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配电线路工技师技能业务水平鉴定考核题及答案(1)
-
三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或屏蔽层必须在线路两终端直接接地,如在线路中有中间接头者,应在中间接头处另加设接地
- 正确
- 错误
-
为防止导线因振动而受损,通常在线夹处或导线固定处加上一段同样规格的铝导线作辅线,可减轻固定点附近导线在振动时受到弯曲应力
- 正确
- 错误
-
端子排接线图是表示端子排内各端子与内外设备之间导线连接关系的图。
- 正确
- 错误
-
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过程中,斗臂车的发动机不得熄火,工作负责人应通过泄漏电流监测警报仪实时监测泄漏电流是否小于规定值
- 正确
- 错误
-
在配电线路中用符号“J”表示线路耐张杆塔。
- 正确
- 错误
-
架空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铝包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
- 正确
- 错误
-
负荷率是最小负荷和最大负荷之比
- 正确
- 错误
-
使用“打包向导”功能打包后的幻灯片可以在没有PowerPoint的计算机上放映。
- 正确
- 错误
-
绝缘子表面涂"RTV(室温硫化硅橡胶)"涂料是预防污闪的辅助措施,在污秽严重地段可个别采用
- 正确
- 错误
-
在吊放变压器工作中应设专人指挥和监护,吊臂和变压器距跌落熔断器及以上带电部位保持2m以上安全距离.
- 正确
- 错误
-
架空绝缘导线可视为绝缘设备,作业人员可以直接接触或接近。
- 正确
- 错误
-
两台变压器并列操作时,应先操作一次高压侧,待运行和检查无误后再操作二次低压侧,解列停电时操作相反。
- 正确
- 错误
-
配电线路采用绝缘手套作业法带电作业时,作业前需对人体可能触及范围内的带电体和接地体进行绝缘遮蔽,但架空绝缘导线有良好绝缘性能,可以不遮蔽
- 正确
- 错误
-
单芯电缆用的夹具不得形成磁闭合回路
- 正确
- 错误
-
电缆线路两端均与架空线相连,应至少在其一端装设避雷器
- 正确
- 错误
-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导线架设时宜采用网套牵引绝缘线。
- 正确
- 错误
-
有载调压变压器与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其分接电压应尽量靠近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位置
- 正确
- 错误
-
排管中的工井净高应根据接头数量和接头之间净距离不小于100mm设计,且净高不宜小于1.9m
- 正确
- 错误
-
在线路停电时进行工作,工作负责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
- 正确
- 错误
-
10kV运行线路三相导线弛度应力求一致,弛度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50mm
- 正确
- 错误
-
组织事故抢修工作的内容一般有( )。
- A.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并做好记录
- B.确定事故抢修方案,组织抢修人员、材料及工具
- C.开具电力线路事故应急抢修单,做好现场安全措施
- D.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
- E.正确安全地进行事故的抢修工作
- F.抢修工作完成后检查接地线,杆上有无人员及遗留物
- G.收工汇报,恢复供电.
-
绝缘杆作业法(间接作业)断引流线时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 )。
- A.严禁带负荷断引流线
- B.作业时,作业人员对相邻带电体的间隙距离不得小于0.4m,作业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不得小于0.7m
- C.作业人员应通过绝缘操作杆对人体可能触及的区域的所有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
- D.斗臂车回转机构回转时,作业斗外绝缘的线速度不应大于1m/s
- E.断引流线应首先从边相开始,一相作业完成后,应迅速对其进行绝缘遮蔽,然后再对另一相开展作业
- F.视情停用线路重合闸
- G.停用重合闸按规定执行
- H.作业时应穿戴齐备安全防护用具
-
在电缆线路工程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和技术文件是( )。
- A.电缆线路路径的协议文件和设计变更的证明文件和竣工验收资料
- B.直埋电缆线路的敷设位置图比例宜为1:500,地下管线密集的地段不应小于1:1000。平行敷设的电缆线路宜合用一张图纸,图上必须标明各线路的相对位置,并有标明地下管线的剖面图
- C.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技术数据等技术文件
- D.电缆线路原始记录:1)电缆的型号、规格及其实际敷设总长度及分段长度,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型式及安装日期;2)电缆终端和接头中填充的绝缘材料名称、型号
- E.电缆线路的施工记录:1)隐蔽工程隐蔽前检查记录或签证;2)电缆敷设记录;3)质量检验及评定记录
- F.调整记录、试验记录及交接记录。
-
工作班成员的安全责任是( )。
- A.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安全措施、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履行确认手续
- B.工作前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代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己知晓
- C.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 D.相互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执行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
- E.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
-
电力生产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是( )。
- A.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 B.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 C.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考试成绩以70分为合格
- D.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 E.还应学会消防知识
-
低压绝缘接户线与建筑物有关部分的最小距离是( )。
- A.与接户线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3m
- B.与接户线上方阳台或衡户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8m
- C.与墙壁、构架的距离不小于0.5m
- D.与墙壁、构架的距离不小于 0.05m
- E.与阳台或窗户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75m
- F.与阳台或窗户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8m
-
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责任是( )。
- A.审查工作可行性
- B.线路停、送电和许可工作的命令是否正确
- C.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
- D.许可的接地等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 E.审查工作必要性
-
安全工器具使用前的外观检查的内容是( )。
- A.绝缘部分有无裂纹、老化、绝缘层脱落、严重伤痕
- B.金属部分有无裂纹、严重伤痕
- C.应进行绝缘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D.对其绝缘部分的外观有疑问时应进行绝缘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E.固定连接部分有无松动、锈蚀、断裂等现象
-
在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人员密集的重要建筑物内和企业主体车间的无油化配电装置中,应选用( )
- A.全密封电力变压器
- B.干式电力变压器
- C.组合式电力变压器
- D.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
红外测温诊断技术有哪几种诊断方法( )。
- A.表面温差判断法
- B.相对温差判断法
- C.表面温度判断法
- D.同类比较法
- E.热谱图分析法
- F.档案比较法
- G.档案分析法
-
如图所示,分析一档导线最低点的应力与档中导线各点应力的关系,一个耐张段各档距导线最低点应力的关系又如何( )。
- A.取一段最低点O至任意一点P的一段导线进行分析
- B.设P点应力为σX,方向为P点的切线方向,导线最低点的应力为σ0,方向为水平方向;σA=σ0+σx;
- C.将σx分解为垂直方向的分量σ1和水平方向的分量σ2两个分应力,则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可知σ2=σ0,即档中各点应力的水平分量均相等,且等于导线最低点应力σ0;
- D.一个耐张段在施工紧线时,直线杆上导线置于放线滑车中,当计算滑车的摩擦力影响时,各档导线最低点的应力均相等;
- E.一个耐张段在施工紧线时,直线杆上导线置于放线滑车中,当不计滑车的摩擦力影响时,各档导线最低点的应力均相等。
-
采用倒落式人字抱杆立杆,当电杆起立到( )时,应暂停牵引,稳好四方临时拉线,起立到80°时停止牵引,调整拉线,使杆(塔)缓缓立直。
- A.30°
- B.45°
- C.60°
- D.70°
-
在电缆登杆(塔)处,凡露出地面部分的电缆应套入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加以保护露出地面的保护管总长不应小于( )
- A.0.5m
- B.1.5m
- C.2.5m
- D.3.5m
-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为( )
- A.30℃
- B.50℃
- C.70℃
- D.90℃
-
三相导线固定好后,弧垂应力求一致,施工误差不超过设计弛度( )
- A.10mm
- B.20mm
- C.30mm
- D.50mm
-
在山区,电杆位于斜坡上时,应测出铁塔各腿的地面标高,以便确定施工基面的( )。
- A.地点
- B.位置
- C.中心
- D.高度
-
通常抱杆的长度取电杆高度的( )。
- A.1/2
- B.1/3
- C.1/4
- D.1/6
-
拉开高压跌落熔断器的操作顺序:应先拉( ),再拉下风相,最后拉上风相。
- A.迎风相
- B.中间相
- C.背风相
- D.上风相
-
线路绝缘子上刷硅油或防尘剂是为了( )
- A.增加强度
- B.延长使用寿命
- C.防止绝缘子闪络
- D.防止绝缘子破裂
-
抱杆根部距离杆坑中心,一般可取电杆重心高度的( )。
- A.10%~40%
- B.20%~40%
- C.30%~40%
- D.40%~60%
-
环形断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强度不应低于C40。
- A.C10
- B.C20
- C.C30
- D.C40
-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总烃量应小于150×10-6,乙炔量应小于( ),氢气量应小于150×10-6
- A.5×10-6
- B.10×10-6
- C.20×10-6
- D.30×10-6
-
带铠装交联聚乙烯电缆及电缆头的外表最高允许温升不得超过( ),不带铠装不得超过25~35K
- A.10~20K
- B.30~40K
- C.50~60K
- D.70~80K
-
配电设备(包括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台架、低压配电室、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停电检修时,应使用( )。
- A.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 B.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 C.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
- D.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
-
对带电部件设置绝缘遮蔽用具时,按照( )的原则进行,拆除时顺序相反
- A.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大到小
- B.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大到小
- C.从近到远、从下到上、从大到小
- D.从近到远、从下到上、从小到大
-
当通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或电压降低到一定数值后,在反作用弹簧的作用下,继电器自动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识图时应首先看线圈的物理量变化,然后再看其触点的( )状态。
- A.通、断
- B.合、分
- C.断、合
- D.通、分
-
常用测量仪表的精确度等级应按下列要求选择:除谐波测量仪表外,交流回路仪表的精确度等级不应低于( )直流回路仪表不应低于1.5级
- A.2.5级
- B.2级
- C.1.5级
- D.0.5级
-
边线的纵断面测量与中线测量同时进行,仪器仍安置在中线上,只是塔尺移到横向欲测的点上,测得的距离和高差画在同距离的( )线的上方或下方,并标明是左边线或是右边线。
- A.平面
- B.横面
- C.断面
- D.纵面
-
6~10kV绝缘棒的试验周期每年一次,交流耐压为( )kV,时间为1min。
- A.11
- B.22
- C.33
- D.45
-
新配电变压器在安装前应使用( )绝缘电阻表(摇表),摇测绝缘电阻,测试方法正确。
- A.100V
- B.250V
- C.1000V
- D.250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