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工岗位培训试题(1)
-
道口发生故障时,必须按章防护,先处理后防护。
- 正确
- 错误
-
为确保国际列车(重点列车)安全检畅通,对无人看守道口(含监护道口)应当实行职工定点、定时上岗监护制度。
- 正确
- 错误
-
遇大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要特别注意了望,必要时可要求增加看守人员。
- 正确
- 错误
-
盲人、聋人、学龄前儿童,行动不便的老、残和精神病患者横过无人看守道口应由其家属和保护人负责。
- 正确
- 错误
-
快速铁路区段的监护道口半遮断路障以关闭为定位。
- 正确
- 错误
-
禁止机动车、畜力车在道口超车、停留、倒车、掉头或在离道口10米以内的道路路段内随意停车。
- 正确
- 错误
-
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实行监护后,其性质为有人看守道口。
- 正确
- 错误
-
巨大的物件是指:运输专用车辆装载的物件高度从地面起超过4.5米、宽度超过车厢、长度前端超过车身、后端超过车厢1.5米,超出部分触地。
- 正确
- 错误
-
没有设置专人看守的铁路平交道口称为无人看守道口。
- 正确
- 错误
-
道口的铺设、拆除及是否需要看守,由站段或铁路分局决定。
- 正确
- 错误
-
临时道口施工使用完毕应立即拆除,恢复双线或多线路使用手续。
- 正确
- 错误
-
进行道口设备大修有关单位制定施工计划,由技术部门制定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提前一个月报经铁路分局运输、调度部门批准。
- 正确
- 错误
-
道口两侧各20米范围内线路外观整洁,无杂草、无散落路料。
- 正确
- 错误
-
对道口替班人员坚持做到事先进行道口看守知识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以师代徒的形式,由正式道口工带班作业三班以上,完全熟练工伤作环境以后,方准正式顶岗作业。
- 正确
- 错误
-
直接通向飞机场或易燃易爆品仓库道路上的道口必须派人看守。
- 正确
- 错误
-
铁路路段旅客列车设计速度为120千米/小时至140千米/小时地段的道口必须派人看守。
- 正确
- 错误
-
双人以上看守道口主、副班、加强班,必须分工明确,岗位责任清楚。
- 正确
- 错误
-
护轨两端制成喇叭口形,距离护轨终端300毫米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离钢轨工作边不小大于150毫米。
- 正确
- 错误
-
栅栏距离钢轨外侧不少于2.0米:道口每侧栅栏应高出地面1.0米以上。
- 正确
- 错误
-
道口铺面不得高于轨面25毫米,以防止机车车辆刮蹭。
- 正确
- 错误
-
道口分类的主要依据是:道路是否贯通,铺面板的宽度,以及是否通行机动车。
- 正确
- 错误
-
道口在距离钢轨60毫米范围内的外侧路面应较钢轨面低下5毫米。
- 正确
- 错误
-
道口地段不应有钢轨接头,不能避开时应将钢轨接头焊接。
- 正确
- 错误
-
平过道应设置标志和护桩
- 正确
- 错误
-
遮断色灯信号机显示一个红色灯光表示( );不着灯时,不起信号作用。
- A.不准列车越过该信号机
- B.准许列车越过该信号机
- C.准许列车减速通过
-
线间距小于4.5米的双线铁路道口,机动车驾驶员侧向最小望视距还应增加50米,多线铁路道口按计算确定
- 正确
- 错误
-
司机鸣笛标设在距离道口、大桥、隧道及视线不良地点的两端( )米处。
- A.200—400米
- B.400-800米
- C.500-1000米
-
遮断色灯信号机设在列车运行方向的线路左侧,距离道口中心不少于( )米处。
- A.30米
- B.50米
- C.70米
-
司机鸣笛标设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路肩距离外轨( )米处。
- A.1OO米
- B.2米
- C.4米
-
道口防护栏定位时抬起的高度应符合公路限界,电气化铁路区段栏杆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小于( )米。
- A.2米
- B.3米
- C.4米
-
间歇公牌为长方形900亳米*550亳米,正面为黄底黑字,埋设在道口两端的道路可侧醒目位置,距离钢轨外侧( )米处。
- A.5—10米
- B.10—15米
- C.15—20米
-
道口防护栏杆或电动栅栏门应顺直,涂饰有间距为( )黑白线段。
- A.200毫米
- B.250毫米
- C.300毫米
-
有人看守道口距离外股钢轨,电气化铁路区段不少于( )米处设计带有标志(红色圆牌)的栏杆或电动栅栏门。
- A.2米
- B.3米
- C.4米
-
有人看守道口距离外股钢轨不小于( )米处,设计带有标志(红色圆牌)的栏杆或电动栅栏门。
- A.2米
- B.3米
- C.4米
-
有人看守道口必须有电力照明设备,其道口宽度为7米及以下者应交叉设计路灯( )盏。
- A.2盏
- B.3盏
- C.4盏
-
道口宽度大于7米者应设计路灯( )盏。
- A.2盏
- B.3盏
- C.4盏
-
靠近线路堆放材料、机具等,不得侵入( )。
- A.建筑接近限界
- B.线路接近限界
- C.堆放材料规定
-
道口限界标可用短轨头或钢轨鱼尾板制成,埋于地下露出地面部分100毫米涂饰红色或白色油漆;停车线宽( )毫米。
- A.100mm
- B.150mm
- C.200mm
-
道口路面改造、维修和修理,铁路产权单位负责道口上铁路两股钢轨之间及钢轨以外( )M以内的铺面部分,道路产权单位负责道口铺面以外的道路部分。
- A.5m
- B.3m
- C.2m
-
各种车辆通过道口时,货物装载高度应按《道路交通管理规则》的规定不得起过( )M。
- A.4M
- B.4.2M
- C.5M
-
道口整个铺面不得高于轨面( )毫米以防止机车车辆刮蹭。
- A.15mm
- B.20mm
- C.25mm
-
铁路与道路交叉应尽量设计为斜交时,其交叉角应大于( )。
- A.35°
- B.45°
- C.90°
-
列车通过道口时,因轨枕空吊板、钢轨磨耗等因素,会导致道口铺面板与机车车辆轮缘踏面接触,有发生脱轨的危险,因此钢轨外侧路面在距钢轨50毫米范围内的应较钢轨面低下( )毫米。
- A.5mm
- B.6mm
- C.4mm
-
人行过道铺面宽度,乡村为( )M
- A.0.4—1.2M
- B.0.5—1.5M
- C.0.5—2.0M
-
道口铺面高度应与钢轨顶面平齐;道路路面高度,通常应位于钢轨顶面同水平;道口地段不应有( ).
- A.轨缝
- B.钢轨接头
- C.钢轨接头焊接
-
人行过道铺面宽度,在城市(不含城郊及市辖县或县级市)为( )M。
- A.0.5—1M
- B.0.75—1M
- C.0.75—1.5M
-
道口铺面宽度在城市的道路和公路,一般应与道路路面宽度相同;公路及厂外道路为( )M
- A.2.5—3.5M
- B.3.0—3.5M
- C.3.5—4.5M
-
通行机动车的乡村道路在( )M以上。
- A.1.5M
- B.2.5M
- C.3.5M
-
道口宽度应与道路路面宽度相同,且不小于( )M
- A.1m
- B.2m
- C.2.5m
-
道口铺面沿道路方向的铺设长度应延伸至最外侧钢轨外( )m。
- A.0.5--1m
- B.0.5—1.0M
- C.0.5--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