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继电保护中级工题库精编精练一
-
如图D-47所示,已知电源E为6V,R1为47kΩ试计算电路中的二极管是硅管,要使其导通,R2最小可取Ω的电阻(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电力系统重要设备的继电保护应采用双重化配置,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应满足哪些要求?
-
变压器的高压侧宜设置( )的后备保护。在保护不失配的前提下,尽( )变压器后备保护的整定时间级差。
-
双母线接线变电站的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除跳母联、分段的支路外,应经( )。
-
对于远距离、重负荷线路及事故过负荷等情况,宜采用设置( )或其他方法避免相间、接地距离保护的后备段保护误动作。
-
两套保护装置的交流电流应分别取自电流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交流电压宜分别取自电压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其保护范围应( ) ,避免( )。
-
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发、输、配及重要用电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应纳入电网统一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在一次系统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继电保护的适应性,避免出现特殊接线方式造成继电保护配置及安装难度的增加,为继电保护安全可靠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 正确
- 错误
-
电力系统重要设备的继电保护应采用( )。
-
新投运的变压器作冲击合闸试验,是为了检查变压器各侧主断路器能否承受操作过电压。
- 正确
- 错误
-
方向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主要是由方向元件的灵敏度决定的。
- 正确
- 错误
-
上、下级保护间只要动作时间配合好,就可以保证选择性。
- 正确
- 错误
-
误碰保护使断路器跳闸后,自动重合闸不动作。
- 正确
- 错误
-
线路零序保护是距离保护的后备保护。
- 正确
- 错误
-
双母线接线变电站的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除跳母联、分段的支路外,可以不经复合电压闭锁。
- 正确
- 错误
-
备用母线无须充电,可以直接投入运行。
- 正确
- 错误
-
双重化配置的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保护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 正确
- 错误
-
变压器空载投入时,励磁涌流可达稳态励磁电流的5-7倍。
- 正确
- 错误
-
几个工作电源之间互为备用的接线方式叫暗备用
- 正确
- 错误
-
正常情况下,没有明显断开备用电源的接线方式叫明备用
- 正确
- 错误
-
对母线保护用的中间变流器,一般要求误差电流不超过最大区外故障电流的 10%
- 正确
- 错误
-
变压器差动保护需要对△/丫接线变压器的两侧电流进行相角补偿,对丫0/丫型变压器不需要进行任何补偿
- 正确
- 错误
-
备自投的动作时间需超过自动重全闸的动作时间
- 正确
- 错误
-
线路-变压器和线路-发变组的线路和主设备电气量保护均应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当本侧断路器无法切除故障时,应采取起动远方跳闸等后备措施加以解决。
- 正确
- 错误
-
500kV线路的后备保护采用远后备方式,其配置应能反应线路上各种类型故障
- 正确
- 错误
-
变压器、电抗器非电量保护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未采用就地跳闸方式的变压器非电量保护应设置独立的电源回路(包括直流空气小开关及其直流电源监视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可以与电气量保护公用。当变压器、电抗器采用就地跳闸方式时,应向监控系统发送动作信号。
- 正确
- 错误
-
为增强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重要变电站宜配置两套直流系统,同时要求( )
- A.任何时候两套直流系统均不得有电的联系
- B.两套直流系统同时运行互为备用
- C.两套直流系统正常时并列运行
- D.两套直流系统正常时分列运行
-
正弦交流电路中,纯电感元件两端电流超前电压90°
- 正确
- 错误
-
由开关场至控制室的二次电缆采用屏蔽电缆且要求屏蔽层两端接地是为了降低( )
- A.开关场的空间电磁场在电缆芯线上产生感应,对静态型保护装置造成干扰
- B.相邻电缆中信号产生的电磁场在电缆芯线上产生感应,对静态型保护装置造成干扰
- C.本电缆中信号产生的电磁场在相邻电缆的芯线上产生感应,对静态型保护装置造成干扰
- D.由于开关场与控制室的地电位不同,在电缆中产生干扰
-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 )不应接有开断元件(熔断器、自动开关等)
- A.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
- B.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回路
- C.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引出的试验线
-
涉及电网安全、 稳定运行的发、输、配及重要用电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应纳入电网统一规划、( )、 运行、 管理和( )。
- A.设计;维护
- B.设计;技术监督
- C.技术监督;配置
- D.配置;技术监督
-
高频保护的信号有闭锁信号、允许信号和( )
- A.跳闸信号
- B.预告信号
- C.延时信号
- D.瞬时信号
-
线路两侧的保护装置在发生短路时,其中的一侧保护装置先动作,等它动作跳闸后,另一侧保护装置才动作,这种情况称之为( )
- A.保护有死区
- B.保护相继动作
- C.保护不正确动作
- D.保护既存在相继动作又存在死区
-
主保护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是( )
- A.后备保护
- B.辅助保护
- C.异常运行保护
- D.差动保护
-
快速切除线路任意一点故障的主保护是( )
- A.距离保护
- B.零序电流保护
- C.纵联保护
- D.相间过流保护
-
变压器、电抗器非电量保护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未采用就地跳闸方式的变压器非电量保护应设置独立的( )(包括直流空气小开关及其直流电源监视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且必须与( )完全分开。当变压器、电抗器采用就地跳闸方式时,应向监控系统发送动作信号。
- A.电源回路;控制
- B.出口跳闸回路;控制
- C.电源回路;电气量保护
- D.出口跳闸回路;电气量保护
-
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干扰最严重的是( )
- A.投切大型空载变压器
- B.发生三相短路故障
- C.系统内发生二相接地短路
- D.发生单相接地
-
快速切除线路与母线的短路故障,是提高电力系统的( ) 的最重要的手段
- A.暂态稳定
- B.静态稳定
- C.动态稳定
- D.热稳定
-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 )
- A.均作往复性摆动
- B.均会发生突变
- C.电压摆动,电流不变
- D.均不变
-
只要有( )存在,其周围必然有磁场
- A.电压
- B.电流
- C.电阻
- D.电容
-
220kV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保护低压侧未配置母差和失灵保护的情况下,为提高切除变压器低压侧母线故障的可靠性,宜在变压器的低压侧设置取自不同电流回路的两套电流保护。当短路电流大于变压器热稳定电流时,变压器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不宜大于( ) 秒。
- A.2.2
- B.2.5
- C.2
- D.2.3
-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故障电流中含有零序分量的故障类型是( )
- A.两相短路
- B.三相短路
- C.两相短路接地
- D.与故障类型无关
-
BP-2B微机型母差保护装置的基准变比( )
- A.应按照各个单元的流变变比中最大者整定
- B.应按照各个单元的流变变比中最小者整定
- C.应按照各个单元的流变变比中使用最多的整定
- D.随意整定
-
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任何一点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等于通过故障点电流的( )
- A.2倍
- B.1.5倍
- C.1/3倍
- D.1/5倍
-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安装处的零序电压( )
- A.距故障点越远就越高
- B.距故障点越近就越高
- C.与故障点距离无关
- D.距离故障点越近就越低
-
终端变电所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在向该变电所供电的线路上发生两相接地故障,若不计负荷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线路供电侧有正、负序电流
- B.线路终端侧有正、负序电流
- C.线路终端侧三相均没有电流
- D.线路供电侧非故障相没有电流
-
变压器的断路器失灵时,除应跳开失灵断路器相邻的全部断路器外,还应跳开本变压器连接( )的断路器。
- A.其他电源侧
- B.其他侧
- C.中压侧
- D.低压侧
-
双母线倒闸操作过程如果此时Ⅰ母发生故障,母线保护应( )
- A.切除两条母线
- B.切除Ⅰ母
- C.切除Ⅱ母
- D.不动作
-
整组试验允许用( )的方法进行
- A.保护试验按钮、试验插件或启动微机保护
- B.短接触点
- C.从端子排上通入电流、电压模拟各种故障,保护处于与投入运行完全相同的状态
- D.手按继电器
-
助增电流的存在,对距离继电器的影响是( )
- A.使距离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增大
- B.使距离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减小
- C.使距离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增大
- D.使距离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