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核试题晋级练习(综合计量工)1
-
配合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 正确
- 错误
-
看装配图时,主要了解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功用、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体系和拆装顺序,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作用以及相关系统的原理、构造
- 正确
- 错误
-
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它是具体零件某一位置实际测得的值
- 正确
- 错误
-
画零件图时必须选择一个较好的表达方案,它包括主视图的选择、视图的数量和表达方式的选择
- 正确
- 错误
-
表达由许多部件及零件组成一台完整机器的图样,称为总装配图
- 正确
- 错误
-
同一装配图中,编注序号可以用大一号、大两号的形式分别标注,但指引线不能加圆圈。
- 正确
- 错误
-
零件图除了用各种表达法表示零件的形状,用尺寸标注出零件的大小外。还应该表示出该零件的技术要求
- 正确
- 错误
-
用规定的符号、数字或文字说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是技术要求
- 正确
- 错误
-
无论整个物体或物体的局部,其三投影不一定都符合“长平齐,高对正,宽相等”的规律。
- 正确
- 错误
-
在绘图时,用波浪线表示不可见轮廓线
- 正确
- 错误
-
平行在投影中,按投影线是否垂直于投影面,又可分为斜投影和正投影
- 正确
- 错误
-
只要通过形体分析的方法,标注出确定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和各基本形体间相互位置的定位尺寸,就能符合机械制图对尺寸标注必须完全的要求
- 正确
- 错误
-
由于铁路罐车运转特点而造成容积检定滞后,下列四项选择中,( )不是铁路罐车运转特点.
- A.铁路罐车数量巨大
- B.铁路线长
- C.铁路罐车行踪不定
- D.铁路罐车不标准
-
三视图指的是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三个视图表示着一个几何形体
- 正确
- 错误
-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粗糙度要求严格,选择参数值要( ).
- A.小
- B.大
- C.为零
- D.相同
-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基本特征有( ).
- A.三
- B.二
- C.五
- D.四
-
表面粗糙度基本符号由两条不等长直线交于( ),且与工件表面成60°
- A.90°
- B.60°
- C.45°
- D.30°
-
实际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变动全量称为( ).
- A.位置度
- B.对称度
- C.同轴度
- D.平行度
-
同一正截面上的实际线的轮廓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 ).
- A.圆度
- B.圆柱度
- C.平面度
- D.线轮廓度
-
实际圆柱面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 ).
- A.圆度
- B.圆柱度
- C.平面度
- D.线轮廓度
-
基本偏差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制度称为( ).
- A.基本偏差
- B.基准件
- C.基轴制
- D.基孔制
-
基孔制中孔为基准件,其下偏差是基本偏差(代号为H),数值为( ),上偏差为正值.
- A.零
- B.正值
- C.负值
- D.任意值
-
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负值时称为( ).
- A.过盈
- B.最小过盈
- C.最大过盈
- D.偏差
-
基本偏差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制度,称为( ).
- A.基本偏差
- B.基准件
- C.基轴制
- D.基孔制
-
在公差带图中,公差带大小由( )来确定.
- A.基本偏差
- B.上偏差
- C.标准公差
- D.下偏差
-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差,其值为正时称为( ).
- A.最大间隙
- B.最小间隙
- C.极限偏差
- D.间隙
-
概括了解、分析视图、分析零件、归纳总结是( )的步骤.
- A.看装配图
- B.画装配图
- C.画零件加工图
- D.维修设备
-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边界极限值称为( ).
- A.极限尺寸
- B.实际尺寸
- C.极限偏差
- D.实际偏差
-
某一尺寸与其相应的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 ).
- A.极限尺寸
- B.尺寸偏差
- C.极限偏差
- D.实际偏差
-
进行( )是为了弄清楚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作用及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 A.概括了解
- B.分析视图
- C.看装配图
- D.分析零件
-
分析装配图中的视图时,一般先从( )着手,对照其他视图全面分析,领会该图的表达意图.
- A.左视图
- B.俯视图
- C.主视图
- D.剖视图
-
指引线的末端指在尺寸线上可以( ).
- A.不用记号
- B.用圆点
- C.用箭头
- D.用圆圈
-
序号注写在指引线附近,序号字高同该装配图中所注尺寸数字的高度相比( ).
- A.一样高
- B.大一号
- C.大两号
- D.大三号
-
装配图中的( )是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机器(或部件)的质量、装配、检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 A.一组图形
- B.几类尺寸
- C.技术要求
- D.标题和明细
-
ISO 6433:1981《技术制呒图零件标引》中未涉及装配图零、部件的( ).
- A.编号方法
- B.编号注意事项
- C.编号应用实例
- D.尺寸标注
-
装配图中的( )表达该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
- A.一组图形
- B.几类尺寸
- C.技术要求
- D.标题和明细
-
给零件图标注尺寸时,最好是把( )统一起来.
- A.设计基准和零件基准
- B.设计基准和工艺要求
- C.工艺要求和零件基准
- D.标准和设计基准
-
在装配图中标注( )反映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安装情况、部件或零件间的相对位置、配合要求等.
- A.说明
- B.必要尺寸
- C.技术要求
- D.明细
-
把零件图的尺寸依次注写成链状的方法叫( ).
- A.综合法
- B.坐标法
- C.链状法
- D.辅助法
-
零件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是( ).
- A.完全正确
- B.正确、完整、合理
- C.清晰、完整、正确
- D.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
看图画图都应从( )开始.
- A.主视图
- B.俯视图
- C.左视图
- D.右视图
-
投影方向能反映出零件的形状特征的是( ).
- A.俯视图
- B.右视图
- C.左视图
- D.主视图
-
零件将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尺寸,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出来的是( ).
- A.一组视图
- B.零件尺寸
- C.技术要求
- D.标题栏
-
写明零件名称、材料、数量、绘图比例、图样标号、设计、审核人员和批准时间等内容的是( ).
- A.一组视图
- B.零件尺寸
- C.技术要求
- D.标题栏
-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具( )个内容.
- A.三
- B.四
- C.五
- D.六
-
零件的( )是指零件加后,所得到的实际尺寸的准确程度,它是由图样中给出的尺寸公差来控制的.
- A.尺寸精度
- B.几何形状精度
- C.表面光洁度
- D.相对位置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