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工题库试题1
-
操作手扳葫芦时,对于15kN的手柄往复摇动一次,钢丝绳最大行程为()mm。
- A.30
- B.40
- C.55
- D.65
-
锚柱承受两个方向上的负荷,在垂直线路的方向上起()的作用。
- A.中间柱
- B.转换柱
- C.中心柱
- D.锚柱
-
钢柱基础螺栓孔距误差小于()mm。
- A.±1
- B.±2
- C.±3
- D.±4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宽度超过()mm的要更换。
- A.0、1
- B.0、15
- C.0、2
- D.0、3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破损局部露筋超过()根的不能使用
- A.2
- B.3
- C.4
- D.5
-
支柱型号H38/8、7+2、6,其中2、6表示()。
- A.支柱型号
- B.支柱容量
- C.支柱露出地面的高度
- D.支柱埋入地下的深度
-
支柱型号H38/8、7+2、6,其中38表示()。
- A.支柱型号
- B.支柱容量
- C.支柱露出地面的高度
- D.支柱埋入地下的深度
-
支柱型号H38/8、7+2、6,其中8、7表示()。
- A.支柱型号
- B.支柱容量
- C.支柱露出地面的高度
- D.支柱重量
-
TCG-110,其中TCG表示铜接触线,110表示()。
- A.截面积
- B.电压
- C.电流
- D.直径
-
接触导线最大弛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mm。
- A.6000
- B.6200
- C.6300
- D.6500
-
水泥不应在仓库中久存。一般水泥从出厂至使用,不宜超过个()月。
- A.3
- B.6
- C.9
- D.12
-
TCG-110,其中TCG表示(),110表示截面积。
- A.铜接触线
- B.铝接触线
- C.铜承力索
- D.钢承力索
-
a、b值符合设计安装曲线,在设计最低温度时,a值不小于()mm。
- A.200
- B.350
- C.400
- D.800
-
软横跨带点()相当于一般中间柱装配。
- A.1、2
- B.3、4
- C.5
- D.8
-
软横跨节点()是软横跨在钢柱上的装配形式。
- A.1、2
- B.3、4
- C.5
- D.8
-
软横跨节点()相当于倒岔柱装配。
- A.1、2
- B.3、4
- C.5
- D.6
-
软横跨节点()用于软横跨股道间的绝缘。
- A.1、2
- B.3、4
- C.5
- D.8
-
软横跨节点()相当于转换柱装配。
- A.1、2
- B.3、4
- C.9
- D.10
-
软横跨节点()用于中间站台软横跨下部固定绳的绝缘。
- A.1、2
- B.3、4
- C.9
- D.10
-
支柱的侧面限界,在直线上不小于()mm,在曲线上应按“技规”的规定加宽。
- A.2400
- B.2440
- C.2450
- D.2500
-
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定位绳在最短吊线处距离不小于()mm。
- A.100
- B.300
- C.400
- D.600
-
软横跨节点()为非工作支定位。
- A.1、2
- B.3、4
- C.9
- D.11、12
-
硬横梁两支柱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两支柱中心线连线应垂直于(),支柱应垂直竖立。
- A.车站正线
- B.站台
- C.线路
- D.车站侧线
-
全补偿承力索下锚补偿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传动比是()。
- A.2∶4
- B.2∶3
- C.1∶3
- D.1∶4
-
()不属于补偿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 A.滑轮组
- B.坠砣
- C.坠砣杆
- D.棒瓶
-
全补偿接触线下锚补偿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传动比是()。
- A.1∶1
- B.1∶2
- C.2∶1
- D.2∶3
-
安装定滑轮装置(全补偿),为了避免补偿绳与拉线相磨,应使滑轮(),并且轮子顶高出柱顶100mm。
- A.偏向线路侧
- B.偏向田野侧
- C.偏低
- D.偏高
-
支柱的侧面限界必须符合接触网平面竣工图的规定,允许误差为()mm。
- A.+60,-100
- B.+100,-60
- C.±60
- D.±100
-
供电线、回流线跨越接触网的最小距离为()m。
- A.2
- B.3
- C.4
- D.5
-
接触网中CX表示()。
- A.支柱的侧面限界
- B.钢筋混凝土支柱
- C.悬式瓷瓶
- D.隔离开关
-
跨桥线、天桥的扶梯边缘与接触网带电部分的距离小于()m时,在扶梯上要装设安全挡板或细孔网栅。
- A.5
- B.4
- C.3
- D.2
-
限界门吊板平齐,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为()m。
- A.3
- B.4
- C.4、5
- D.5
-
限界门设在沿公路中心线路距最近铁路中心线不小于()m的地方,宽度不得小于公路面的宽度。
- A.10
- B.12
- C.15
- D.18
-
受电弓的最大工作宽度为()mm。
- A.1000
- B.1100
- C.1200
- D.1250
-
断、合电标及禁止双弓标应设在列车前进方向左侧,与分相器的距离分别为()m。
- A.35和75
- B.25和50
- C.45和90
- D.20和40
-
受电弓的工作范围为()mm。
- A.850
- B.1100
- C.950
- D.1250
-
接触网在进行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10kV及以下为()mm。
- A.600
- B.700
- C.900
- D.1000
-
接触网冷滑试验顺序()的说法是错误的。
- A.先区间后站场
- B.先正线后侧线
- C.先低速后高速
- D.先侧线后正线
-
《安规》规定,第一种工作票的有效期不得超过()个工作日。
- A.3
- B.4
- C.5
- D.6
-
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10kV及以下为()mm。
- A.600
- B.700
- C.800
- D.1000
-
V形天窗作业,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间的距离大于()m。
- A.1
- B.2
- C.3
- D.4
-
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非绝缘工具)与带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mm。
- A.600
- B.700
- C.800
- D.1000
-
25kV带电体距接地体间隙:正常值为()mm,困难值为240mm。
- A.300
- B.350
- C.380
- D.400
-
设在隧道两端的保护间隙,要在作业前投入,作业结束后及时拆除。保护间隙的距离为()mm。
- A.170~300
- B.200~350
- C.300~400
- D.350~450
-
补偿装置属于接触网的四个组成部分中的()部分。
- A.支柱与基础
- B.支持装置
- C.接触悬挂
- D.定位装置
-
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基本站台或中间站台上支柱边缘至站台边缘的距离应分别不小于()。
- A.4m或2m
- B.2m或4m
- C.3m或2m
- D.2m或3m
-
拉杆属于接触网的四个组成部分中的()部分。
- A.支柱与基础
- B.支持装置
- C.接触悬挂
- D.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