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事业机关单位劳动保障监察员(失业保险类)重点专项练习题1
-
存入银行和按照国家规定购买国债的失业保险基金,分别按照应( )计息。
- A.城镇居民的同期存款利率
- B.银行贷款利率
- C.国债利息
- D.国家优惠利率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规定( )等项失业保险待遇标准。
- A.失业保险金
- B.医疗补助金
- C.丧葬补助金、抚恤金
- D.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
-
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除应填写《失业保险金申领表》外,还应出示的材料有( )。
- A.本人身份证明
- B.所在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
- C.失业登记及求职证明
- D.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
经办机构受理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申请后,应当( )。
- A.对申领者的资格进行审核认定
- B.将结果及有关事项告知本人
- C.对审核合格者,发放失业保险金
- D.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布
-
失业人员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包括的情形有( )。
- A.终止劳动合同
- B.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C.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
- D.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其家属可申领的待遇是( )。
- A.一次性丧葬补助金
- B.失业人员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 C.失业人员当月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
- D.失业人员尚未领取的所有失业保险金
-
经办机构在( )等情况下,可以停发失业保险金。
- A.失业人员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
- B.失业人员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
- C.失业人员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 D.失业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原所在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 )。
- A.出具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 B.告知其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
- C.将失业人员名单自终止与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 D.发放失业保险金
-
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失业保险工作,应履行( )等责任。
- A.按照规定负责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
- B.按照规定核定失业保险待遇,开具失业人员在指定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补助金的单证
- C.拨付失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费用
- D.国家规定由其履行的其他职责
-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同时具备( )等条件。
- A.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 B.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 C.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 D.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失业保险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用于( )等支出。
- A.发放失业保险金
- B.平衡财政收支
- C.经办机构工作经费
- D.弥补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
-
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预算、决算,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制后,还要经过( )等程序。
- A.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复核
- B.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 C.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
- D.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
失业保险基金应当( )。
- A.存入劳动保障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专户
- B.存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 C.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 D.由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督
-
失业保险基金由( )等构成。
- A.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 B.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 C.财政补贴
- D.失业保险基金投资收益
-
经办机构根据( )核定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
- A.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累计缴费时间
- B.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
- C.失业人员失业前的工资收入水平
- D.失业人员失业前的累计工龄
-
失业保险基金可用于( )等支出。
- A.失业保险金
- B.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 C.失业人员的住房公积金
- D.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
任何单位、个人挪用失业保险基金的,追回挪用的失业保险基金;有违法所得的( )。
- A.没收违法所得,并入失业保险基金
- B.没收违法所得,上缴国库
- C.没收违法所得,并按挪用数额处以3倍罚款
- D.没收违法所得,归本单位所有
-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失业保险基金损失的,由( )追回损失的失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 C.公安部门
- D.人民法院
-
失业人员应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 )日内到受理其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
- A.60
- B.30
- C.90
- D.10
-
不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骗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由经办机构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 )倍以下的罚款。
- A.3
- B.2
- C.5
- D.4
-
单位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一年,本单位并已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其工作时间长短,对其支付( )生活补助。
- A.一次性
- B.12个月
- C.18个月
- D.24个月
-
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向失业人员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或者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单证,致使失业保险基金损失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追回;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 )。
- A.行政处分
- B.经济处罚
- C.刑事处罚
- D.党内处分
-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参照当地对在职职工的规定,对其家属( )发给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 A.按月
- B.一次性
- C.按季度
- D.按年
-
经办机构为失业人员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单证,失业人员凭单证到( )领取失业保险金。
- A.经办机构
- B.街道办事处
- C.国有商业银行
- D.指定银行
-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告知其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 )日内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 A.7
- B.10
- C.30
- D.60
-
失业保险金应按( )发放。
- A.日
- B.周
- C.月
- D.季
-
失业保险基金必须存入( )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督。
-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 C.财政部门
- D.劳动就业服务机构
-
统筹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应当采取( )办法解决。
- A.失业保险调剂金调剂、地方财政补贴
- B.失业保险调剂金调剂,中央财政补贴
- C.降低失业保险待遇标准
- D.缩短享受待遇期限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失业人员数量和失业保险基金数额,( ),可以适当调整本行政区域失业保险费的费率。
- A.报经国务院批准
- B.经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 C.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 D.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
失业保险调剂金以统筹地区( )征收的失业保险费为基数,按照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筹集。
- A.依法应当
- B.依法实际
- C.协商议定
- D.估计
-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 )失业保险费。
- A.本人缴纳
- B.本人不缴纳
- C.单位为其缴纳
- D.单位不为其缴纳
-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 )%缴纳失业保险费。
- A.1
- B.2
- C.3
- D.5
-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应按照本人工资的( )%缴纳失业保险费。
- A.1
- B.2
- C.3
- D.5
-
《失业保险条例》是( )年颁布的。
- A.1994
- B.1999
- C.1998
- D.2000
-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低于当地( )工资标准、高于( )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
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费率分别是( )%。
- A.2,2
- B.2,1
- C.1,1
- D.3,1
-
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年,本单位并已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其工作时间长短,对其支付一次性( )。
-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个月。
-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个月。
-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个月。
-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经办机构办理( )登记。
-
失业保险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 )发放,不得按季度发放。
-
失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于平衡( )收支。
-
失业保险调剂金以统筹地区依法应当征收的( )为基数,按照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筹集。
-
统筹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由失业保险调剂金调剂、( )财政补贴。
-
失业保险调剂金的筹集、调剂使用以及地方财政补贴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 )规定。
-
( )可以建立失业保险调剂金。
-
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 )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
-
( )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依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
-
国家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