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河北省造林工技师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几块标准地之和,一般约占全林面积的1-3%即可满足生产上所要求的精度。

    • 正确
    • 错误
  2. 深耕细耙,增施有机肥可改善土壤通气性。

    • 正确
    • 错误
  3. 自然肥力的高低取决于成土过程中诸因素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生物的作用。

    • 正确
    • 错误
  4. 土壤能从与它接触的物质中吸收和保持气态、液态或固态养分的能力称土壤肥力。

    • 正确
    • 错误
  5. 单粒状、粒状、块状、核状、团粒状结构类型多见于表土。

    • 正确
    • 错误
  6. 土壤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称土壤肥力培育。

    • 正确
    • 错误
  7. 按施肥方式可将肥料分为()。

    • A.速效肥
    • B.迟效肥
    • C.基肥
    • D.种肥
  8. 按作用可将肥料分为()。

    • A.速效肥
    • B.迟效肥
    • C.直接肥料
    • D.间接肥料
  9. 土壤质地影响着土壤的()。

    • A.物理性质
    • B.化学性质
    • C.微生物活动
    • D.土壤肥力
  10. 属于土壤微量元素的是()。

    • A.硼
    • B.镁
    • C.铁
    • D.锌
  11. 属于土壤大量元素的是()。

    • A.钙
    • B.镁
    • C.铁
    • D.硫
  12. 呈酸性的土壤多见于()。

    • A.南方土壤
    • B.北方土壤
    • C.山地土壤
    • D.西北土壤
  13. 属于土壤微量元素的是()。

    • A.钙
    • B.镁
    • C.铁
    • D.镭
  14. 多见于底土的土壤结构类型有()。

    • A.粒状
    • B.核状
    • C.团粒状
    • D.块状
  15. 土壤肥力因素包括()。

    • A.土壤养分
    • B.土壤水分
    • C.土壤空气
    • D.土壤温度
  16. 动植物残体全部分解,与土壤颗粒紧密结合形成黑色或暗色土层称为()。

    • A.覆盖层
    • B.腐殖质层
    • C.灰化层
    • D.淀积层
  17. 植物残体分解产生酸使土壤中的铁、铝、锰氧化物淋失形成的白色淋溶层为()。

    • A.覆盖层
    • B.腐殖质层
    • C.灰化层
    • D.淀积层
  18. 可通过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和单位面积产量来衡量肥力的高低称为()。

    • A.自然肥力
    • B.人为肥力
    • C.经济肥力
    • D.天然肥力
  19. 土壤pH值为5.6-6.5,酸碱度等级为()。

    • A.酸性
    • B.微酸性
    • C.中性
    • D.微碱性
  20. 用力不大,就可将小刀插入土层2—3厘米,松紧度等级为()。

    • A.较松
    • B.较紧
    • C.紧实
    • D.坚实
  21. 用力很大,小刀也难插入土中,松紧度等级为()。

    • A.较松
    • B.较紧
    • C.紧实
    • D.坚实
  22. 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的干重称为()。

    • A.土壤比重
    • B.土壤容重
    • C.孔隙度
    • D.松紧度
  23. 土壤孔隙直径0.001—0.1毫米称为()。

    • A.无效孔隙
    • B.毛管孔隙
    • C.非毛管孔隙
    • D.大孔隙
  24. 由若干单粒胶结成复粒,具有明显的棱角,直径0.5—5毫米,称为()结构。

    • A.单粒
    • B.粒状
    • C.团粒
    • D.块状
  25. 土粒被胶结成块,边面不明显,无定形,直径0.5—10厘米的称为()结构。

    • A.单粒
    • B.粒状
    • C.团粒
    • D.块状
  26. 物理性粘粒占20-30%为()。

    • A.砂壤土
    • B.轻壤土
    • C.中壤土
    • D.重壤土
  27. 干土块用力可压碎,湿土能搓成细长条,但弯成直线2—3厘米圆环时就断开()。

    • A.砂壤土
    • B.轻壤土
    • C.中壤土
    • D.重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