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员高级工模拟试题(1)综合经典
-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采取哪些局部处理措施?
-
、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科。
- 正确
- 错误
-
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静脉给药,1小时滴完,可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
- 正确
- 错误
-
正常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 正确
- 错误
-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等应当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 正确
- 错误
-
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 正确
- 错误
-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 正确
- 错误
-
手术病人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 正确
- 错误
-
污染-感染(IV类)切口指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者;被胃肠道内容物明显溢出污染者;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 正确
- 错误
-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也属于医院感染。
- 正确
- 错误
-
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 正确
- 错误
-
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包括下列哪些( )
- A.肠道病毒71型(EV71)
- B.柯萨奇病毒B组的16型(CoxB16)
- C.肠道病毒78型(EV78)
- D.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CoxA16)
- E.肠道病毒171型(EV171)
-
下列可以灭活肠道病毒的有( )
- A.75%酒精
- B.植物消毒剂
- C.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 D.过氧乙酸
- E.碘酒
-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 )
- A.医源性传播
- B.性接触传播
- C.母婴垂直传播
- D.经媒介生物传播
- E.一般接触传播
-
医院內的外科伤口感染,须拿取标本做细菌培养时,标本的采样应尽可能取自新鲜的脓液,才具有临床诊断的意义。而正确的采样方法,以下哪些正确?( )
- A.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直接拿无菌的棉签取標标本送检。
- B.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再用无菌的棉签取标本送检。
- C.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用无菌空针抽取深部伤口新脓液標标本送验检。
- D.直接拿伤口敷料上的渗液送验检。
-
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 )
- A.鼠疫
-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C.炭疽中的肺炭疽
- D.霍乱
-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医院感染爆发的可能途径有( )
-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 B.共用呼吸机治疗
-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
-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
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 )
- A.掌心相对揉搓
- B.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
- C.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 D.拇指在掌中揉搓
- E.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
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 )
-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 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 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
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
- A.认真洗手
- B.合理使用抗生素
-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 D.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
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 B.营养不良者
- C.老年人
- 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
手消毒指征( )
-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 B.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 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 D.接触消毒物品后
-
预防医学经历了( )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
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 B.第二级预防
- C.第三级预防
-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
生态健康模式是( )
- A.环境-健康
- B.环境-人群
- C.环境-生物
- D.环境-人群-健康
- E.环境-生物-健康
-
预防医学的对象( )
- A.个体
- B.病人
- C.健康人
- D.确定的群体
-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
预防医学是( )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 B.医学的基础学科
-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
《消毒管理办法》自何时实施?( )
- A.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 B.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 C.2002年9月1日起实施
- D.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
- A.灭菌要求
- B.消毒要求
- C.清洁要求
- D.卫生要求
-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 A.隔离、消毒
- B.预检、分诊
- C.分类、隔离
- D.定点、隔离
-
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 )
- A.甲类传染病
- B.乙类传染病
- 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 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 )。
- A.处罚措施
- B.强制措施
- C.行政拘留
- 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 )。
- A.预防为主
-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 D.以上三项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 )
- A.35
- B.28
- C.38
- D.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
- A.2004年12月1日
- B.2004年8月28日
- C.1989年09月1日
- D.1989年2月21日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 )传染病
- A.甲类
- B.乙类
- C.丙类
- D.未分类
-
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 )
- A.性传播
- B.静脉吸毒
- C.输血
- D.母婴传播
-
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
- A.肝肾损害
- B.耳毒性
- C.二重感染
- D.过敏反应
- E.胃肠道反应
-
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 A.6小时
- B.12小时
- C.24小时
- D.48小时
-
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 )
- A.黄色垃圾袋
- B.黑色垃圾袋
- C.红色垃圾袋
- D.以上都可投
- E.以上都不可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