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卫生防疫员高级工考试模拟试题(手机电脑版)1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年备查。
-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各自职责,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或者接种方案,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 )、( )、( )、监测 、评价、 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本行政区域的( )、( )等因素,可以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种类,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在销售疫苗时,应当提供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 )或者(),并加盖企业印章;疫苗批发企业经营进口疫苗的,还应当提供( ),并加盖企业印章。
-
接种工作人员有实施接种第一类疫苗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 )
- A.疫苗的品种;
- B.疫苗的作用;
- C.疫苗的禁忌;
- D.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
接种门诊须设有哪些功能区?( )
- A.候种室(宣传教育、反应观察);
- B.预诊室(登记、询问、体检、应急);
- C.接种室(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单独设室或台);
- D.资料室。
-
接种工作人员有实施接种第二类疫苗前,除应当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同第一类所接种疫苗内容处,还应告知的是:( )
- A.疫苗接种价格;
- B.注射器生产商;
- C.疫苗的储存方式;
- D.发生异常反应补偿方式。
-
以下属接种单位接种前要求准备的药品和器械的是:( )
- A.棉球杯;
- B.血压计;
- C.1:1000肾上腺素;
- D.自毁型注射器回收用安全盒及污物桶;
-
以下属接种单位接种前要求准备的药品和器械的是:( )
- A.听诊器;
- B.治疗盘;
- C.压舌板;
- D.治疗车;
-
以下属接种单位接种前要求准备的药品和器械的是:( )
- A.2%碘酒
- B.75%乙醇;
- C.无菌干棉球或棉签;
- D.体温表;
-
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 )
- A.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 B.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 C.第二类疫苗的接种价格;
- D.咨询和投诉电话。
-
冷链设备和设施应包括: ( )
- A.冷藏车和疫苗运输工具;
- B.冷库和冰箱;
- C.疫苗冷藏箱和冷藏包、冰排;
- D.安置设备的房屋。
-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 A.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 B.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 C.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 D.以上均对。
-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接种单位的职责是:( )
- A.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 B.制订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藏。
- C.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建卡,给予接种或补种。
- D.开展接种率常规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工作。
- E.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 F.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
- G.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
以下属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增加的疫苗是:( )
- A.麻疹疫苗
- B.麻风疫苗
- C.麻腮疫苗
- D.麻腮风疫苗
-
以下属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增加的疫苗是:( )
- A.流感疫苗
- B.钩体疫苗
- C.炭疽疫苗
- D.出血热疫苗(双价)
-
以下属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增加的疫苗是:( )
- A.百白破疫苗
- B.甲肝疫苗
- C.流脑疫苗
- D.乙脑疫苗
-
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可以在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之日起( )日内向接种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医学会申请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并提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所需的材料。
- A.15
- B.30
- C.60
- D.90
-
免疫程序规定儿童6岁时必须接种的疫苗有:( )
- A.卡介苗
- B.麻疹疫苗
- C.白破疫苗
- D.A+C流脑疫苗
-
需要对诊断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损害程度分级的,由申请人向( )申请。
- A.省、设区的市级医学会
- B.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C.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D.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调查诊断专家组在作出调查诊断后( )日内,将调查诊断结论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A.5
- B.10
- C.14
- D.30
-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后,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或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的申请,应在( )日内交由县级疾病预防机构开展调查诊断工作。
- A.2
- B.3
- C.5
- D.7
-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为( )人以上的单数?
- A.3
- B.5
- C.7
- D.9
-
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的诊断,必须由( )做出。
- A.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B.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
- C.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D.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
-
下列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 )
-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 B.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 C.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 D.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由( )成立。
-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B.市级以上医学会
- C.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D.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我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地区,从( )年起乙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计划。
- A.1998年
- B.2002年
- C.2004年
- D.2005年
-
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设区的市级或省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 )
- A.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的
- B.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 C.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D.原因复杂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指的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偶合症是:( )
- A.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 B.是指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影响生理过程;
- C.是指受种者原患有慢性疾病,在预防接种后立即引起加重或急性复发;
- D.以上都是
-
药品批发企业申请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
- A.具有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 B.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
- C.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
- D.以上都是
-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传染源
-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 D.易感人群
-
被狗等动物咬伤后应( )
- A.立即到医疗机构处理伤口
- B.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狂犬疫苗
- C.A+B
- D.以上都不是
-
保护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主要是指( )
- A.保证一定的营养,改善生活环境
- B.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C.A+B
- D.接种疫苗
-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
- A.1989年2月21日
- B.2004年12月1日
- C.1989年3月21日
- D.2002年12月1日
-
接种单位在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后应立即向( )和( )报告。
-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
-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C.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下列关于接种单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接种单位应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 B.接种单位应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 C.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 D.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并只需要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 )制定。
- A.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 B.省、自治区、直辖市CDC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D.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疫苗及其有关材料可以采取查封. 扣押的措施,并在( )内作出处理决定;疫苗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 )内作出处理决定。( )
- A.15日,15日
- B.7日,7日
- C.7日,15日
- D.15日,7日
-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
- A.8章75条
- B.8章74条
- C.8章72条
- D.8章73条
-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 )
- A.2005年3月16日
- B.2005年4月16日
- C.2005年6月1日
- D.2005年7月1日
-
已进行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该如何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
- A.0,3,7天各接种1剂量
- B.0,3, 7,14天各接种1剂量
- C.0,3天各接种1剂量
- D.全程接种
-
已进行全程免疫后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该如何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
- A.0,3,7天各接种1剂量
- B.0,3,7,14天各接种1剂量
- C.0,3天各接种1剂量
- D.全程接种
-
如果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 )天内,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 A.3天内
- B.5天内
- C.7天内
- D.14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