档案文件价值的影响,当年度统计报表缺失 时,月报表的保存期限就应()。
- A.缩短
- B.延长
- C.终止
- D.不变
-
鉴定选择文件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其中()是档案部门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 A.按目录鉴定
- B.统计选样法
- C.直接鉴选法
- D.按档案题名鉴定
-
档案主题标引过程中,当需要进行组配标引时,必须注意使所选用的主题词()。
- A.在字面形式上与文件主题完全一致
- B.与文件主题性质完全相同
- C.意义相同
- D.互相之间在概念上有某种逻辑关系
-
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应该以()的评价为标准。
- A.整个社会
- B.主要用户
- C.档案部门
- D.领导
-
档案信息主要储存于档案原件之中。在档案信息处理过程中,把组织整理档案原件使之 有序的过程或行为称之为档案()控制。
- A.信息
- B.实体
- C.智能
- D.馆藏
-
档案文件间具有事由类同性,是指档案文件之间具有()。
- A.广义的事由联系
- B.狭义的事由联系
- C.相同的时间特征
- D.相同的空间特征
-
档案库房适宜的温度标准为()。
- A.0℃以下
- B.0℃-14℃
- C.14℃-24℃
- D.14℃-28℃
-
档案统计研究的基本要求是()。
- A.准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 B.准确性、完整性、科学性
- C.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
- D.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
档案统计就是通过()的联系,对档案工作领域中诸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观察、分 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过程、现状及一般规律的工作。
- A.质和量
- B.宏观和微观
- C.主体与客体
- D.内容与形式
-
档案库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 A.15-30%
- B.30-45%
- C.45-60%
- D.60-75%
-
档案管理学从研究范围上可分为()档案管理和专门档案管理研究两方面。
- A.社会
- B.普通
- C.文书
- D.党政
-
档案管理系统既具有信息()系统的特性,又具有信息处理系统的特性。
- A.输入
- B.输出
- C.存储
- D.流通
-
档案馆向档案事业管理机关报告全宗情况的工具是()。
- A.全宗指南
- B.全宗名册
- C.全宗单
- D.全宗卡片
-
档案()的效果是衡量档案管理系统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改进工作的依据。
- A.实体控制
- B.智能控制
- C.信息服务
- D.馆藏建设
-
档案馆和规模较大的档案室记载档案进入档案机构情况时应使用()。
- A.总登记簿
- B.收进登记簿
- C.案卷目录登记簿
- D.卷内文件目录
-
档案馆和保存了较多全宗的档案室详细登记每一全宗情况时应使用()。
- A.全宗名册
- B.全宗单
- C.全宗卡片
- D.总登记簿
-
保持档案的历史联系,首先应保持档案在()。
- A.时间上的联系
- B.内容上的联系
- C.来源上的联系
- D.形式上的联系
-
案卷目录与卷内文件目录“合二而一”的产物是()目录。
- A.分类
- B.全引
- C.专题
- D.主题
-
196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档案局(),全面阐述了有关科技档 案工作建设中的各项重大问题。
- A.《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
- B.《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档案工作的报告》
- C.《科研十四条》
- D.《工业七十条》
-
“青年作家”是由“青年”与“作家”进行()组配得出的更为专指的概念。
- A.概念相交
- B.概念限定
- C.概念概括
- D.概念联结
-
《中国档案主题词表》是()语言。
- A.标题法
- B.单元词法
- C.叙词法
- D.关键词法
-
()是组成目录的最小单位。
- A.卡片
- B.著录项目
- C.标目
- D.条目
-
()属三次文献。
- A.专题指南
- B.专题目录
- C.专题索引
- D.主题目录
-
()是概要介绍某一全宗的立档单位历史,全宗内档案的历史、内容和成份及其利 用价值的一种科学查考工具。
- A.全宗指南
- B.全宗目录
- C.全宗卷
- D.全宗名册
-
()是应用最普遍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 A.咨询服务
- B.借阅服务
- C.出具档案证明
- D.编研服务
-
()既能用于组织馆藏和进行档案统计,又可用于检索。
- A.案卷目录
- B.分类目录
- C.主题目录
- D.专题目录
-
()是档案本源性的概括和反映。
- A.弹性原则
- B.有机关联性原则
- C.特色原则
- D.效益原则
-
()的实质就是现行文件向档案的转化。
- A.档案登记
- B.归档
- C.鉴定
- D.整理
-
()不仅是档案的基本保管单位,也是档案统计和检索的基本单位之一。
- A.全宗
- B.系列
- C.案卷
- 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