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人员上岗考核试题及答案(1)
-
简述水污染源监察要点?
-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
造纸企业水污染物控制的主要污染因子和存在的环境风险有那些?
-
污染源监察工作程序。
-
什么是环境刑事责任?
-
我国计量立法遵循的是“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
对违反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哪些行政处罚?
-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 正确
- 错误
-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
- 正确
- 错误
-
从预防的角度看,环境保护行政是国家实施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以及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 正确
- 错误
-
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
- 正确
- 错误
-
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 正确
- 错误
-
新水污染防治法提出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正确
- 错误
-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水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
- 正确
- 错误
-
质量技术监督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为基础。
- 正确
- 错误
-
标准化法律体系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构成。
- 正确
- 错误
-
三项建设做到三同步,是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其中有两个重要环节是()。
- A.同步规划
- B.同步实施
- C.同步建设
- D.同步发展
-
根据国务院决定,除中央环境主管机构外,()要负责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生产建设、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综合平衡工作。
- A.国家计委
- B.国家科委
- C.国家环保局
- D.国家经委
-
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表现在()。
- A.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 B.公民的环境权
- C.我国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
- D.公民有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
我国环境标准主要有()。
- A.环保方法标准
- B.污染物排放标准
- C.环境基准
- D.环境质量标准
- E.环保基础标准
-
环境权理论指的是()。
- A.企业排污权论
- B.环境公共财产论
- C.国家管理权论
- D.公共委托论
- E.公民环境权论
-
下列职责中属于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机构的主要职责有()。
- A.贯彻并监督执行法律
- B.制定有关条件、规章和环境标准
- C.指导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
- D.沟通政府与民间的关系
-
下列()必须执行国家强制检定。
-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B.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
- C.用于贸易结算的工作器具
- D.用于安全防护的工作计量器具
- E.用于医疗卫生的卫生计量器具
- F.用于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
-
技术创新具有()。
- A.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
- B.创新的不确定性
- C.创新的确定性
- D.创新的系统性
- E.创新的市场性
-
我国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了()。
- A.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
- B.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
- C.治理污染
- D.改善环境
-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管理程序包括下面()阶段。
- A.排污申报登记
- B.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
- C.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
- D.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夜间是指哪一时段:( )
- A.晚22点至晨6点之间的期间
- B.晚19点至晨8点之间的期间
- C.晚21点至晨9点之间的期间
-
林格曼黑度法测试烟气黑度共分为几级?( )
- A.5
- B.6
- C.4
- D.7
-
国家级环境质量标准由( )组织制定。
- A.国务院
- B.国家计量局
- C.国家环境监测总站
- 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我国的公布的6种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中,属大气污染物的三种指标是( )。
- A.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 B.烟尘、粉尘、二氧化硫
- C.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 D.烟尘、粉尘、氮氧化物
-
新建燃煤锅炉排气筒的高度一般不得低于( )米。
- A.8
- B.25
- C.15
- D.20
-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
- A.协调发展
- B.可持续发展
- C.预防为主
- D.综合利用
-
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 A.居民生活活动
- B.商业活动
- C.交通运输活动
- D.经济生产活动
-
(),扩大了“三同时”的适用范围。
- A.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 C.1981年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 D.1984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时期。
- A.综合防治
- B.早期限制
- C.保护大自然,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 D.治理
-
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 A.污染防治
- B.污染控制
- C.自然保护
- D.水土保持
-
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
- A.保护管理费
- B.惩罚性收费
- C.补偿费
- D.开发使用费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
- A.中国
- B.美国
- C.日本
- D.瑞典
-
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 A.第一环境问题
- B.科学技术问题
- C.环境与资源问题
- D.第二环境问题
-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制订。
-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 B.省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
- C.国家环保局
- D.省级人民政府
-
1974年5月,国务院建立了由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下设办公室。
- A.环保局
- B.国家环保局
- C.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 D.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