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干部考试题2017-2018年(应知必会)1
-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增强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包括:( )
- A.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
- B.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
- C.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意识淡薄的问题
- D.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
- E.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
-
《党章》总纲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 A.一切为了群众
- B.一切依靠群众
- C.从群众中来
- D.到群众中去
-
我们说“老虎”、“苍蝇”一起打,有的群众说“老虎”离得太远,但“苍蝇”每天扑面。这就告诉我们,必须( )。
- A.将反腐的重点放在基层
- B.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 C.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
- D.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
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 )。
- A.表决权
- B.选举权
- C.被选举权
- D.知情权
-
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纪面前一律平等;( )
- A.实事求是
- B.民主集中制
-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D.公平公开公正
-
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 A.在纪律集中整饬过程中,不收敛、不收手的
- B.强迫、唆使他人违纪的
- C.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的
- D.《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另有规定的
-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 )的重任。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C.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其他违法行为,影响党的形象, (),应当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处分。
- A.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
- B.影响国家利益
- C.影响人民利益
-
党员受到警告处分后的( )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 A.半年
- B.一年
- C.两年
- D.三年
-
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借机敛财或者其他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处分,直至开除党籍。
- A.加重
- B.从重
- C.从重或者加重
-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 A.三个月
- B.六个月
- C.一年
-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
- A.政治灵魂
- B.精神支柱
- C.政治底线
- D.道德底线
-
处理信访举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以党章和法律法规为准绳
- B.以事实为依据
- C.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 D.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相结合
-
多人走访反映共同问题,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人。
- A.1
- B.3
- C.5
- D.7
-
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结合的原则。
- A.属地
- B.政府
- C.组织
- D.党委
-
执纪办案是纪律检查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执行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它不是唯一的方式,纪检检查还可以通过()等方式,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落实。
- A.调查、检查、审查
- B.检查、审查、处理
- C.监督、教育、保护
- D.提醒、帮扶、指导
-
中纪委十六届三次全会把纠风工作的概念确定为()
- A.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
- B.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 C.纠正少数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
- D.纠正少数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
党纪案件凡需立案的应当写出(),报领导批准立案。
- A.立案决定书
- B.立案审批表
- C.立案建议书
- D.立案呈批报告
-
案件检查人员收集证人证言时,不要采取座谈会的形式,要()。
- A.符合案件的真实情况
- B.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 C.同被调查人没有利害关系
- D.一人一证、一事一证
-
案件检查的方针是()。
- A.坚决打击腐败分子
-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C.保护党员干部的合法权利
- D.依纪依法安全文明
-
关于调查时限,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时限为两个月,必要时可以延长一个月
- B.调查时限为三个月,必要时可以延长一个月
- C.调查时限为一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两个月
- D.调查时限为三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两个月
-
收集证据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
- A.2人
- B.3人
- C.4人
- D.5人
-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所称的追究党纪责任,是指()。
- A.决定是否受理
- B.决定是否初核
- C.决定是否立案
- D.决定是否给予纪律处分和免予纪律处分
-
上级纪检机关责成下级机关立案()。
- A.应当属于案情重大的违纪问题
- B.应当是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问题
- C.应当是经过上级纪检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初步核实,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违纪问题。
- D.应当是在当地有重大影响的违纪问题。
-
经初步核实后,发现被反映人确有违纪问题,需追究党纪责任,纪检机关应当()。
- A.对被反映人实施“两规”谈话
- B.呈请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决定
- C.责令被反映人所在党组织处理
- D.立案
-
对下列违纪党员的立案,做法错误的是()。
- A.赵某是A市某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由A市纪委决定立案,A市纪委需要征求A市党委的意见
- B.钱某是B省某地级市副市长、市委委员,由B省纪委决定立案,并征求了B省省委的意见
- C.孙某是C经济开发区工委管理的干部,由于开发区刚组建,未设立纪工委,开发区党工委决定对孙某立案
- D.李某是D县县委委员,D县纪委决定对李某立案
-
廉政文化以()为价值取向。
- A.崇尚廉洁、鄙弃贪腐
-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C.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 D.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
反腐倡廉教育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作用。
- A.基础性
- B.绝对性
- C.重要性
- D.必要性
-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培训,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
- A.基本经验和知识保障
- B.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 C.培训教材和师资队伍
- D.制度保证和优质服务
-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 A.生机活力
- B.务实清廉
- C.执政能力
- D.生死存亡
-
()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全面领导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政治责任。
- A.各级政府
- B.地方政府
- C.各级党委
- D.地方党委
-
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主要包括五方面工作,即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健全查处案件的协调机制、发挥查处案件的综合效应。
- A.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 B.严肃处理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 C.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
- D.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
要切实改进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作风,着力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 A.领导艺术
- B.学风
- C.群众意识
- D.业务能力
-
下列关于巡视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巡视组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不查办案件
- B.特殊情况下,巡视组可以直接向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主要领导同志汇报巡视情况
- C.巡视报告在上报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前,应当充分听取被巡视地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
- D.受省纪委或者省委组织部的委托,巡视组组长、副组长可以按照规定与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
-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的“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形是()。
- A.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 B.利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 C.以交易、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
- D.违反规定多占住房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制度。
- A.廉政风险防控
- B.防止利益冲突
- C.公务员从政道德
- D.权力运行监控
-
下列关于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权限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处分,由上级主管机关或者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决定
- B.对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的国务院组成人员给予处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决定
- C.拟给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人员撤职、开除处分的,应由本级人民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免职建议
- D.拟给予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人员撤职、开除处分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
党的()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 A.十四大
- B.十五大
- C.十六大
- D.十七大
-
()不仅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而且是党的根本组织纪律。
- A.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 B.党员代表大会制度
- C.双重领导体制
- D.民主集中制
-
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机制的重点是()。
- A.加强制度建设
- B.加强权力监督制约
- C.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 D.加大惩治力度
-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监察机关内部文书。
- A.立案报告
- B.调查报告
- C.查询存款通知书
- D.审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