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继电保护工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为保证选择性,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按( )原则整定,越靠近电源处的保护,时限越( )。

  2. 为使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时不误动作,其动作电流应大于( );为使过电流保护在外部故障切除后能可靠地返回,其返回电流应大于( )。

  3.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随( )和( )而变。

  4. 本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不超过相邻下一线路的( )保护的保护范围,故只需带( )延时即可保证选择性。

  5.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选择性是靠( )获得的,保护范围被限制在( )以内。

  6. 电磁式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的( )与( )间的吸引作用而工作的继电器。

  7. 继电器的( )与( )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8. 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是从( )的瞬间起至继电器( )的瞬间止所经历的时间。

  9.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是由测量部分、( )和( )组成。

  10. 测量变换器的隔离是把互感器的( )与继电保护的( )隔离。

  11. 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同极性端子标记通用( )为同极性,( )为同极性。

  12.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 ),不应动作时( )。

  13. 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其对( )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 )。

  14. 继电保护的选择性是指继电保护动作时,只能把( )从系统中切除( )继续运行。

  15. 电力系统切除故障的时间包括( )时间和( )的时间。

  16.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由于采用了电子电路,就出现了( )型和( )型继电保护装置。

  17. 电力系统接地短路的形式有( )接地短路和( )接地短路。

  18. 电力系统发生相间短路时,( )大幅度下降,( )明显增大。

  19.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 ),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

  20. 当正序电压输入负序电压滤过器时,其输出电压等于零。

    • 正确
    • 错误
  21. 能使电流继电器从释放状态改变至动作状态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 正确
    • 错误
  22. 电力系统相间短路的形式有( )短路和( )短路。

  23. 利用对称分量滤过器,可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出现不对称故障。

    • 正确
    • 错误
  24. 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相间短路时,可将其短路电流分解为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

    • 正确
    • 错误
  25. 测量变换器的作用就是改变所需测量的电气量。

    • 正确
    • 错误
  26. 电力系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只发出信号,不切除故障设备。

    • 正确
    • 错误
  2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通常应在保证选择性的前提下,使其快速动作。

    • 正确
    • 错误
  28. 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是测量被保护元件的某些运行参数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 正确
    • 错误
  29. 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返回电流。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30. 电气设备过负荷时,继电保护应将过负荷设备切除。

    • 正确
    • 错误
  31.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如不能及时动作,就会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正确
    • 错误
  32. 电流变换器是( )。

    • A.一次输入电压,二次输出电压;
    • B.一次输入电流,二次输出电流;
    • C.一次输入电流,二次输出电压。
  33. 继电保护用互感器一次电压(或电流)的正方向规定为( )。

    • A.从无“*”端指向有“*”端;
    • B.任何一端指向另一端;
    • C.从有“*”端指向无“*”端。
  34. 零序分量滤过器的作用是( )。

    • A.获取零序分量;
    • B.消除零序分量;
    • C.获取正、负分量。
  35. 在本线路上()有死区。

    • A.过电流保护
    • 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 C.过负荷保护
    • D.电流速断保护
  36. 继电保护装置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有电力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等。

    • A.差动保护
    • B.母线保护
    • C.后备保护
    • D.主保护
  37. 互感器二次侧应有安全可靠的接地,其作用是( )。

    • A.便于测量时形成回路;
    • B.以防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绝缘破坏时,高电压对二次设备及人身的危害;
    • C.泄漏雷电流。
  38. ()的特点是能够使读图者对整个二次回路的构成以及动作过程,都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

    • A.安装接线图
    • B.屏面布置图
    • C.归总式原理图
    • D.展开式原理图
  39. 电力线路电流速断保护是按躲过本线路( )来整定计算。

    • A.首端两相最小短路电流;
    • B.首端三相最大短路电流;
    • C.末端两相最小短路电流;.
    • D.末端三相最大短路电流;
  40. 下列()表示时间继电器。

    • A.KA
    • B.KS
    • C.KT
    • D.KM
  41. 继电保护的()是指继电保护对其保护范围内故障的反应能力。

    • A.可靠性
    • B.选择性
    • C.速动性
    • D.灵敏性
  42. 在()中,各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分开,分别画在它们各自所属的回路中,并且属于同一个继电器或元件的所有部件都注明同样的符号。

    • A.原理图
    • B.展开图
    • C.安装图
    • D.一次图
  43. 对于过电流保护,计算保护灵敏系数时,应用( )。

    • A.三相短路;
    • B.两相短路;
    • C.三相或两相短路都可以。
  44. 对于反应故障时参数减小而动作的继电保护,计算灵敏系数时应用( )。

    • A.故障参数的最大计算值;
    • B.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
    • C.两者都可以。
  45. 对于反应故障时参数增大而动作的继电保护,计算继电保护灵敏系数时,应用( )。

    • A.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
    • B.保护区首端金属性短路;
    • C.保护区内任何一点金属性短路。
  46. 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Klm要求( )。

    • A.Klm<1;
    • B.Klm=1;
    • C.Klm>1。
  47. 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两套保护的作用是( )。

    • A.主保护;
    • B.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后备保护;
    • C.后备保护。
  48. 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 A.单相接地;
    • B.两相短路;
    • C.三相短路。
  49. 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依次是( )。

    • 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 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
    • 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50. 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 )。

    • A.电孤使故障设备损坏;
    • 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
    • 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