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分级题库(技师)考试题(1)
-
确定培训内容是培训准备工作的第一步。
- 正确
- 错误
-
烟叶在生理成熟结束时,已完成干物质积累过程,达到了最大生物学产量并开始出现某些成熟特征。
- 正确
- 错误
-
严格执行烟叶收购计划,可以有效控制烟叶种植面积,限制盲目扩大烟叶生产,是加强烟叶生产宏观控制的有效途径。
- 正确
- 错误
-
烤房的高度是由挂烟棚数和棚距(包括底棚距、棚间距和顶棚距)决定的,综合考虑棚次之间的温差异和空间利用率等方面的实测结果,以3—4个棚次为好,棚间距一般70cm一75cm,底栅距180cm~0cm。
- 正确
- 错误
-
我们平常所说的卷烟的“风格”是指卷烟的香气特征、烟气浓度和劲头大小。
- 正确
- 错误
-
论文答辩就是宣读论文。
- 正确
- 错误
-
评吸员分为初级评吸员、优选评吸员和专家三类。
- 正确
- 错误
-
只有加强烟叶收购管理,才能保证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 正确
- 错误
-
发生烟草菌核病的烟株,在发病后期,病株的蒴果和茎杆内部可见由菌丝形成的白色鼠粪状的菌核,直径为1-3mm。
- 正确
- 错误
-
使用时生石灰时可以直接装入木箱等容器内,紧靠烟垛放置,以使生石灰快速高效吸收水分。
- 正确
- 错误
-
一般论文评分标准是:撰写论文的成绩占45%、论文答辩的成绩占42%、其他占13%。
- 正确
- 错误
-
一般技术工人实践经验丰富,撰写论文时不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 正确
- 错误
-
烟叶收购管理系统(YYSG)对系统硬件的最低配置要求是奔腾111/200M、64M内存、2GB硬盘,显示器800*600分辨率,外接端口两串口一并口以上配置。
- 正确
- 错误
-
香料烟调制凋萎变黄阶段,此阶段烟叶置于晾房内或晒棚内,使其自然变黄:要求温度30~35℃,相对湿度60%~70%较为适宜。
- 正确
- 错误
-
在试验中除了为达到试验目的而设置的不同处理外,不允许任何其它方面人为差异的存在。
- 正确
- 错误
-
在基层站点实现了烟叶微收购后,各地省公司、分公司、县公司为了实现县级公司以上的报表自动汇总、合并,很多地方自行组织开发了以收购、调拨报表逐级汇总为目的、单机环境的报表合并系统。
- 正确
- 错误
-
烟草破烂叶斑病通常在大田后期的下部叶片上出现。病斑表面常有深褐色圆形小斑点;病斑组织象纸一样薄、易破碎;有时病斑的深褐边缘区具有轮纹。
- 正确
- 错误
-
形成蒸片的基本原因是叶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度,水分含量高、干物质少、营养差的烟叶。
- 正确
- 错误
-
在下列烤烟颜色档次中,( )色被认为是质量较好的烟叶。
- A.橘黄
- B.红棕
- C.柠檬黄
- D.杂色
-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生产上使用的烤房归纳为气流上升式烤房和气流下降式烤房两种,没有其气流移动形式烤房;发达国家使用较多的是密集烤房。
- 正确
- 错误
-
身份与烟叶外观质量和在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讲,( )。
- A.身份厚的烟叶颜色深,而且比薄的烟叶氮类化合物含量高
- B.身份厚的烟叶颜色深,而且比薄的烟叶氮类化合物含量低
- C.身份薄的烟叶颜色浅,而且比薄的烟叶氮类化合物含量低
- D.身份中等的烟叶颜色深,而且氮类化合物含量高,质量好
-
答辩时集中注意力的含义是( )。
- A.听清问题后再作回答
- B.弄懂题意后再作回答
- C.集中注意力。
- D.揣摩考评员的态度。
-
按烟支长度的不同,一般可把卷烟分为( )。
- A.细支卷烟
- B.普通卷烟
- C.长支卷烟
- D.超长卷烟
-
蜂窝煤炉调节火力主要是控制( )来进行调节的。
- A.火炉门的面积
- B.烟窗火闸的开关程度
- C.烤房门面积
- D.风门面积
-
在烟叶仓库中使用去湿机去湿时要求的环境条件是:( )。
- A.库内温度在10℃~15℃
- B.库内温度在15℃~30℃
- C.相对湿度超过55%
- D.相对湿度超过70%
-
下列不属于残伤组织的是( )。
- A.枯糟斑块
- B.局部挂灰;
- C.受蚜虫危害
- D.青痕较多;
-
烟站应采取多种形式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重点是( )。
- A.烟叶生产技术
- B.烟叶分级技术
- C.烟叶扎把技术
- D.烟叶调制技术
-
不同成熟度的烤烟烟叶的物理性状不同,自( )烟叶的弹性、韧性增加,燃烧性提高。
- A.欠熟到成熟
- B.欠熟到尚熟
- C.成熟到完熟
- D.成熟至欠熟
-
应用反馈是指在培训后,学员到工作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其受训作用进行考查的一种方式,它包括对( )的调查了解,以此来改进培训工作。
- A.学员同事
- B.企业
- C.学员主管领导
- D.学员
-
烟株缺镁,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表现为( )。
- A.烟叶糖分、淀粉减少
- B.有机酸增加
- C.内在成分失衡
- D.叶片厚,颜色浅
-
烟叶烘烤过程中,将整个失水过程区分为几个档次,( )时表现烟叶失水40%一50%左右,叶尖和叶缘出现一条干燥带,叶尖变干5厘米左右向上勾起,叶缘明显向正面卷缩,由于叶片大部分仍然较软。
- A.软打筒
- B.主脉变软
- C.勾尖卷边
- D.软卷筒
-
烟叶含氯量高,对烤烟品质明显不利,具体表现为( )。
- A.降低烟叶的燃烧性
- B.干扰碳水化合物代谢,使叶内积累淀粉多,叶肥厚而脆,叶缘向上卷起、不平展
- C.烤后叶面呈光滑的外表,呈暗淡、呈泥土色而且色彩不均匀
- D.吸湿性大,存放时颜色变深,并产生不良的气味
-
当试验地为缓坡地时,小区的长边应与缓坡倾斜的方向( )。
- A.垂直
- B.重合
- C.交叉
- D.平行
-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有( )。
- A.动物的残体
- B.植物的残体
- C.微生物的残体
- D.施入的有机肥料
-
通过( )可以检验所有受训者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激励受训者努力学习的一种手段,。
- A.培训
- B.提问
- C.布置作业
- D.考试或考核
-
蜂窝煤炉调节火力主要是控制( )来进行调节的,升温时适当开大,控温时适当关小。调节火闸对这种火炉至关重要,是烧火技术关键之一。
- A.风门面积和烟囱火闸的开关程度
- B.烤房门面积
- C.火炉门面积
- D.以上都不是
-
打叶复烤成品检验是对生产成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验,以反映生产全过程的( ),根据出现的问题,核查和调整有关环节的工艺和设备技术条件,。
- A.状况
- B.温度
- C.含水率
- D.品质
-
烟碱在醇化后一般都有所( )。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以上都有可能
-
( )培训是最基本的培训方式。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考试考核阶段。
- A.案例教学
- B.角色扮演
- C.头脑风暴
- D.课堂培训
-
烟叶储存方法规定原烟常规储存不超过( )个月。
- A.0.1
- B.0.6
- C.0.12
- D.10~24
-
海晟烟叶收购POS机同主机联接线最长达( )米。
- A.0.5
- B.0.25
- C.0.1
- D.0.2
-
目前,烟叶( )的矛盾不是数量,主要是烟叶质量、等级结构与需求的矛盾。
- A.产销
- B.生产
- C.质量
- D.运输
-
日照与烟叶等级质量有密切关系,日照过短,( ),。
- A.烟叶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低,叶片薄,难以成熟;
- B.会使烟叶组织粗糙,叶片变厚,
- C.过于早花,产量低,叶片薄
- D.贪青晚熟,叶片变厚,降低烟叶外观质量
-
烟草低头黑病菌侵染茎部时,在茎的一侧先形成( )的圆形或椭圆形小黑点,逐渐向上、向下扩展,条斑下陷、黑色,顶芽随之向有病的一侧弯曲,最后全株变黑枯死。
- A.0.1~0.3mm
- B.0.2~0.3mm
- C.0.1~0.3cm
- D.0.2~0.3cm
-
论文的类型很多,如果按学科层次区分,有( )和应用性论文。
- A.学术性
- B.综合性沦文
- C.理论性
- D.专题性
-
草间小黑蛛的雄蛛触肢膝节末端下方有一三角形突片,腹部为长卵圆形,黑褐色,密生细毛,背面中央有( )个红棕色凹斑,背中线的两侧有时可见灰色斑纹。
- A.0.3
- B.0.4
- C.0.5
- D.0.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部位烟叶厚度变化规律是,随烟叶颜色(基本色)加深,叶片厚度减小
- B.同一部位烟叶厚度变化规律是,随烟叶颜色(基本色)加深,叶片厚度增大
- C.同一颜色烟叶叶片厚度变化规律是:随烟叶部位升高叶片厚度减小
- D.身份厚的烟叶颜色深,而且比薄的烟叶氮类化合物含量低
-
咸味受温度影响,温度高时咸味强度( )。
- A.增浓
- B.增重
- C.增强
- D.减弱
-
( )是最基本的培训方式。
- A.远程教育
- B.广播电视大学
- C.课堂培训
- D.网络教育
-
烟叶在生长过程中,叶绿素是重要的基础物质,在( )之前,叶绿素的含量最高,随着烟叶成熟度的加大,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减少。
- A.旺盛生长
- B.生理成熟
- C.工艺成熟
- D.完熟
-
不同素质的烟叶变黄特点不同,( )的烟叶叶尖部先变黄,而后叶缘变黄,再向叶内、叶基部发展,最后是叶脉变黄。
- A.脚叶
- B.下二棚叶
- C.中部叶
- D.顶叶
-
典型的白肋烟叶烟气浓香、吃味醇和、( )或具有坚果与花生壳香,还有微量的木质或鱼腥味。
- A.劲头足,杂气轻,具有可可、巧克力香
- B.劲头小,杂气轻,具有可可、巧克力香
- C.劲头足,杂气轻,具有花香
- D.劲头小,杂气大,具有可可、巧克力香
-
劲头主要源于烟草中的( )。
- A.糖分
- B.烟碱(尼古丁)
- C.钾盐
- D.有机酸
-
箱内密度偏差检验是采用密度( )取样板(矩形)定位取样的。
- A.6点法
- B.7点法
- C.8点法
- D.9点法
-
使用时氯化钙吸湿时,可以把氯化钙装入( )容器内使用。
- A.木箱
- B.纸箱
- C.竹筛
- D.铁桶
-
培训计划的内容包括确定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时间、( )、确定受训人员,选择培训教师、费用的核定与控控制等。
- A.确定培训地点
- B.确定培训目标
- C.确认培训方式
- D.确定培训学时
-
技术工人参加的论文答辩有3个特点:不平等性、答辩双方均需要做好准备和答辩的方式是以“( ),辩论为辅”。
- A.问答为主
- B.提问为主
- C.回答为主
- D.宣读为主
-
合理的营养水平是烟叶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水平低下,烟叶必然发育不全、生长不良。发育不全的烟叶往往难以达到真正的成熟,表现为( )。
- A.假熟
- B.贪青晚熟
- C.正常落黄
- D.白黄
-
烟叶收购管理系统(YYSG)对系统硬件的最低配置要求是奔腾Ill/2OOM、64H内存、( )G8硬盘,显示器800*600分辨率,两串口一并口以上配置。
- A.0.2
- B.0.1
- C.0.2
- D.0.4
-
一般情况下,库房内( )m2设一副干湿球温度表。
- A.0.1
- B.0.2
- C.0.5
- D.0.1
-
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处于密闭状态,烤房内部气流( )。
- A.周而复始地外循环运动
- B.一条是封闭式的内循环,另一条是开放式的排湿
- C.以开放式的排湿为主,部分是封闭式的内循环
- D.周而复始的内循环运动
-
试验方案就是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所拟定的进行比较的一组( )的总称。
- A.试验计划
- B.试验设计
- C.试验因素
- D.试验处理
-
晒架是提供( )晒制的设备。烟叶在变黄凋萎后,在晒架上暴露于太阳光下进行晒制,一直到定色干筋为止。
- A.烤烟
- B.白肋烟
- C.香料烟
- D.马利兰烟
-
样烟含水率愈小,则烟味( )。
- A.愈清淡
- B.刺激性愈大
- C.刺激性愈小
- D.劲头小
-
不属于烟草专卖执法机关的有( )。
- A.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 B.海关
- C.工商部门
- D.技术监督部门
-
进行工艺试验时,影响样烟烟气特效果的工艺指标有( )。
- A.烟支密度
- B.烟支长度
- C.烟支粗细
- D.以上都是
-
白助烟中下部浅红黄的烟叶,身份与化学成分的关系是,身份由稍薄至稍厚,( )。
- A.烟碱、总氮有所增
- B.烟碱有所减少
- C.蛋白质含量有所减少
- D.总氮有所减少
-
块石灰吸湿力强,吸湿率为( )%。
- A.5%~20%
- B.25%~30%
- C.35%~40%
- D.45%~50%
-
一般情况下( )土壤易缺钼,而且施硫降低对钼的吸收。
- A.强碱性
- B.碱性
- C.中性
- D.酸性
-
用于感官评吸的评价认识性样品分为( )。
- A.单料烟和成品烟
- B.滤嘴烟和无嘴烟
- C.单料烟和无嘴烟
- D.无嘴烟和成品烟
-
一般论文评分标准是:撰写论文的成绩占42%、论文答辩的成绩占( )。
- A.0.45%
- B.0.40%
- C.0.35%
- D.0.58%
-
烤烟在醇化过程中,氨基酸均呈( )的趋势。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以上都有可能
-
烤红烟是在烘烤过程中( )的条件下形成的,。
- A.干筋期不适当的高温、高湿
- B.定色期炕内温度过高
- C.定色后期特别是干筋期,烤房内湿球温度超过40℃
- D.湿球温度的掌握和排湿速度的控制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