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执法证考试答案2020年备考特训卷(1)
-
水污染防治设施历史运行记录,要求采用手工记录,应至少保存1年备查。
- 正确
- 错误
-
现场质控样包括一个采样点的一对平行样和一个现场空白样。
- 正确
- 错误
-
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相对偏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对真值之比的比值。
- 正确
- 错误
-
办案中进行调查时其调查人员应为两人以上持有行政执法证件人员,否则《调查笔录》无效。
- 正确
- 错误
-
环境监察人员可通过查阅污染源调查动态数据、排污申报登记资料、日常监管积累的资料、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信访舆情案件等,收集污染源信息。
- 正确
- 错误
-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
- 正确
- 错误
-
对于临时性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所,可以临时没有环保措施。
- 正确
- 错误
-
A、B、C三种工业废水,它们96h对鲢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测试结果LC50分别为35%,20%,70%,从大到小的三种工业废水毒性排序为B>A>C。
- 正确
- 错误
-
季平均值的定义是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 正确
- 错误
-
采集总悬浮颗粒物样品时,应将称量过的滤膜毛面向上,采集完毕,应将毛面滤膜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中。
- 正确
- 错误
-
在冬天气温较低,一般采集的较清洁地表市的溶解氧往往是过饱和的,这时无须处理就可立即进行BOD5测定。
- 正确
- 错误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
- 正确
- 错误
-
监测湿沉降时,用0.45μm的有机微孔滤膜过滤样品前,应将滤膜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24h,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晾干,备用。
- 正确
- 错误
-
环境监察工作年度计划报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 正确
- 错误
-
“标准滤膜”指在干燥器内(或平衡室内)平衡24h后,每张滤膜称量10次以上,求出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
- 正确
- 错误
-
环境监察人员对污染防治设施检查时,可以不检查违法违规行为。
- 正确
- 错误
-
在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化学需氧量适中,可继续进行实验。
- 正确
- 错误
-
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10日内,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
- 正确
- 错误
-
《调查笔录》中的被调查人是指调查活动的具体对象。可以是法人代表,可以是被调查的法人企业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与被调查人无任何关系的其他人员。
- 正确
- 错误
-
行为者的过错分为( )。
- A.故意
- B.过失
- C.直接
- D.间接
- E.疏忽
-
污染源监察的形式有( )。
- A.定期检查
- B.定期巡查
- C.定点观察
- D.不定期检查
- E.特殊形式检查
-
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和二类污染物都应在排污单位排放口布点采样。
- 正确
- 错误
-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原则主要包括( )。
- A.污染防治与保护相结合
- B.按流域或者区域统一规划
- C.污染防治与企业布局相结合
- D.污染防治与企业改造相结合
- E.全过程管理与监督
-
防止儿童受室内不洁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有( )等。
- A.使用天然无公害的材料装修
- B.装饰后异味散尽后再搬入
- C.经常开窗通风
- D.多进行户外活动
-
( )是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 A.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
- B.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
- C.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制度
- D.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E.重点防治制度
-
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 )等,制定环境监察工作年度计划。
- A.工作任务
- B.污染源数量
- C.类型
- D.管理权限
-
下列( )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 A.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
- B.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
- C.工程施工单位不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
- D.工程施工单位不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
- E.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
-
环境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 )。
- A.自然环境
- B.人工环境
- C.生活环境
- D.生态环境
- E.原生环境
-
检查脱硝设施的历史运行记录,调取一个时间段各机组负荷、( )、脱硝效率等数据,核算还原剂使用量是否在合理范围,综合判断历史运行记录的真实性,确定脱硝设施的历史运行情况。
- A.燃煤量
- B.煤质含氮率
- C.还原剂使用量
- D.氨逃逸率
-
检查脱硫设施DCS系统的主要数据有( ):
- A.发电负荷(或锅炉负荷)
- B.烟气温度
- C.烟气流量
- D.风机电流及烟气进口和出口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浓度等参数实时数据
-
( )等是环境噪声按其产生的机理划分的。
- A.机械噪声
- B.气体动力噪声
- C.电磁性噪声
- D.工业噪声
- E.社会生活噪声
-
污染防治设施监察工作程序是指( )。
- A.收集信息
- B.分类建档
- C.目标管理
- D.日常监察视情处理总结归档
-
同一排放口中只征收一项的有( )。
- A.的化学需氧量(COD)
- B.生化需氧量(BOD5)
- C.总有机碳(TOC)
- D.氨氮
-
环境监察人员对废气排放污染源的其他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检查时,应检查( ):
- A.检查废气收集系统效果
- B.检查净化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 C.检查气体排放口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是否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保部门批复要求的规定
- D.检查处理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的处理、处置情况
-
农业环境具有( )的特征。
- A.整体性
- B.地域性
- C.变动性
- D.不变性
- E.永久利用性
-
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 )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 A.主要污染物
- B.重点污染物
- C.特征污染物
- D.污染物
-
有色金属矿山及冶炼(包括选矿、烧结、电解、精炼)废水的监测项目中,以下( )不是其必须监测的项目。
- A.悬浮物
- B.氰化物
- C.生化需氧量
- D.重金属
-
下列( )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 A.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
- B.不按照国家规定申报登记危险废物,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
- C.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的
- D.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的
-
测定下列污染物能够采集混合水样的是哪种污染物?( )
- A.生化需氧量
- B.石油类
- C.粪大肠菌群数
- D.镉
-
国家级环境质量标准由( )组织制定。
- A.国务院
- B.国家计量局
- C.国家环境监测总站
- 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当发生砒霜泄漏污染河流时,应向受污染水体中加以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 )
- A.消石灰
- B.熟石灰
- C.泡花碱
- D.生石灰
-
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 )
- A.对周边环境的评价
- B.水体评价
- C.环境影响评价
-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 A.一氧化碳
- B.二氧化硫
- C.二氧化碳
- D.硫化氢
-
下面( )不属于水泥行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
- A.氮氧化物
- B.氯化氢
-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 D.氟化合物
-
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标准依据是。( )
- A.环保方法标准
- B.污染物排放标准
- C.环境质量标准
- D.环境基准
-
2000年3月1日后,新建成使用的(含扩建、改造)单台容量≥14MW的锅炉( )
- A.必须安装固定的连续监测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仪器
- B.必须安装的连续监测烟气中烟尘排放浓度的仪器
- C.必须安装固定的连续监测烟气中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仪器
- D.不需要安装固定的连续监测仪器
-
下列行为中( )不属于未经批准擅自闲置污染防治处理设施行为。
- A.已有的防治设施搁置不用
- B.防治设施在运行,但已失去作用
- C.防治设施未与相应产生污染的生产设施同时运行
- D.40天前向环保部门提交闲置申报,未等到批复即将污染处理设施闲置
-
在人类的活动中,目前( )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A.能源利用
- B.自然灾害
- C.交通尾气
- D.工业废气
-
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共存时,应执行哪级标准?( )
- A.地方标准
- B.国家标准
- C.同时执行
- D.先执行国家标准,后执行地方标准
-
某建筑公司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时,未采取扬尘防治措施,致使周围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应当由( )部门处理?
-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C.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 D.规划行政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