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烟叶分级技师考试题(1)
-
在烘烤过程中,判断变黄程度时,对于通向变变黄的烟叶,按( )估计。
- A.变黄的面积
- B.颜色褪绿或呈现黄色的程度
- C.前期以叶面为主,后期以叶背为主
- D.前期以叶背为主,后期以叶面为主
-
不同素质的烟叶变黄特点是不同,( )变黄特点是首先由叶基部(叶片后半部)或叶片在田间时被遮蔽的部分开始变黄,而后向叶尖部发展( )。
- A.脚叶
- B.中部叶
- C.徒长叶
- D.顶叶
-
在烘烤过程中,判断变黄程度时,对于点片变黄的烟叶,按( )估计。
- A.变黄的面积
- B.颜色褪绿或呈现黄色的程度
- C.前期以叶面为主,后期以叶背为主
- D.前期以叶背为主,后期以叶面为主
-
不同素质的烟叶变黄特点不同,( )变黄特点是由叶尖开始,再向叶边缘和主脉两侧发展,但一般是叶正面变黄速度比叶背面要快。
- A.脚叶
- B.中部叶
- C.徒长叶
- D.顶叶
-
不同素质的烟叶变黄特点是不同,( )的烟叶叶尖部先变黄,而后叶缘变黄,再向叶内、叶基部发展,最后是叶脉变黄。
- A.脚叶
- B.下二棚叶
- C.上二棚
- D.徒长叶
-
不同素质的烟叶变黄特点不同,( )变黄往往是整个叶同时进行,由叶尖开始变黄的特征不太明显,所以称”通身变黄” 。
- A.脚叶
- B.中部叶
- C.上二棚
- D.顶叶
-
成熟度与烟叶经济性状有密切关系,作为构成烟叶产量的单叶重,随着烟叶发育而逐渐增加,在( )产量最高。
- A.旺盛生长
- B.生理成熟
- C.工艺成熟
- D.完熟
-
烤烟随着成熟度的提高,香气物质的总含量( )。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前期减少,后期增加
-
烟叶在生长过程中,叶绿素是重要的基础物质在( )之前,叶绿素含量最高、随着烟叶成熟度的加大,叶绿素的含量逐渐减少。
- A.旺盛生长
- B.生理成熟
- C.工艺成熟
- D.完熟
-
从不熟到成熟,随成熟度的增加,烟叶色泽( )。
- A.加深
- B.变浅
- C.变青
- D.没有规律的变化
-
烤烟中的a-氨基酸含量随成熟度提高而减少,至( )达最低点,之后又急剧增加。
- A.旺盛生长期
- B.生理成熟期
- C.工艺成熟期
- D.完熟期
-
烟叶在开始成熟时,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强,淀粉积累速度快,随着成熟度增加,合成速度减慢,至( )时淀粉积累量达最高值,以后则以分解为主,当淀粉降解一定程度即达工艺成熟期。
- A.旺盛生长期
- B.生理成熟期
- C.工艺成熟期
- D.完熟期
-
田间成熟度与烤后烟叶内在质量密切相关,随着田间成熟度的增加,烤后烟叶香气质提高,香气量增加,吃味变醇和,刺激性小,劲头加强,燃烧性增加、到( )时评吸指标均达到最高。
- A.生理成熟
- B.工艺成熟
- C.未熟
- D.过熟
-
烤烟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在( )。
- A.幼叶生长期达到最高值,幼叶生长后下降明显
- B.生理成熟前达到最高值,生理成熟后下降明显
- C.旺盛生长期达到最高值,旺盛生长后下降明显
- D.工艺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工艺成熟后下降明显
-
从不熟到成熟,烟叶油分逐渐呈上升趋势,但从成熟→完熟→过熟,其油分( )。
- A.呈下降趋势
- B.呈上升趋势
- C.不发生变化
- D.没有规律的变化
-
完熟叶的油分( ),香气、吃味较好,内在质量较佳。
- A.较少
- B.较多
- C.最多
- D.最少
-
就烤烟而言,身份以( )为好,成熟度良好的桔黄烟最容易形成中等的身份。
- A.稍薄
- B.中等
- C.稍厚
- D.厚
-
在烟叶生长发育达定型之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其身份( )。
- A.逐渐变薄
- B.逐渐变厚
- C.没有变化
- D.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不同
-
成熟度与( )密切相关,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细胞逐渐纵向拉长,横向拉开,气孔开张,整个叶组织呈现出疏松多孔状态。
- A.叶片结构
- B.身份
- C.油分
- D.色度
-
完熟烟叶一般是营养充分、发育良好的上部烟叶的一个成熟档次,这类烟叶( )。
- A.外观质量性有关方面最好
- B.主色调为绿色
- C.常出现较多的”老年斑”
- D.油分较多
-
工艺成熟烟叶是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在物质的生理生化转化,达到了( )。
- A.最高的含氮量
- B.最大产量
- C.最高的成熟度
- D.卷烟原料所要求的可加工性和可利用性,烟叶质量达最佳状态
-
成熟度与叶片结构密切相关,( )烟叶细胞排列紧密,茸毛稠密,气孔较小,整个组织呈紧密状态,易形成光滑烟。
- A.未熟
- B.生理成熟
- C.工艺成熟
- D.完熟
-
生理成熟烟叶已完成干物质积累过程,达到了( )并开始出现某些成熟特征。
- A.最好的鲜烟质量
- B.内含物质最协调
- C.烟叶充分落黄
- D.最大生物学产量
-
生理成熟烟叶( )
- A.主色调为绿色或浅绿色
- B.主色调为浓绿色
- C.主色调为黄色
- D.物质有待进一步积累
-
在正常施肥条件下,烟株打顶后首先促进了根系发育,若不打顶,放顶开花,叶内营养物质大量用于生殖生长,烟叶( )。
- A.推迟成熟期
- B.表现为假熟
- C.真正成熟
- D.提早成熟期
-
土壤质地影响烟叶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也影响烟叶的成熟过程、通常情况下,在质地粘重的土壤上生产的烟叶( )。
- A.组织结构紧密,成熟迟缓
- B.成熟较快,耐熟性差,适熟期较短
- C.组织结构疏松,成熟迟缓
- D.易落黄
-
打顶促进了烟株根系发育,提高根系吸收和合成功能,有利于烟叶成熟,若打顶过重留叶过少,烟叶( )。
- A.推迟成熟期
- B.表现为假熟
- C.真正成熟
- D.提早成熟期
-
叶生长发育过程中,工艺成熟期的主要特点是( )。
- A.叶组织细胞旺盛分裂,细胞数目迅速增加
- B.烟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 C.叶内干物质积累最多
- D.叶内物质达到协调
-
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成熟期的主要特点是( )。
- A.烟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 B.叶内干物质积累最多
- C.叶内物质达到协调
- D.叶组织细胞旺盛分裂,细胞数目迅速增加
-
合理的营养水平是烟叶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水平低下,烟叶必然发育不全,生长不良、发育不全的烟叶往往难以达到真正的成熟,表现为( )。
- A.假热
- B.贪青晚熟
- C.正常落黄
- D.白黄
-
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旺盛生长期的主要特点是是( ),到本期结束时,叶面积达到最终值的70%,叶体积达最终值的80%,叶重达最终值的65%。
- A.叶组织细胞旺盛分裂,细胞数目迅速增加
- B.烟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 C.叶内干物质积累最多
- D.叶内物质达到协调
-
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幼叶出现后10-15天之内称为幼叶生长期,此期的特点是( )。
- A.叶组织细胞旺盛分裂,细胞数目迅速增加
- B.烟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 C.叶内干物质积累最多
- D.叶内物质达到协调
-
适时打顶,合理留叶对烟叶的正常成熟是必要的。若打顶过重,留叶过少,烟叶往往( )。若不打顶,则叶片内含物不充实,( )。
- A.推迟成熟期 但也能成熟
- B.推迟成熟期 不能真正成熟
- C.适时成熟 不能真正成熟
- D.适时成熟 仍能真正成熟
-
适时打顶,合理留叶对烟叶的正常成熟是必要的。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通常单株留叶数( )片较好。
- A.18~20
- B.18~22
- C.20~24
- D.22~24
-
烟叶必须有适宜的群体密度才能保证通风透光和烟叶正常成熟,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种植密度一般为( )株/亩。
- A.9OO~1100
- B.1050~1200
- C.11OO~1300
- D.11OO~1500
-
( )烟叶绿色组织光合作用很强,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大部分为生命活动所消耗,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叶组织中积累。
- A.幼叶生长期
- B.旺盛生长期
- C.工艺成熟期
- D.衰老期
-
营养水平低下,烟叶必然发育不全、生长不良。发育不全的烟叶往往难以达到真正的成熟,只能表现为( )。
- A.假熟
- B.未熟
- C.尚熟
- D.欠熟
-
烟草根结线虫病田间调查时,一般在收获后进行拔根调查,采取5点取样,每点( )株,并根据根结数量分级调查记载,必要时采集线虫病根际土壤标本进行种和生理小种鉴定。
- A.30
- B.40
- C.50
- D.60
-
烟蚜的测报调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春季越冬寄主调查,田间种群数量系统调查和( )调查。
- A.无翅蚜
- B.有翅蚜
- C.僵蚜
- D.卵生蚜
-
青虫幼虫的田间调查时,一般是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20株,共调查100株,每( )天调查一次即可。
- A.5
- B.10
- C.15
- D.20
-
在烟草青枯病年度发生情况调查时,于发病盛期末,根据当地的烟草类、品种和栽培方式等情况,选取( )块有代表性的烟田进行发病情况调查。
- A.10-20
- B.10-50
- C.20-50
- D.40-50
-
我国在烟草黑胫病预测预报时,要求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监测圃,其主要目的是监测烟草黑胫病菌( )的组成和变化动态 。
- A.种
- B.生理小种
- C.种群
- D.亚种
-
在烟草根结线虫病预测报时,要求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烟草根结线虫( )监测圃,以监测( )的组成和消长变化情况,以便及时为抗病育种提供信息。
- A.种和亚种
- B.种和生理小种
- C.种和种群
- D.亚种及其它类群
-
蚜传病毒苗床期测报调查时,一般从揭膜后一周开始,至少调查( )个苗床,每标准苗床取3个(0、5m2)点,调查其发病情况;并取样测定烟苗带毒率;每5天调查一次。
- A.5
- B.10
- C.15
- D.20
-
烟草野火病大田期测报调查时,一般在移栽后( )天左右开始,先以普查为主, 主要在部分生长较好的烟田进行,随机搜索式检查寻找发病中心,当发现病班之后,即开始在圃中进行调查。
- A.5
- B.10
- C.15
- D.20
-
烟草赤星病田间预测预报调查时,一般从栽烟后( )d开始,首先进行普查,了解发病始期,当烟草赤星病开始发生后,在预测圃内进行定点调查。
- A.10-20
- B.20-30
- C.30-40
- D.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