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探伤工初级考试题1
-
A型显示的示波屏上信号垂直幅度表示( )。
- A.返回到探头超声波能量的大小
- B.探头的移动距离
- C.超声脉冲反射后经过的时间
- D.被检材料的厚度
-
A型显示的示波屏上的水平基线表示( )。
- A.超声波反射能量的大小
- B.探头的移动距离
- C.超声波传播的时间或距离
- D.反射波的垂直高度
-
紧靠螺孔波后且与螺孔波同步显示,螺栓松动后消失的异常波形一般是( )。
- A.卷边孔
- B.尖刀孔
- C.气割孔
- D.透声孔
-
显示试件横截面表示超声波探伤结果的方法称为( )。
- A.A型显示
- B.B型显示
- C.C型显示
- D.X—Y记录仪显示
-
前后37°探头都有类似螺孔向上裂纹的异常波形一般是( )。
- A.大小孔
- B.双环孔
- C.导线孔
- D.拉长孔
-
以平面视图显示或描记缺陷的显示方式,称为( )。
- A.C型显示
- B.A型显示
- C.X轴图表记录
- D.带状图表记录
-
目前最常用的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显示方式为( )。
- A.A型显示
- B.B型显示
- C.C型显示
- D.A型显示和B型显示
-
信号幅度与超声波传播时间以直角坐标形式表示的显示方式,称为( )。
- A.A型显示
- B.B型显示
- C.C型显示
- D.X—Y记录仪显示
-
在检验粗晶材料时,最易在晶粒界面上产生散射的超声波频率是( )。
- A.1MHz
- B.2.5MHz
- C.5MHz
- D.10MHz
-
材料晶粒尺寸增大,对超声波探伤的主要影响是( )。
- A.声阻
- B.衰减
- C.声阻抗
- D.折射角
-
在给定距离时,( )材料的工件对超声波衰减最大。
- A.锻件
- B.粗晶铸件
- C.挤压件
- D.焊缝
-
超声波在材料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弱的现象,称为( )。
- A.反射
- B.折射
- C.重复性
- D.衰减
-
通常所说的衰减是表示( )。
- A.检测显示的特征
- B.被检测材料的系数
- C.探头特性
- D.探伤方式
-
靠近探头的干涉区,常被称为( )。
- A.近场区
- B.声阻抗
- C.指数场
- D.相位区
-
几种直探头在探测同一材料时,具有最大干涉区的是( )。
- A.1Pφ14
- B.2.5pφ14
- C.1Pφ20
- D.2.5Pφ30
-
近场区以远的区域,称为( )。
- A.超声场
- B.远场区
- C.绕射区
- D.无声区
-
晶片发射波束的扩散程度主要取决于( )。
- A.探伤仪类型
- B.晶片背衬的致密性
- C.频率和晶片尺寸
- D.脉冲长度
-
直径和频率均相同的探头所发射的波束,在( )材料中扩散程度最大。
- A.水
- B.钢
- C.铝
- D.有机玻璃
-
直径和频率均相同的探头发射的波束在同一材料中传播,扩散程度最大的波形是( )。
- A.纵波
- B.横波
- C.表面波
- D.切变波
-
已知第一介质纵波声速为2 730m/s第二介质的横波声速为3 230m/s,为获得折射横波的折射角为60°则入射角约等于( )。
- A.47°
- B.55°
- C.45°
- D.70°
-
当声波的入射角介于第一临界角和第二临界角之间,工件内超声波的波形将是( )。
- A.纵波
- B.横波
- C.表面波
- D.莱姆波
-
为了使超声波束聚焦,可在探头晶片前面加装一块具有适当曲率的板,这块板称为( )。
- A.清洗器
- B.声透镜
- C.斜楔
- D.延迟块
-
用来计算材料中超声波折射角的公式称为( )。
- A.反射定律
- B.衍射定律
- C.折射定律
- D.莱姆定律
-
已知第一介质纵波声速为2 730m/s,第二介质的横波声速为3 230m/s,当用纵波以30o入射角入射时,则透入第二介质的横波折射角约等于( )。
- A.45°
- B.37°
- C.40°
- D.51°
-
超声波以某一角度入射至界面后,就以另一角度在第二种材料中传播,这是由于( )。
- A.衰减
- B.散射
- C.压缩
- D.折射
-
超声波以某一角度入射至界面,如透过波方向不变,则组成界面的两种材料必须( )。
- A.声速相同
- B.尺寸相同
- C.是固体
- D.一个是液体另一个是固体
-
超声波的入射角( )。
- A.大于反射角
- B.小于反射角
- C.等于与入射波波形相同的反射角
- D.与反射角无关
-
超声波垂直入射至界面上时,其透过波方向( )。
- A.改变
- B.不变
- C.反转180°
- D.不确定
-
在( )界面中,超声波反射率最大。
- A.钢/空气
- B.钢/水
- C.钢/钨
- D.钢/铜
-
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接触的边界称为( )。
- A.反射体
- B.折射体
- C.界面
- D.标记
-
材料的声速与密度的乘积,可决定超声波在界面上的声能反射率与透过率;这一乘积称为( )。
- A.声阻抗
- B.声速
- C.波长
- D.穿透力
-
同一材料中表面波声速近似于横波声速的( )。
- A.2倍
- B.4倍
- C.1/2
- D.9/10
-
若在均质的材料表面下15mm处的纵波声速为0.625cm/μS,则在表面下50mm处声速为( )。
- A.15mm处声速的1/4
- B.15mm处声速的l/2
- C.与15mm处的声速相同
- D.15mm处声速的2倍
-
声波的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 )。
- A.脉冲长度
- B.频率
- C.声波的传播介质和它的波形
- D.上述都不对
-
钢板探伤时,若提高声波的频率,则( )。
- A.声速加快
- B.声速减低
- C.声速不变
- D.声速不确定
-
表示超声波通过不同物质速率的术语是( )。
- A.频率
- B.声速
- C.波长
- D.脉冲长度
-
材料中的声速取决于( )。
- A.波的频率
- B.波长
- C.材料特性
- D.振动周期
-
若所有的其他因素都相同,下列几种波形中声速最大的是( )。
- A.切变波
- B.横波
- C.表面波
- D.纵波
-
( )只能传播超声波纵波。
- A.机油
- B.铝
- C.冰
- D.铜
-
瑞利波又称为( )。
- A.切变波
- B.纵波
- C.横波
- D.表面波
-
压缩波又称为( )。
- A.莱姆波
- B.切变波
- C.纵波
- D.横波
-
在材料表面上传播且质点振动轨迹为椭圆的超声波,称为( )。
- A.切变波
- B.横波
- C.纵波
- D.表面波
-
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 )。
- A.纵波
- B.横波
- C.表面波
- D.莱姆波
-
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称为( )。
- A.纵波
- B.横波
- C.表面波
- D.莱姆波
-
一定频率的超声波通过声速低的材料时,其波长将比通过声速高的材料时( )。
- A.一样
- B.增长
- C.减短
- D.成倍增长
-
超声波在相同的材料中传播,波长最短的超声波频率是( )。
- A.1MHz
- B.2.5MHz
- C.5MHz
- D.10MHz
-
频率的单位可用周表示,每秒100 000周等于( )。
- A.10kHz
- B.100kHz
- C.100MHz
- D.0.1kHz
-
在工业超声波探伤中,大多数采用的频率范围为( )。
- A.5~25kHz
- B.0.2~25MHz
- C.1~200kHz
- D.15~100MHz
-
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1s)通过一定点的完整波的个数,称为( )。
- A.波的振幅
- B.波的脉冲长度
- C.波的频率
- D.波长
-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是机械波的一种,其频率高于( )。
- A.20kHz
- B.2MHz
- C.30kHz
- D.200k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