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水利渠道维护技师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渠系水工建筑物基础破坏是由于基础故障而出现( )现象致使水工建筑物结构破坏。

    • A.变形
    • B.裂缝
    • C.渗水
    • D.沉陷
  2. 渠系水工建筑物基础破坏是由于基础故障而出现( )现象致使水工建筑物结构破坏。

    • A.裂缝
    • B.沉陷
    • C.渗水
    • D.开裂
  3. 以下关于笼石堵口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在洪峰过后,决口水流较深时使用。
    • B.笼石砌筑方法和砌筑子埝(拦水埂)相同
    • C.在迎水面一排顺笼应超长接于堤坡
    • D.外横装数排搭笼
    • E.搭笼应伸至堤脚以外 l~3 m
  4. 笼石堵口应在( )时使用。

    • A.洪峰过后
    • B.流速较大
    • C.河渠较窄
    • D.水流较浅
    • E.决口水较深
  5. 杩搓封缺的施工要点有( )。

    • A.决口岸上将马脚木固定成立体三角形
    • B.下马时从下游到上游依次安放
    • C.盘杠上平摆压盘木,放置石料压盘
    • D.迎水面的马脚木下各横绑一根木料,将杩槎连接起来
    • E.横木上植一定间距竖绑若干木条,其上再铺竹笆,填土
  6. 抢险堵口时,以下情况可使用杩搓封缺( )。

    • A.河渠较宽
    • B.水流较深
    • C.流速较大
    • D.决口水不深
    • E.流速不大
  7. 决口处打桩的要求是( )。

    • A.打 1~2 排
    • B.桩距 0.5 m
    • C.桩距 0.8 m
    • D.排距 0.3~0.5 m
    • E.桩长 2~3 m
  8. 打桩填土袋的工序包括( )。

    • A.采取保护堤头措施
    • B.打桩
    • C.桩前抛填土袋
    • D.还土复堤
    • E.填土封口
  9. 洪水消退后决口两边的堤岸可采取( )。

    • A.平堵方法
    • B.杩槎封缺法
    • C.笼石封缺法
    • D.夯实法
    • E.碾压法
  10. 渠(河)堤决口的抢护,—般常用的方法是( )。

    • A.打入一排木桩
    • B.在决口两端抛入石块或土袋、柴捆
    • C.向中间逐步进展截堵水流
    • D.还土复堤
    • E.打桩编柳
  11. 使用笼石抢险护岸常易出现( )。

    • A.摆放不规则
    • B.抛填不到位
    • C.笼石漏空
    • D.悬吊岸坡
    • E.叠累散乱
  12. 流速较小,可采用搭笼护岸方法,即( )。

    • A.将竹笼垂直于水流方向安放在坡岸上
    • B.下端伸至坡脚以外 1~3 m
    • C.由下而上层层堆累
    • D.装石镇底、护坡
    • E.上端应高于最高洪水位
  13. 使用笼石抢险护岸,因( )装笼操作不易达到预期目的。

    • A.坡岸垮塌不规整
    • B.洪水淹没冲击
    • C.天气原因
    • D.施工条件
    • E.施工人员素质
  14. 笼石护岸如流速较大( )。

    • A.抛石料下落至适宜部位
    • B.将竹料或铅丝编织而成的笼顺水流方向置于河岸坡上
    • C.集中人力,装填笼石
    • D.边填边沉,顾河而下
    • E.由下而上层层堆累
  15. 符合抛石护坡、镇脚条件是( )。

    • A.石料比较方便的地方
    • B.洪水涨势较猛
    • C.洪水尚未消退
    • D.渠堤迎水坡滑挫
    • E.渠堤迎水坡坍塌严重
  16. 抛石护坡、镇脚的要点有( )。

    • A.打入一排木桩
    • B.先探明坍塌范围
    • C.将坍塌陡峻的堤岸上缘削成坡形
    • D.背水坡加打附桩
    • E.抛石料下落至适宜部位
  17. 桩后填料可用( )。

    • A.树枝
    • B.苇草
    • C.玉米秆
    • D.土袋
    • E.柴捆
  18. 抢护常用的方法有( )。

    • A.修筑挡水子埝
    • B.打桩防塌
    • C.抛石护岸
    • D.抛石镇脚
    • E.增修后戗
  19. 以下属于排桩的要点的是( )。

    • A.桩顶与堤顶相平或稍高于堤顶
    • B.木桩入土要在 1.5 m 左右,桩距 1 m
    • C.桩后填入柴捆或土袋
    • D.培厚加固
    • E.顺堤埂内坡摆放
  20. 采用抢护措施的前提条件是( )。

    • A.迎水坡出现滑坡
    • B.时间紧迫
    • C.迎水坡出现垮塌
    • D.洪水位不高
    • E.有条件进行抢护
  21. 在洪水冲击情况下可视( )大小而决定在上游适当位置下笼。

    • A.来水量
    • B.水位高低
    • C.水流流量
    • D.水流速度
  22. 搭笼护岸随水冲而达预定位置,如此由( )排列成笼坡。

    • A.上游而下游
    • B.下游而上游
    • C.左岸而右岸
    • D.右岸而左岸
  23. 装石镇底、护坡,上端应高于( )。

    • A.设计洪水位
    • B.正常蓄水位
    • C.最高洪水位
    • D.防洪高水位
  24. 搭笼护岸方法下端伸至坡脚以外( )m。

    • A.1~3
    • B.2~3
    • C.3~4
    • D.4~5
  25. 抛掷前,如有可能应先探明坍塌范围,并先将坍塌陡峻的堤岸( )削成坡形。

    • A.前缘
    • B.后缘
    • C.下缘
    • D.上缘
  26. 抛石护岸高度可略( )洪水位。

    • A.高于
    • B.等于
    • C.低于
    • D.大于
  27. 木排桩桩距( )。

    • A.1.0
    • B.1.5
    • C.2.0
    • D.2.5
  28. 木排桩入土深在( )m 左右。

    • A.1.0
    • B.1.5
    • C.2.0
    • D.2.5
  29. 以下条件可以采取抢护措施的是( )。

    • A.洪水位不高
    • B.洪水涨势较猛
    • C.极易出现决口事故
    • D.水位超过堤顶
  30. 以下( )不是抢护措施。

    • A.打桩
    • B.抛石护岸
    • C.笼石镇底
    • D.增修后戗
  31. 渠道冻胀而渠底未冻胀渠段将渠坡换基后衬砌, 渠底( )。

    • A.夯实
    • B.可以不处理
    • C.衬砌
    • D.套砌
  32. 填料铺筑时应分层填筑、夯实,并及时( )。

    • A.检查
    • B.做好排水
    • C.打桩
    • D.维修
  33. 冻胀破坏换基结束后,在渠内放水( )h 填平夯实。

    • A.12
    • B.18
    • C.24
    • D.30
  34. 以下不属于养护修理的形式的是( )。

    • A.日常检查
    • B.抢修
    • C.岁修
    • D.大修
  35. 原地面为软弱土层,路堤高度较低时,应挖除软弱土层换上良好的填料,按( )填平夯实。

    • A.低于原高度
    • B.不大于原高度
    • C.高于原高度
    • D.原高度
  36. 每年汛后或在适当时间对工程进行年度检查,对存在问题,编制修理计划,这种维修称为( )。

    • A.日常维修
    • B.抢修
    • C.岁修
    • D.大修
  37. 湿陷性黄土面积约占黄土分布总面积的( )左右。

    • A.50%
    • B.60%
    • C.70%
    • D.80%
  38. 湿陷性黄土大部分分布在( )。

    • A.黄河中游地区
    • B.黄河上游地区
    • C.黄河下游地区
    • D.长江中下游
  39. 高填方渠堤施工中的纵横向搭接按( )处理。

    • A.经验
    • B.实际
    • C.规范
    • D.施工条件
  40. 渠堤基础亏坡,整修时采用( )法。

    • A.换土
    • B.贴补
    • C.加宽
    • D.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