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探伤初级工职业资格鉴定试题1
-
超声波的产生必须依赖产生振动的声源和传播声波的弹性介质,两者缺一不可。(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伤损在钢轨截面上的位置数字7代表轨底。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伤损在钢轨截面上的位置数字5代表在铝热焊区内。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伤损在钢轨截面上的位置数字2代表接头夹板以外钢轨。(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伤损在钢轨截面上的位置数字1代表接头夹板以内的接头范围。(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缺陷的伤损形式数字7代表凹槽或波浪磨耗。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缺陷的伤损形式数字8代表擦伤。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缺陷的伤损形式数字5代表压陷。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缺陷的伤损形式数字1代表塑性变形。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缺陷的伤损形式数字4代表剥离和碎裂。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伤损种类数字3代表折断。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伤损种类数字1代表缺陷。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第五层数字代表伤损的主要原因。 ( )
- 正确
- 错误
-
超声波纵波斜入射时,当入射角大于第一临界角小于第二临界角时,在第二介质内只有折射横波。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伤损编码》第一层数字代表伤损种类。 ( )
- 正确
- 错误
-
使用0°探头探测钢轨,如果轨头下颏有水平裂纹时,缺陷波应在正常孔波后出现。 ( )
- 正确
- 错误
-
气压焊焊缝中的未焊透是面积型缺陷。 ( )
- 正确
- 错误
-
钢轨焊缝中的缺陷按其形状分可分为两大类:面积状和体积状。 ( )
- 正确
- 错误
-
在钢轨探伤中,为了及时发现轨头内外侧的核伤,钢轨探伤仪应同时装有前、后内偏70°探头和前、后外偏70°探头。 ( )
- 正确
- 错误
-
气压焊焊缝中的过烧是面积型缺陷。 ( )
- 正确
- 错误
-
气压焊焊缝中的光斑是面积型缺陷。 ( )
- 正确
- 错误
-
闪光焊焊缝中的烧伤是面积型缺陷。 ( )
- 正确
- 错误
-
闪光焊焊缝中的灰斑是面积型缺陷。 ( )
- 正确
- 错误
-
闪光焊焊缝中的裂纹是面积型缺陷。 ( )
- 正确
- 错误
-
铝热焊焊缝中的未焊透是面积型缺陷。 ( )
- 正确
- 错误
-
铝热焊焊缝中的裂纹是面积型缺陷。 ( )
- 正确
- 错误
-
在远场同直径横孔声程增大一倍,不计材质衰减,则声压减少( )。
- A.6dB
- B.9dB
- C.3dB
- D.12dB
-
在远场声程的横孔从φ2mm增大到φ8mm,其回波声压提高( )。
- A.4倍
- B.6dB
- C.12dB
- D.9dB
-
50kg/m钢轨的螺孔中心至轨底距离最接近于( )。
- A.65mm
- B.68mm
- C.71mm
- D.75mm
-
37°探头测得螺栓孔斜上裂纹回波,在时基线上裂纹回波水平位移的最前点,与 该螺栓孔回波最前点的相对位置( )。
- A.靠后
- B.靠前
- C.相当
- D.成任意状态
-
检验近表面缺陷,最有效的方法是( )。
- A.可变角探头
- B.直探头
- C.斜探头
- D.收/发联合双晶探头
-
一般地说,在远场同一深度的平底孔直径增大一倍,其回波声压提高( )。
- A.1倍
- B.9dB
- C.12dB
- D.24dB
-
要声束在介质2中聚焦能把聚焦探头的透镜(透镜材料为1)制成凹面的条件是 ( )。
- A.C1<C2
- B.C1>C2
- C.Z1>Z2
- D.Z1<Z2
-
聚焦探头的焦距f,相对于其不聚焦来说一定是( )。
- A.f大于近场长
- B.f小于近场长
- C.f等于近场长
- D.f任选
-
用θ=arcsin(1.22λ/D)算出的指向角,适用于声轴声压Po与声束边缘声压P的 比P/Po( )。
- A.50%
- B.90%
- C.0
- D.1%
-
用超声波检验复层材料时,容易探出脱粘的条件是两种材料的( )。
- A.声阻抗相差大
- B.声阻抗相差小
- C.衰减小
- D.声速相差小
-
对板材作斜射法检验时,常常漏掉( )。
- A.垂直于声波的裂纹
- B.任意取向的夹杂物
- C.平行于表面的裂纹
- D.一系列的小缺陷
-
用单斜探头检查厚焊缝常易漏掉( )。
- A.线状夹渣
- B.与探测面垂直的大而平的缺陷
- C.密集气孔
- D.未焊透的焊缝
-
凹面缺陷将( )
- A.引起声能扩散
- B.引起反射波束聚焦,焦点决定于缺陷的曲率
- C.引起超声波波长改变
- D.不引起声能扩散
-
用水浸法检验厚度逐渐变化的工件时,应( )。
- A.在整个探测表面上保持水距一致
- B.保证最大水距
- C.保证声束的入射角恒定为15°
- D.保证声束对探测面的角度恒定为5°
-
表面波能检查的深度一般不大于( )。
- A.10mm
- B.4mm
- C.1个波长
- D.4倍波长
-
探测面与工件底面不平行时( )。
- A.导致荧光屏图象中失去底面回波
- B.难以对平行于入射面的缺陷进行定位
- C.通常表示在金属中存在疏松状态
- D.减小试验的穿透力
-
用纵波水浸法检验钢材时,为了防止在第一次底面回波前面出现二次界面回波, 在25mm水距时能测钢的最大厚度为( )。
- A.50mm
- B.100mm
- C.150mm
- D.200mm
-
自动探伤中可能的最大扫查速度主要决定于( )。
- A.探头效率
- B.声耦合问题
- C.检验装置的脉冲重复频率
- D.阴极射线管荧光屏的余辉时间
-
管子的槽型参考标准应把槽加工在( )。
- A.内外表面
- B.只在内表面
- C.只在外表面
- D.从内表面到壁厚的1/2深度
-
把某些材料所具有的能使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特性称为( )。
- A.波形变换
- B.压电效应
- C.折射
- D.阻抗匹配
-
锻件中缺陷的取向通常为( )。
- A.杂乱
- B.平行于晶粒流向
- C.垂直于晶粒流向
- D.与晶粒流向成45°角
-
容易探测到的缺陷尺寸一般不小于( )。
- A.波长的一半
- B.1个波长
- C.1/4波长
- D.若干波长
-
靠近探头的长条形缺陷并不一定都能测到,因为( )。
- A.声束扩散
- B.材质衰减
- C.仪器阻塞效应
- D.折射
-
在检验零件时,若无缺陷显示,则操作者应注意底面回波高度的剧烈下降,引起 这种情况的原因( )。
- A.可能是疏松
- B.可能是大晶粒
- C.可能是大而平的缺陷与入射声束取向不良
- D.上述三种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