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抚育间伐工技师考试题库试题精选(1)考点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森林立地划分的方法有( )。

    • A.按主导环境因子分级组合
    • B.按生活因子分级组合
    • C.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
    • D.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
    • E.单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
  2. 人工林中公益林指( )。

    • A.用材林
    • B.经济林
    • C.薪炭林
    • D.防护林
    • E.特用林
  3. 人工林中商品林指( )。

    • A.用材林
    • B.经济林
    • C.薪炭林
    • D.防护林
    • E.特用林
  4. 春季造林的成活率检查验收应在当年夏季进行。

    • 正确
    • 错误
  5. 种子园属于经济林。

    • 正确
    • 错误
  6. 两个配合和谐的树种混交时,其种间各生长阶段变化少,没有矛盾。

    • 正确
    • 错误
  7. 混交林中树种间生态要求一致有利于混交成功。

    • 正确
    • 错误
  8. 较差立地树木生长不良不宜营造混交林。

    • 正确
    • 错误
  9. 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造林地有利于林木生长,造林密度应大,反之密度应小。

    • 正确
    • 错误
  10. 合理的结构既能提高人工林的产量,又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减少成本 。

    • 正确
    • 错误
  11. 与天然林相比,我国的人工林普遍生长快、产量高和林分稳定。

    • 正确
    • 错误
  12. 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正确
    • 错误
  13. 水土保持林属于特种用途林。

    • 正确
    • 错误
  14. 薪炭林与煤炭石油相比,是一种污染少、无限量、能再生的能源。

    • 正确
    • 错误
  15. 两个配合和谐的树种混交时,其种间各生长阶段变化少,没有矛盾。

    • 正确
    • 错误
  16. 林地上林木的上层树高称为立地指数。

    • 正确
    • 错误
  17. 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 正确
    • 错误
  18. 播种造林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宜在任何造林地采用。

    • 正确
    • 错误
  19. 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选择同时具备速生丰产优质性的树种。

    • 正确
    • 错误
  20. 种子园属于特种用途林。

    • 正确
    • 错误
  21. 改变立地环境,满足树木生长的需求称为( )。

    • A.选树适地
    • B.选地适树
    • C.改地适树
    • D.改树适地
  22. 在造林地上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自然因子综合,称为造林地的( )。

    • A.主导因子
    • B.立地条件
    • C.环境因子
    • D.生活因子
  23. 从母树上切取枝干的一部分,直接插入造林地后,生长不定根,形成新林的方法称为( )。

    • A.插木造林
    • B.埋干造林
    • C.分根造林
    • D.分蘖造林
  24. 下列条件中不是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的是( )。

    • A.经营目的
    • B.树种特性
    • C.立地条件
    • D.林龄结构
  25. 阳性树种之间混交应选择( )。

    • A.株间混交
    • B.行间混交
    • C.带状混交
    • D.行带混交
  26. 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 )。

    • A.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
    • B.改地适权树
    • C.改树适地
    • D.A+B+C
  27. 营造混交林应使阳性树种处于( )。

    • A.上层
    • B.下层
    • C.上、下均可
  28. 造林检查时,对于成片造林面积在11~20HM2的,抽样强度应为造林面积的( )。

    • A.3%;
    • B.2%;
    • C.1%;
    • D.5%;
  29. 行状配置能较合理的利用营养空间,以下配置对空间利用最合理的是( )。

    • A.正方形
    • B.长方形
    • C.正三角形
    • D.等腰三角形
  30. 公路绿化和四旁植树常采用的苗是( )。

    • A.1-2年生苗
    • B.容器苗
    • C.带土大苗
    • D.带土小苗
  31. 造林初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 )。

    • A.株(行)数
    • B.株(穴)数
    • C.穴数
    • D.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