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员中级考试题库部分精选试题卷(1)
-
临时组织机构形成的文件材料,由该机构在工作结束后,1个月内整理归档。
- 正确
- 错误
-
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
- 正确
- 错误
-
公共关系中的“公众”系指社会群体。
- 正确
- 错误
-
文件材料一经立卷归档后,未经批准和办理正式手续,任何人不得擅自销毁。
- 正确
- 错误
-
涉密文件的制作必须在公司内部制作,不需要在指定点印制。
- 正确
- 错误
-
声像档案按年度-保管期限-问题进行分类。
- 正确
- 错误
-
归档的文件材料一般一式一份。重要的、利用频繁的和有专门需要的可适当增加份数。
- 正确
- 错误
-
照片档案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由、背景、摄影者等。
- 正确
- 错误
-
档案密级的变更和解密,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决定。
- 正确
- 错误
-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 )会计档案。
- A.备份光盘
- B.打印出的纸质
- C.备份磁盘
- D.电子数据备份
-
按照《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职代会形成的材料归入一类行政管理。
- 正确
- 错误
-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 )。
- A.原始记录性
- B.信息属性
- C.价值属性
-
除去蓝黑墨水斑可用( )。
- A.还原剂
- B.有机溶剂
- C.氧化剂
-
国家( )、引导国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电源,兴办电力生产企业。
- A.鼓励
- B.扶持
- C.支持
- D.提倡
-
全宗卷是记载立档单位和全宗历史变化情况的专卷,是档案馆和现行机关档案室档案整理活动的( )。
- A.记录
- B.记号
- C.标记
- D.载体
-
声像档案最好放入( )中保存。
- A.防磁柜
- B.木制柜
- C.铁柜
- D.保险柜
-
档案用户需求调研的原则是( )。
- A.客观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 B.全面性原则、服务性原则
- C.客观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服务性原则
- D.客观性原则、服务性原则
-
案卷编号时,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 )页号。
- A.编写
- B.不编写
- C.可以编写、也可以不编写
- D.不知道
-
档案文献汇编的主要特点:原始性、( )、易读性。
- A.系统性
- B.完整性
- C.准确性
- D.标准性
-
行政复议机关一般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做出行政复议决定。
- A.15日内
- B.30日内
- C.60日内
-
销毁档案要实行双人监销制度,监销人在销毁时应做到( )。
- A.认真清点核对
- B.在任何地点销毁
- C.无需有关领导签字
- D.无需清点核对
-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 )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 A.随时
- B.定期
- C.不定期
-
科技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科技档案的各项微观管理来完成,同时也必须有相应的( )管理来保证。
- A.宏观
- B.微观
- C.宏观和微观
- D.其它
-
为了( )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 A.保障
- B.鼓励
- C.提倡
- D.提高
-
文稿审核是文稿( )前的最后一道文字工序。
- A.复核
- B.缮印
- C.签发
- D.分发
-
档案工作实行( )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 B.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 C.分级领导、分级管理
- D.分散领导、分散管理
-
档案文献汇编的主要特点:原始性、( )、易读性。
- A.系统性
- B.完整性
- C.准确性
- D.标准性
-
保密档案的管理和时间,密级的变更和解密,必须按照国家有关( )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 A.档案
- B.保密
- C.安全
-
当年的婚姻登记材料应当在次年的( )前完成立卷归档。
- A.3月底
- B.6月底
- C.12月底
-
研制开发并形成生产能力的产品,其文件材料归( )部门整理归档。
- A.科研档案
- B.基建档案
- C.产品
- D.其它档案
-
我们必须维护科技档案的( )。
- A.完整
- B.准确、安全
- C.完整、准确、系统、安全
- D.完整、准确、系统
-
文书档案长期保管期限为( )。
- A.5-10年
- B.10-15年
- C.15-30年
- D.16-50年
-
对存档的科技文件材料必需进行编号,同一个档号( )科技文件材料。
- A.只能代表1份
- B.可以代表多份
- C.可以代表2份
- D.可以代表3份
-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公民对档案有( )义务。
- A.保管
- B.整理
- C.保护
-
档案法规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以( )保证实施的调整档案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A.执行力
- B.非强制力
- C.非执行力
- D.强制力
-
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向社会开发的界线,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 )
- A.10年
- B.20年
- C.30年
- D.40年
-
( )属于实物档案。
- A.底图
- B.蓝图
- C.奖牌
- D.地形图
-
国家档案全宗,又称国家( )档案.
- A.部分
- B.全部
- C.部分和全部
- D.不确定
-
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 )公布。
- A.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
- B.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 C.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自( )起施行。
- A.1987年9月5日
- B.1988年1月1日
- C.1996年7月5日
-
《档案法》第九条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 )。
- A.大学学历
- B.中级以上职称
- C.专业知识
-
对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给予( )。
- A.调离岗位
- B.罚款
- C.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归档是( )工作的终结,( )工作的起点。
- A.文书;档案
- B.档案;文书
- C.文档;档案
- D.材料;文书
-
档案按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 )档案、( )档案和( )档案等。
- A.机密;绝密;一般
- B.纸质;声像;特殊
- C.文书;科技;专门
- D.电子;纸质;专门
-
当前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保管的自形成之日起满( )年的档案,除未解密或需要控制使用的部分外,均向社会开放。
- A.30
- B.50
- C.10
- D.20
-
电子档案的管理原则( )。
- A.完整性、保密性、可读性
- B.可读性、可靠性、准确性
- C.完整性、可读性、可靠性
- D.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
-
下列文件材料中( )是不需要归档的。
- A.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 B.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 C.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普法性不需本机关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
档案编研,是指档案馆(室)的编辑与( )工作。
- A.讨论
- B.校对
- C.摘录
- D.研究
-
全宗号、目录号、卷号、件号或页号统称为( )。
- A.档号
- B.归档号
- C.分类号
- D.文书处理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自( )实施。
- A.1987年9月5日
- B.1988年1月1日
- C.1989年1月1日
- D.1987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