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水利局水政监察员公选试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断面上垂线的起点距是丈量出来的。

    • 正确
    • 错误
  2. 用浮标施测的流量就是断面实测流量。

    • 正确
    • 错误
  3. 中小河流水文站以上的配套雨量站,其资料主要是为了满足暴雨洪水分析的需要,配套雨量站的降雨量可采用与洪水配套的摘录方法。

    • 正确
    • 错误
  4. 按观测项目,将水文测站分为基本站、实验站、雨量站、蒸发站等。

    • 正确
    • 错误
  5. 当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的虹吸排水量与底水量的不符值超过允许限度时,应对记录量进行虹吸订正。

    • 正确
    • 错误
  6. 一年内悬移质输沙率的测验次数,应主要分布在汛期。

    • 正确
    • 错误
  7. 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低水部分,当读数误差超过允许值时,应另绘放大图,放大后的曲线应与原图上的曲线相衔接。

    • 正确
    • 错误
  8. 进行水面比降观测时,应由两人分别在比降上下断面同时观测,才能达到技术要求。

    • 正确
    • 错误
  9. 观测纪录应现场随测随记,一律用软质铅笔记载。

    • 正确
    • 错误
  10. 流量间测的目的是,腾出一定的时间等,更多更好地开展新站的水文测验和试验研究等工作。

    • 正确
    • 错误
  11. 对水文站或水位站设置的水尺,( )进行统一编号。

    • A.可以
    • B.必须
    • C.严禁
  12. 雨量器由承雨器、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 )。

    • A.直尺
    • B.台称
    • C.量雨杯
  13. 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 )干沙的质量,称为含沙量。

    • A.悬移质
    • B.推移质
    • C.床沙质
  14.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体( )称为流量。

    • A.质量
    • B.数量
    • C.体积
  15. 水位是河流或其它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 )的高程。

    • A.基点
    • B.基面
    • C.水准点
  16. 在水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 )运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动。

    • A.阻碍水工程
    • B.妨碍水工程
    • C.影响水工程
    • D.危害水工程
  17. 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 )。全国的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 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经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

    • A.宏观控制
    • B.宏观调配
    • C.宏观调剂
    • D.宏观调度
  18. 国家对水工程实施保护。国家所有的水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划定工程( )范围。

    • A.保护
    • B.管理和保护
    • C.管理和监督
    • D.管理范围
  19. 禁止围湖造地。已经围垦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有计划地( )。

    • A.退垦还湖
    • B.恢复原貌
    • C.退地还湖
    • D.退围还湖
  20.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本行政区域内水工程,特别是水坝和堤防的安全,限期(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

    • A.采取措施
    • B.消除险情
    • C.排除隐患
    • D.消除危险
  2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水功能区 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 )意见。

    • A.治污措施
    • B.水质达标
    • C.限制排污总量
    • D.排污总量限制
  22. 国家建立( )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

    • A.水源保护区
    • B.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C.饮用水保护区
    • D.生活水源保护
  23.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 )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 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 A.水源使用功能
    • B.水域使用功能
    • C.水量使用功能
    • D.水功能区划
  24.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和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 社会发展要求,拟定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 ),报国务院批准。

    • A.水功能规划
    • B.水资源区划
    • C.水功能区划
    • D.水中长期规划
  25. 开采矿藏或者建设地下工程,因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 者地面塌陷,采矿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采取( );对他人生活和生产造成 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

    • A.治理措施
    • B.补救措施
    • C.保护措施
    • D.合理措施
  2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 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调度水资源时,应当注意维持江河的( )和湖泊 、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 A.自然流量
    • B.合理流量
    • C.正常流量
    • D.最小流量
  27. 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 )的方针,按照前期补偿、补助与后 期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 A.统筹兼顾
    • B.开发性移民
    • C.统筹开发性
    • D.保护性移民
  28. 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防治水害等水事活动,应当遵守经批准的规划;因违反规划造成江河和湖泊水域使用功能降低、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的,应当( )。

    • A.给予行政处罚
    • B.承担赔偿责任
    • C.承担治理责任
    • D.治理和赔偿责任
  29. 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 ),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 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

    • A.水源
    • B.资源
    • C.生态环境
    • D.水资源
  30. 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水能丰富的河流,应当有计划地进行( )开发。

    • A.梯级
    • B.多目标梯级
    • C.综合
    • D.多种功能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截水、排水,不得( )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 A.损害
    • B.侵占
    • C.妨碍
    • D.危害
  32.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 )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 A.生活
    • B.日常
    • C.必需
    • D.生产
  33. 水工程建设涉及防洪的,依照( )的有关规定执行;涉及其他地区和行业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的意见。

    • A.防汛
    • B.防洪法
    • C.防洪
    • D.防汛条例
  34. 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上 建设水工程,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请批准前,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工程的建设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进行审查并( )意见。

    • A.签署
    • B.提出
    • C.会签
    • D.表达
  35. 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 )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 A.流域
    • B.综合
    • C.流域综合
    • D.专业规划
  36. 《水法》中规定,( )不按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申请领取 取水许可证、缴纳水资源费。

    • A.农业灌溉用水
    • 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水库取水
    • C.工业生产用水
    • 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
  3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文、水资源( )建设。

    • A.信息化
    • B.信息平台
    • C.信息系统
    • D.网络
  38. 制定规划,必须进行水资源( )考察和调查评价。

    • A.实地
    • B.综合
    • C.综合科学
    • D.开发利用
  39. 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的专业规划,应 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 规划( ),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

    • A.相协调
    • B.相统一
    • C.相一致
    • D.向包容
  40. 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 )。

    • A.水政监察队伍
    • 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
    • C.水行政主管部门
    • D.水上公安
  41. 综合规划,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编制的开 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 )。

    • A.总体规划
    • B.总体部署
    • C.总体方案
    • D.综合计划
  42.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 )工作。

    • A.开发、利用
    • B.治水和管水
    • C.统一管理和监督
    • D.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
  43.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 )规划。

    • A.统一制定
    • B.统筹考虑
    • C.统筹布局
    • D.协调各种
  44. 经批准的规划需要修改时,必须按照规划编制程序经( )批准。

    • A.原批准机关
    • B.水行政主管部门
    • C.上级部门
    • D.同级人民政府
  45. 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负责全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实施。

    • A.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 B.国务院有关部门
    • C.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 D.国务院
  46. 禁止围垦河道。确需围垦的,应当经过科学论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 )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 A.流域管理机构
    • 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 D.计划部门
  47.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 )。

    • A.权益
    • B.利益
    • C.权利
    • D.效益
  48.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纳入本级( )。

    • A.水利建设规划
    • B.工程建设计划
    •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D.五年计划
  49.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 )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 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 A.多种
    • B.特殊
    • C.有效
    • D.综合
  5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防 治水害,适用水法。

    • A.范围
    • B.领土
    • C.领域
    • D.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