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工复习题(1)
-
()1、2号线联络线总长m,最大坡度为33.342‰,最小曲线半径200m。
- A.302
- B.402
- C.502
- D.202
-
()成都地铁1号线以下哪个车站没有牵引变电所。(2号线作答)
- A.天府广场站
- B.成渝立交站
- C.羊犀立交站
- D.白果林站
-
()成都地铁1号线以下哪个车站没有牵引变电所。(1号线作答)
- A.火车南站
- B.人民北路站
- C.孵化园站
- D.金融城站
-
()放电间隙的放电距离H为mm。
- A.0~0.5
- B.0.5~1.0
- C.1~1.5
- D.1.5~2.0
-
()隔离开关中心线应铅垂,传动杆垂直与操作机构轴线一致,偏差不大于°,连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铰接处活动灵活,并涂有中性凡士林。
- A.1
- B.2
- C.3
- D.4
-
()b值的计算公式为。
- A.b=bmax+nLα(tx-tmin)
- B.b=bmin+nLα(tmax-tx)
- C.b=bmax+nLα(tmax-tx)
- D.b=bmin+nLα(tx-tmin)
-
()避雷器通常与被保护设备。
- A.并联
- B.不联接
- C.串联
- D.混联
-
()以下设备中,属于避雷器设备的是。
- A.CTHA120
- B.GJ-70
- C.GLZE-30
- D.GxW35/(0.7—3)
-
()a值的计算公式为。
- A.a=amax+nLα(tx-tmin)
- B.a=amin+nLα(tmax-tx)
- C.a=amax+nLα(tmax-tx)
- D.a=amin+nLα(tx-tmin)
-
()下锚补偿装置平衡轮应水平,偏斜不超过°。轮体必须垂直,通过螺栓轴和固定底座上的调节板调整轮体。
- A.5
- B.10
- C.15
- D.20
-
()棘轮补偿装置中大、小轮缠绕时最少缠绕半圈,最多缠绕,小轮缠绕时必须两边对称。
- A.一圈半
- B.二圈
- C.三圈
- D.三圈半
-
()接触线在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时,其偏角一般不大于10°,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
- A.10
- B.12
- C.15
- D.18
-
()柔性接触网中,在承力索和接触线中心锚节处和补偿器处的张力差不得超过%。
- A.5
- B.10
- C.15
- D.20
-
()拉线与地面的夹角不大于45°并涂防漆或防腐剂。下锚拉环与拉线应在一条直线上。下锚拉环露出地面的长度为80mm(基础帽做好后),UT型线夹螺栓外露长度不应小于mm,最大不大于全长的1/2。
- A.5
- B.10
- C.15
- D.20
-
()锚段长度大于800m的锚段内馈线和架空地线的接头、断股和补强线段的总数不得超过个。
- A.1
- B.2
- C.3
- D.4
-
()承力索的大修周期一般为年。
- A.5~10
- B.10~15
- C.15~25
- D.20~25
-
()地线座、地线线夹和安装在架空地线上的电连接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规范要求。架空地线下锚处调整螺栓长度处于许可范围内,并有不少于mm的调节余量。
- A.10
- B.20
- C.30
- D.40
-
()工作支接触线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m(事故抢修不受此限制)。
- A.50
- B.60
- C.70
- D.80
-
()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的锚段内馈线和架空地线的接头、断股和补强线段的总数不得超过个。
- A.1
- B.2
- C.3
- D.4
-
()柔性接触网CTHA120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平均磨耗达到%时,更换或切断后做接头。
- A.>25
- B.25~40
- C.>30
- D.>40
-
()定位器在无偏移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量应与接触导线在该点的伸缩量相一致,其偏角最不得大于°。
- A.10
- B.12
- C.18
- D.20
-
()柔性接触网CTHA120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局部磨耗和损伤达到%时,更换或切断后做接头。
- A.>25
- B.25~40
- C.>30
- D.>40
-
()柔性接触网CTHA120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局部磨耗和损伤达到%时,加补强线。
- A.>25
- B.25~40
- C.>30
- D.>40
-
()柔性接触网CTHA120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局部磨耗和损伤达到%时,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不能满足要求时加补强线。
- A.>25
- B.25~40
- C.>30
- D.>40
-
()接触线在直线地段要布置成“之”字形,曲线地段布置成受拉状态,在腕臂设定温度下,动态情况:一般直线段“之”字值不大于±250㎜,曲线段拉出值不大于㎜。
- A.250
- B.300
- C.350
- D.400
-
()柔性接触网设备中电连接器的安装位置要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不应大于m,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的要求。
- A.±0.5
- B.±1.0
- C.±1.5
- D.±2.0
-
()接触线在直线地段要布置成“之”字形,曲线地段布置成受拉状态,在腕臂设定温度下,静态情况:其“之”字值和拉出值要符合规定。一般直线段“之”字值不大于±200㎜,曲线段拉出值不大于㎜。
- A.200
- B.250
- C.300
- D.350
-
()刚性接触网中,电连接线的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mm,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柔性线岔中,由正线与侧线组成道岔时,两工作支在相距500mm处接触线应等高,允许侧线高于正线接触线mm。
- A.5~10
- B.10~15
- C.15~20
- D.20~25
-
()柔性线岔中,线岔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垂直投影距另一股到线路中心mm的范围内为始触区,在该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 A.400~550
- B.500~650
- C.550~800
- D.500~800
-
()柔性线岔定位点拉出值、导高、定位器(管)的坡度应满足受电弓运行要求。在线岔的交叉点处,正线或重要的接触线要在下方,侧线上下活动间隙为1~3mm,两支承力索间距不应小于mm。
- A.30
- B.40
- C.50
- D.60
-
()绝缘子被击穿而失去绝缘作用的最低电压称为。
- A.干闪电压
- B.湿闪电压
- C.击穿电压
- D.额定电压
-
()在平均温度下,简单悬挂的吊索两端的长度应相等,相差不超过±100㎜。吊索端头压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钳压管压接后外露长度不小于mm且用胶带绑扎。
- A.5
- B.10
- C.15
- D.20
-
()固定定位器的定位管应水平,允许误差为mm。
- A.0~+5
- B.0~+10
- C.0~+15
- D.0~+20
-
()简单悬挂的平腕臂要水平安装,其端部允许抬高不超过㎜,在无偏移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计算偏移值的10%。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同一组硬横跨两支柱基础中心连线应垂直于重要线线路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
- A.1
- B.2
- C.3
- D.4
-
()不属于对定位装置的基本要求。
- A.保证将接触线固定在要求的位置上
- B.当温度变化时,定位器不影响接触线沿线路方向的移动
- C.定位点弹性良好,当机电受电弓通过该装置时,能使接触线均匀抬高,不形成硬点,且与该定位装置不发生碰撞
- D.定位装置应力求结构轻巧简单,转动灵活
-
()硬横跨各段之间及其与支柱应连接牢固,硬横梁应呈水平状态,硬横梁两端允许高差mm。
- A.10
- B.20
- C.30
- D.40
-
()钢绞线、软横跨上、下部定位绳的回头用锲形线夹连接固定时,其受力方向要正确,制作工艺符合要求。回头与本线用φ1.6~2.0㎜不锈钢铁线进行绑扎,绑扎长度为㎜误差±10㎜。
- A.20
- B.100
- C.150
- D.200
-
()软横垮上部固定绳承受。
- A.承力索的垂直负载
- B.承力索的水平负载
- C.承力索的垂直负载
- D.接触线的水平负载
-
()软横跨上、下部定位绳要水平,允许有平缓的负驰度,其数值为: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mm,5股道以上不超过200mm。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钢绞线、软横跨上、下部定位绳的回头用锲形线夹连接固定时,其受力方向要正确,制作工艺符合要求。绞线回头外露长度为㎜。
- A.100~300
- B.300~500
- C.300
- D.500
-
()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横向承力索的驰度应符合规定,吊线(弦)应保持铅垂状态,其截面积要符合规定,最短吊弦的长度为㎜,误差不大于50㎜。
- A.200
- B.250
- C.300
- D.400
-
()刚性接触网设备中电连接线的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mm,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DV1500V隔离开关触头带电部分至顶部建筑物距离,不应小于500mm;至隧道壁不应小于mm。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隔离开关底座和操作机构底座应呈水平状态,安装牢固,靠近线路端部至线路中心线不得小于mm。手动操作机构底座安装高度距地面1200mm为宜。
- A.1500
- B.1600
- C.1700
- D.1800
-
()汇流排采用外包接头时,则外包接头端头与汇流排定位线夹边缘距离不小于mm。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汇流排的大修周期一般为年。
- A.5~10
- B.10~15
- C.15~20
- D.20~25
-
()槽钢底座应水平安装,悬吊槽钢与安装地点的轨道平面应平行,其偏斜度不得造成接触线严重偏磨;平坡线路上悬垂吊柱及T型头螺栓应铅垂,倾斜度误差一般均不应大于°。
- A.1
- B.2
- C.3
- D.4
-
()减震道床区间和车站结构风管等低净空处采用的硅橡胶绝缘横撑的金属连接件与芯棒连接可靠,密封良好,硅橡胶伞裙完整无破损,C型汇流排定位线夹的U型螺栓距接地体、接地线不得小于mm。
- A.50
- B.100
- C.115
- D.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