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化工总控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专业知识新编试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1.5级仪表的测量范围为(20~100度),那么它的量程为80度。

    • 正确
    • 错误
  2. 仪表的灵敏度就是仪表的灵敏限。

    • 正确
    • 错误
  3.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仪表的基本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 正确
    • 错误
  4. 调节阀的最小可控流量与其泄漏量不是一回事。

    • 正确
    • 错误
  5. 控制系统时间常数越小,被控变量响应速度越快,则可提高调节系统的稳定性。

    • 正确
    • 错误
  6. 调节阀气开、气关作用形式选择原则是一旦信号中断,调节阀的状态能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正确
    • 错误
  7. 热电偶一般用来测量500℃以上的中高温。

    • 正确
    • 错误
  8. 对纯滞后大的被控对象,可引入微分控制作用来提高控制质量。

    • 正确
    • 错误
  9. 检测与控制仪表有检测仪表、显示仪表、调节(控制)仪表和和执行器四大类。

    • 正确
    • 错误
  10. 按仪表信号的形式可分为模拟仪表、数字仪表和智能仪表。

    • 正确
    • 错误
  11. 电磁流量计不能测量气体介质的流量。

    • 正确
    • 错误
  12. 按仪表组合形式可分为基地式仪表、单元组合仪表和综合控制装置。

    • 正确
    • 错误
  13. 按仪表安装方式可分为现场仪表、单元仪表和数字仪表。

    • 正确
    • 错误
  14. 按仪表安装方式可分为现场仪表、盘装仪表和架装仪表。

    • 正确
    • 错误
  15. 自动化仪表按能源分为气动仪表、电动仪表和液动仪表。

    • 正确
    • 错误
  16. 热电偶通常都由电阻体,绝缘端子,保护管,接线盒四部分组成。

    • 正确
    • 错误
  17. 变压器温度的测量主要是通过对其油温的测量来实现的。如果发现油温较平时相同负载和相同条件下高出10℃时,应考虑变压器内发生了故障。

    • 正确
    • 错误
  18. 热继电器是防止电路短路的保护电器。

    • 正确
    • 错误
  19. 在控制系统中,最终完成控制功能是执行器。因此执行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 正确
    • 错误
  20. 在电机的控制电路中,当电流过大时,熔断器和热继电器都能够切断电源从而起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因此熔断器和热继电器完成的是一样的功能。

    • 正确
    • 错误
  21.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动作,常用来作为电动机的短路保护。

    • 正确
    • 错误
  22. 采用接触器自锁的控制线路,自动具有欠压保护作用。

    • 正确
    • 错误
  23. 利用硅钢片制成铁心,只是为了减小磁阻,而与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无关。

    • 正确
    • 错误
  24. 变压器比异步电动机效率高的原因是由于它的损耗只有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 正确
    • 错误
  25.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路不能断开,铁心和二次绕组均应接地。

    • 正确
    • 错误
  26. 将等物质的量的S02.H2S于常温下在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容器内是原压强的( )。

    • A.1/2
    • B.1/4
    • C.<1/4
    • D.>1/4
  27. H2.N2.O2三种理想气体分别盛于三个容器中,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关系是( )。

    • A.PH2=PN2=PO2
    • B.PH2>PN2>PO2
    • C.PH2
  28. 对可逆反应来说,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间的关系为( )。

    • A.相等
    • B.二者正、负号相反
    • C.二者之和为l
    • D.二者之积为1
  29. 丁苯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主要用于制造轮胎,是目前产量最大的合成橡胶,它是1,3-丁二烯与( )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

    • A.苯
    • B.苯乙烯
    • C.苯乙炔
    • D.甲苯
  30. RNH2+RX—R2NH的反应称为( )。

    • A.烷基化反应
    • B.酰基化反应
    • C.重氮化反应
    • D.酯化反应
  31. 苯硝化时硝化剂应是( )。

    • A.稀硝酸
    • B.浓硝酸
    • C.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
    • D.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
  32. 从氨的结构可知,氨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可发生中和反应
    • B.可发生取代反应
    • C.可发生氧化反应
    • D.可发生加成反应
  33. 下列物质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是( )。

    • A.苯酚溶液
    • B.苯乙烯
    • C.碘化钾溶液
    • D.甲苯
  34. 甲醛、乙醛、丙酮三种化合物可用( )一步区分开。

    • A.NaHS04试剂
    • B.席夫试剂(Schiff's)
    • C.托伦试剂(Tollen)
    • D.费林试剂(Fehing)
  35.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由于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称为( )。

    • A.构造异构
    • B.构象异构
    • C.顺反异构
    • D.对映异构
  36.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只用溴水可鉴别的是( )。

    • A.丙烯、丙烷、环丙烷
    • B.苯胺、苯、苯酚
    • C.乙烷、乙烯、乙炔
    • D.乙烯、苯、苯酚
  37. 汽油中有少量烯烃杂质,在实验室中使用最简便的提纯方法是( )。

    • A.催化加氢
    • B.加入浓H2S04洗涤,再使其分离
    • C.加入HBr使烯烃与其反应
    • D.加入水洗涤,再分离
  38. 下列物质中,在不同条件下能分别发生氧化、消去、酯化反应的是( )。

    • A.乙醇
    • B.乙醛
    • C.乙酸
    • D.苯甲酸
  39. 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02=C02+2H20;C3H8+502=3C02+4H20现有一套以天然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 C.减小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 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40. 聚丙烯腈主要用作( )。

    • A.塑料
    • B.合成纤维
    • C.合成橡胶
    • D.天然橡胶
  41. 下列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A.油脂的皂化反应
    • B.乙烯在硫酸作用下与水反应
    • C.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反应
    • D.乙酸乙酯在硫酸溶液里反应
  42. 利用下列方法能制备乙醇的是( )。

    • A.乙烯通入水中
    • B.溴乙烷与水混合加热
    • C.淀粉在稀酸下水解
    • D.乙醛蒸气和氢气通过热的镍丝
  43. 下列化合物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 A.对苯甲醛
    • B.对甲苯酚
    • C.对甲苯甲醇
    • D.对甲苯甲酸
  44. 在铁的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使溴的颜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属于( )。

    • A.取代反应
    • B.加成反应
    • C.氧化反应
    • D.萃取反应
  45. 对烯烃结构特点的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 A.所有的碳一碳键均能任意角度旋转
    • B.碳一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 C.在化合物中至少有一个碳一碳双键
    • D.烯烃类化合物不如烷烃类化合物稳定
  46. 下列反应中( )是水解反应。

    • A.烯烃与水反应
    • B.在酸存在下腈与水反应
    • C.甲醛与水反应
    • D.炔烃与水反应
  47. 在举出的化学性质中( ) 不属于羧酸的化学性质。

    • A.能使黄色的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 B.羧酸盐与碱石灰共热出甲烷气体
    • C.羧酸加热脱水生成酸酐
    • D.羧酸加热除去水分,使羧酸的质量分数得到提高
  48. 芳烃C9Hio的同分异构体有( )。

    • A.3种
    • B.6种
    • C.7种
    • D.8种
  49. (CH3CH2)3CH所含的伯、仲、叔碳原子的个数比是( )。

    • A.3: 3: 1
    • B.3: 2: 3
    • C.6: 4: 1
    • D.9: 6; 1
  50. 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种。下面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的几种说法: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