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水土保持防治工技师考试题答案卷(1)
-
属于增加地面植物被覆的保水保土耕作措施选项包括( )。
- A.草田轮作
- B.深耕
- C.沙田
- D.套种
- E.地膜覆盖
-
以下可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成因是( )
- A.随意倾倒废土弃石
- B.毁林毁草
- C.蝗灾
- D.过度放牧
- E.地震
-
根据其地表水分水线与地下水分水线是否重合,通常把流域分为( )。
- A.闭合流域
- B.小流域
- C.中尺度流域
- D.不闭合流域
- E.大尺度流域
-
下列表示流量的数值是( )。
- A.450m3
- B.75m3/s
- C.580亿m3
- D.1000立方米每秒
- E.100kg/m3
-
沟道治理工程包括( )等。
- A.沟头防护工程
- B.谷坊
- C.拦沙坝
- D.淤地坝
- E.小型水库工程
-
拦沙坝是在沟道修建的以拦蓄( )为主要目的的挡拦建筑物。
- A.山洪
- B.河水
- C.降水
- D.泥石流
- E.沟道中固体物质
-
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通常有( )等。
- A.含沙量
- B.输沙率
- C.输沙量
- D.输沙模数
- E.输移比
-
土谷坊施工工序为( )。
- A.定线
- B.清基
- C.开挖结合槽
- D.填土夯实修筑
- E.挖溢水口
-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 )之间的关系。
- A.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
- B.职业与职工
- C.部门与职业
- D.国家与企业
- E.职业与职业
-
淤地坝的 “三大件”一般是指 ( )。
- A.坝体
- B.马道
- C.溢洪道
- D.反滤体
- E.放水建筑物
-
表示径流大小的方式有( )等。
- A.流量
- B.径流总量
- C.流速
- D.降水量
- E.径流深
-
下列所列种草地类型中,以防治水土流失为目的的类型包括( )。
- A.荒山种草
- B.荒坡种草
- C.绿肥种草
- D.药用种草
- E.荒沟种草
-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防治对象上将( )也作为主要治理内容,即水土保持工作下山进村。
- A.村庄的治理美化
- B.环境改善
- C.居民生活改善
- D.景观建设
- E.地方经济建设
-
沟道治理工程的作用是( )。
- A.固定沟床
- B.蓄水灌溉
- C.防止或减轻山洪危害
- D.防止或减轻泥石流危害
- E.防止或减轻植被破坏
-
根据育草的方式,水土保持种草方法分( )种草。
- A.直播
- B.容器
- C.栽植
- D.埋植
- E.扦插
-
小流域基本地貌单元包括( )。
- A.分水岭
- B.沟谷地
- C.峁
- D.沟间地
- E.梁
-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分为( )等一级类型区。
- A.重力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冻融侵蚀
- D.水力侵蚀
- E.混合侵蚀
-
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将作为( )的依据。
- A.工程立项
- B.工程建设
- C.开展可行性研究
- D.开展初步设计
- E.工程验收
-
水窖(旱井)在选择地形时,最好选择( )的地方。
- A.坡度较缓
- B.土质坚实
- C.土层深厚
- D.距房屋较近
- E.上有来水
-
在水土保持综合调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资源着重调查地貌、水文和气象、土壤、植被等
- B.自然条件着重调查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
- C.社会经济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劳力、农村各业生产和农村群众生产
- D.土壤侵蚀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土壤侵蚀情况、水土流失危害和水土流失成因
- E.水土保持现状重点调查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效益
-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有( )和人类活动因素。
- A.自然因素
- B.社会因素
- C.经济因素
- D.生产因素
-
分段拦截坡面径流,就地入渗或分散径流,疏导排水,防止径流集中下泄而冲刷坡面上的农地、林地和草地等的工程称为( )。
- A.坡面截洪分水工程
- B.坡面蓄水工程
- C.梯田工程
- D.拦沙坝
-
水土保持是( ),保护、改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等,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
- A.土壤保持
- B.农田保护
- C.防治水土流失
- D.土壤侵蚀控制
-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容许量为( )。
- A.500t/(km2· a)
- B.1000t/(km2· a)
- C.1500t/(km2· a)
- D.2000t/(km2· a)
-
水土保持的对象除土地资源外,还包括( )。
- A.植物资源
- B.自然资源
- C.矿产资源
- D.水资源
-
下列关于坡面蓄水工程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减少地面径流冲刷
- B.提供人畜饮水
- C.改变小地形
- D.集蓄雨水
-
自然因素是产生土壤侵蚀的基础和潜在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地质、 ( )和植被等。
- A.土地
- B.土质
- C.土壤
- D.土层
-
根据面源污染发生区域和过程的特点,一般将其分为城市和( )面源污染两大类。
- A.农业
- B.水体
- C.土壤
- D.工业
-
下列关于水土保持沟道工程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
- A.防止崩塌及小规模滑坡
- B.改变小地形
- C.增加土壤入渗水量
- D.固定沟床
-
下列不属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沟道工程的是( )。
- A.沟头防护工程
- B.谷坊
- C.涝池
- D.淤地坝
-
水土保持对于湿润地区的河川年径流量影响( )。
- A.不大
- B.显著
- C.没有影响
- D.不能确定
-
水土保持大示范区是( )和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区。
- A.能够集中体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特点
- B.能够集中体现水土流失特定防治特点
- C.针对某一特定防治措施试验研究
- D.针对某一特定地区水土保持试验研究
-
水土保持林的主要功能是( )。
- A.以木材生产为主
- B.以薪炭生产为主
- C.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
- D.以果品生产为主
-
所有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五个要求”是: (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A.艰苦奋斗
- B.爱岗敬业
- C.勤俭节约
- D.助人为乐
-
人为水土流失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中破坏( )后不及时恢复,或随意倾倒废土弃石,以及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造成的水土流失。
- A.水资源
- B.土地资源
- C.地表植被
- D.地貌
-
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 )。
- A.西北内陆地区
- B.西南内陆地区
- C.东北内陆地区
- D.华南内陆地区
-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海拔( )m以上。
- A.3 000
- B.5 000
- C.3 500
- D.4 000
-
通常把面积不超过( )的集水单元,称为小流域。
- A.50km2
- B.500km2
- C.200km2
- D.1000km2
-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的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和( )。
- A.水体污染物
- B.农用薄膜
- C.野生动物粪便
- D.农村居民生活垃圾
-
( )是描述区域(流域)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之一。
- A.输沙量
- B.土地利用率
- C.土壤含水量
- D.降水量
-
风力侵蚀指( )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飞扬、跳跃、滚动和堆积,并导致土壤中细粒损失的过程。
- A.流水
- B.风力
- C.降雨
- D.风速
-
自然资源保育的主体是( )。
- A.水土保持
- B.土壤保持
- C.灌溉利用
- D.农业措施
-
小流域综合治理以( )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
- A.种植区
- B.行政管辖区
- C.江河流域
- D.小流域
-
沟道护岸工程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
- A.防护性工程
- B.防止滑坡及横向侵蚀,兼起挡土墙作用
- C.防止山坡崩坍
- D.拦蓄坡地径流
-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可以( ),显著地减少进入河川的泥沙量。
- A.改善水文环境
- B.增加蓄水能力
- C.控制土壤侵蚀
- D.削洪增枯
-
重力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或基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 )的过程。主要包括崩塌、泻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
- A.破坏和剥蚀
- B.位移
- C.堆积
- D.位移和堆积
-
( )是在沟道修建的以拦蓄山洪、泥石流、沟道中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的挡拦建筑物。
- A.淤地坝
- B.拦沙坝
- C.谷坊
- D.沟头防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国家对水土保持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 ( )”的方针。
- A.注重成效
- B.综合防治
- C.注重效益
- D.标本兼治
-
下列选项中,属于减少土壤蒸发的保水保土耕作法是( )。
- A.等高耕作
- B.地膜覆盖
- C.沟垄种植
- D.带状间作
-
水土保持的对象除( )外,还包括水资源。
- A.土地资源
- B.自然资源
- C.矿产资源
- D.植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