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茶叶加工工复习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能做到爱岗敬业,取决于从业者是否满意于自己的职业。

    • 正确
    • 错误
  2. 质量和信誉是密不可分的。

    • 正确
    • 错误
  3. 无私奉献作为一种道德追求,不可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容。

    • 正确
    • 错误
  4.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荣誉,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自己的职业。

    • 正确
    • 错误
  5.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为之人的重要的品德。

    • 正确
    • 错误
  6.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道德观念并不矛盾。

    • 正确
    • 错误
  7.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是有了职业道德。

    • 正确
    • 错误
  8. 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反对个人利已主义,鼓励集团利己主义。

    • 正确
    • 错误
  9. 知识技能的学习等于道德人格的培养。

    • 正确
    • 错误
  10. 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制性的道德约束机制。

    • 正确
    • 错误
  11. 从业人员道德发展进入自律时期的标志是( ).

    • A.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
    • B.自觉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 C.自觉学习职业技能
    • D.自觉践履职业道德规范
  12. 职业道德培养的关键环节是( ).

    • A.职业道德修养
    • B.职业道德境界
    • C.职业道德教育
    • D.职业道德习惯
  13. 从业者通过接爱职业道德教育和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所达到的职业道德觉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状况和道德情操水平是( )。

    • A.修养
    • B.职业道德修养
    • C.职业道德人格
    • D.职业道德境界
  14. 职业道德培养的首要环节是( ).

    • A.职业道德教育
    • B.职业道德修养
    • C.职业道德境界 D职业道德实践
  15. 作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人格的最后完成的标志是( ).

    • A.职业道德认识
    • B.职业道德习惯
    • C.职业道德意志 D职业道德信念
  16. 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 A.职业道德
    • B.为人民服务
    • C.五爱
    • D.集体主义
  17. 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中具有( )。

    • A.自发性
    • B.政府强制性
    • C.主动性
    • D.消极性
  18. 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成社会主义道德境界最高层次的是( )。

    • A.五爱
    • B.为人民服务
    • C.集体主义
    • D.合理的利已主义
  19. (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 A.集体主义
    • B.五爱
    • C.奉献精神
    • D.为人民服务
  20. 集体主义原则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的道德规范是( ).

    • A.团结友善
    • B.无私奉献
    • C.遵纪守法
    • D.勤劳节俭
  21. 在当代世界,越来越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的是( ).

    • A.民族凝聚力
    • B.人口数量
    • C.国土面积
    • D.石油储量
  22. 遵纪守法在道德体系中是( ).

    • A.道德底线
    • B.道德的最高境界
    • C.道德的补充
    • D.道德的消极因素
  23. 仪表端庄是指一定职业从业人员的外表要( ).

    • A.端正庄重
    • B.不苟言笑
    • C.浓妆艳抹
    • D.拘谨呆板
  24.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 ).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B.反对帝国主义
    • C.发展经济
    • D.解放台湾
  25. 老师爱护学生、医生关心病人体现了( )。

    • A.共产主义道德
    • B.资本主义道德
    • C.职业道德
    • D.法律要求
  26. 从汉朝的华佗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求恩都致力于“救死扶伤”,体现了职业道德的( )。

    • A.共同性
    • B.连续性
    • C.民族性
    • D.社会性
  27. ( )是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

    • A.道德
    • B.纪律
    • C.职业道德
    • D.法律
  28. (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 A.为人民服务
    • B.集体主义
    • C.个人主义
    • D.以人为本
  29. 职业道德在( )时就发生了。

    • A.原始社会初期
    • B.原始社会未期
    • C.奴隶社会
    • D.封建社会
  30. 在中国,茶成为人们普遍喜爱饮料的朝代是( )

    • A.唐朝
    • B.明朝
    • C.汉朝
    • D.清朝
  31. 人的( )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

    • A.职业道德
    • B.文明
    • C.礼貌
    • D.人品
  32. 下列属于茶树原产地的国家是()。

    • A.中国
    • B.美国
    • C.英国
    • D.法国
  33. 实现企业价值观的主体是( )

    • A.企业
    • B.职工
    • C.市场
    • D.法人
  34. 企业各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是( )

    • A.领导与企业的关系
    • B.领导与职工的关系
    • C.职工与企业的关系
    • D.职工与职工的关系
  35. 企业形象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是( )

    • A.理念识别
    • B.行为识别
    • C.文化识别
    • D.视觉识别
  36. 以下属于社会公德的是( )

    • A.学生遵守校纪校纪
    • B.父母抚育子女
    • C.尊老敬老
    • D.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3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3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肯定的竟争道德观念的内涵是( )

    • A.优胜劣汰
    • B.在竞争基础上合作
    • C.以自我利益的获取为中心
    • D.合作为主,竞争为辅
  39. “应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区别是( )

    • A.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区别
    • B.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区别
    • C.是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区别
    • D.是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40.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体现了( )

    • A.提高道德修养是人生唯一的目标
    • B.道德比知识技能理会重要
    • C.道德比知识技能更重要
    • D.道德人格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样重要
    • E.做一个有德之人是很困难的
  41. “科学技术是条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是( )

    • A.增强自主性道德观念
    • B.增强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 C.增强竞争的道德观念
    • D.增强以利益为导向的道德观念
  42. “统治阶级有统治阶级的道德,被统治阶级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这名话说明了( )

    • A.道德的时代性
    • B.道德的普遍性
    • C.道德的阶级性
    • D.道德的抽象性
  43. 良好的道德风气有助于遵纪守法,这是因为( )

    • A.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重叠
    • B.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相互作用的系统
    • C.有些法律规范就是道德习惯转化而来的
    • D.依靠道德约束可以替代法律惩罚
  44. 孔子在《论语》中说:为人师者就当“诲人不倦”。这名话名言至今仍在中国流传说明了( )

    • A.职业道德的广泛性
    • B.职业道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C.职业道德的有限性
    • D.职业道德的社会性
  45. 以下哪一部份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五爱”的范畴( )

    • A.爱科学
    • B.受劳动
    • C.爱党
    • D.爱人民
  46. 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说明( )

    • A.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有重叠
    • B.违反道德的行为也违反法律
    • C.道德和法律管辖的范围不一样
    • D.法律判决与道德评判相一致
  47. 社会主义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所有制
    • B.政治思想
    • C.技术水平
    • D.社会信仰
  48. .“伦理进入企业,心灵进入工作场所”这个口号表现了( )

    • A.资本主义职业道德的虚伪性
    • B.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先进性
    • C.职业道德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D.职业道德的阶级性
  49. “以德治国”体现了( )

    • A.道德可以代替法律
    • B.道德和法律相互对立
    • C.道德和法律可以并存
    • D.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50. 道德根源于( )

    • A.先天的人性
    • B.阶级斗争
    • C.经济关系
    • D.生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