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防护考试题(1)
-
两个及以上单位作业车综合利用天窗进入同一个区间移动作业时,由主体单位作业负责人统一划分各单位作业车作业范围及分界点,作业单位必须按规定进行防护
- 正确
- 错误
-
按照《技规》对轻型车辆定义解释,轻型车辆是指随乘人员能随时撤出线路的轻型轨道车及其他非机动轻型车辆。
- 正确
- 错误
-
绕行停留车辆时其距离应不少于10m,并注意车辆动态和邻线上开来的列车。
- 正确
- 错误
-
繁忙干线和干线封锁2小时及以上的大型上跨铁路结构物施工,属于I级施工。
- 正确
- 错误
-
点内使用轻型车辆必须办理施工作业计划,并按《轻型车辆使用书》办理相关手续,使用负责人职务不低于班长,并安排随车防护。
- 正确
- 错误
-
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下道本线封锁时,邻线vmax≤120km/h时,本线可不下道,但本线必须停止作业.
- 正确
- 错误
-
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满两年以上,具有本专业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劳务工可担任防护员。
- 正确
- 错误
-
作业点应尽可能减少,每名驻站防护员负责联络的施工作业组最多不超过3个。
- 正确
- 错误
-
非自动闭塞的电气化区段上更换钢轨时,可在同一地点将两股钢轨同时拆下。
- 正确
- 错误
-
工务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 正确
- 错误
-
使用风动车卸砟时,运行速度应控制在5---15km/h.
- 正确
- 错误
-
钢轨断缝小于30毫米,经紧急处理后,放行列车速度不大于45km/h.
- 正确
- 错误
-
现场防护员必须时刻密切注意观察来车,在上道和转移作业地点前,必须与驻站联络员进行确认无来车信息。
- 正确
- 错误
-
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应遵守距钢轨头部外侧距离不小于2.5m,设有避车台(洞)的桥梁(隧道)应进入避车台(洞)避车
- 正确
- 错误
-
驻站联络员必须在得到施工作业负责人现场作业人员全部撤离工地的通知以后,方可离开行车室。
- 正确
- 错误
-
道口栏杆(门)应以对道路开放为定位。
- 正确
- 错误
-
分动外锁闭道岔应按每副道岔配齐紧固,加锁装置。紧固装置作为道岔备品由工务部门保管。
- 正确
- 错误
-
高速铁路区段,驻站联络员应在施工点前40分钟完成登记手续,按照施工、维修计划确定的项目、内容、影响使用范围等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上登记,并进行签认。
- 正确
- 错误
-
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下道本线封锁时,120km/h<邻线vmax≤160km/h时,本线必须下道,距离不小于2000m
- 正确
- 错误
-
对安全防护员在日常检查中被发现“B”类违章,取消当季度评优资格。
- 正确
- 错误
-
Ⅱ级施工以外的施工均为Ⅲ级施工,并分为重点Ⅲ级施工和普通Ⅲ级施工。
- 正确
- 错误
-
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标准的病害整修,应办理临时封锁手续,设置停车手信号防护。
- 正确
- 错误
-
切轨机,打磨机,电焊机等机具操作人员无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
现场防护员必须时刻注视来车方向,不得混入人群闲聊,可参与作业。
- 正确
- 错误
-
普速铁路区段,驻站联络员提前施工前40分钟完成登记。
- 正确
- 错误
-
现场防护员必须掌握工地作业进度,及时告知驻站联络员,每次转移工地必须向驻站联络员报清新的作业地点。
- 正确
- 错误
-
防护员必须加强联系,点外作业5分钟至少联系一次,点内作业10分钟至少联系一次。有来车信息时无须使用密码。
- 正确
- 错误
-
干线正线(含站内正线)及速度大于60km/h的线路点外上道,双线区段必须在来车方增设远方防护;单线必须双向增设远方防护。
- 正确
- 错误
-
任何人员携带的物件,作业工,器具等必须与牵引供电设备高压带电部分保持2m以上距离,与回流线架空线,保护线保持1m以上距离,距离不足时,牵引供电设备须停电。
- 正确
- 错误
-
地点移动频繁的作业可不设作业标。
- 正确
- 错误
-
作业人员违反规定在来车侧两线间或邻线避车,属哪类违章
- A.H类
- B.A类
- C.B类
- D.C类
-
单线区间施工时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显示停车手信号防护人员站在距施工地段两端()米线路两侧。
- A.500
- B.780
- C.800
- D.1000
-
普速铁路区段,驻站联络员应在施工点前()分钟完成登记手续,按照施工、维修计划确定的项目、内容、影响使用范围等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上登记,并进行签认。
- A.30
- B.40
- C.50
- D.60
-
高速铁路区段,需登乘动车组进入故障地点处置故障时,设备管理单位应在登乘站()内办理登记,登记时应注明登乘动车组上车的车站名称、上车人数和临时下车地点。
- A.《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
- B.《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
-
施工、维修作业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工需要延点时,相关施工(维修)单位应提前()通知车站行车人员(列车调度员),提前()完成延点登记。
- A.30分钟,20分钟
- B.40分钟,30分钟
- C.10分钟,5分钟
-
发现胀轨跑道时,必须立即拦停列车,采取措施恢复线路,首列速度不超过()km/h,并派人看守。
- A.10
- B.15
- C.20
- D.45
-
高速铁路路堤坡脚,路堑破顶或铁路桥梁外侧向外()米范围内禁止抽取地下水。
- A.500
- B.300
- C.200
- D.100
-
列车限速小于等于45km/h放行列车时,轨枕每隔()根可空1根.
- A.3
- B.4
- C.5
- D.6
-
远方防护员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时,防护距离应满足()米。
- A.500
- B.800
- C.1100
- D.1400
-
处理设备病害,处置施工地段影响行车安全等问题时,必须申请(),严禁利用点外处置
- A.施工计划
- B.临时天窗
- C.车间同意
- D.次日天窗
-
使用移动停车信号防护,当施工线路两端道岔只能通往施工地点位置时,在施工地点两端各()米处线路上,设置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防护。
- A.20
- B.50
- C.100
- D.200
-
严格执行防护员作业标准,保持与驻站联络员的联系,防护员间必须加强联系,点外作业5分钟至少联系一次,点内作业()分钟至少联系一次
- A.2
- B.3
- C.5
- D.10
-
施工天窗:线桥大中修及大型养路机械作业不应少于()min。
- A.120
- B.150
- C.180
- D.240
-
在道心、轨枕头上行走(作业需要的除外),属哪类违章
- A.H类
- B.A类
- C.B类
- D.C类
-
班前准备,()每日点名预想前在《控制表》工作记录栏内,根据日计划正确填写当日的日期、作业地点、作业项目、行走路径等、作业负责人、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等内容。
- A.工区工长
- B.施工负责人
- C.驻站联络员
- D.现场防护员
-
高铁成段更换钢轨时,新旧长钢轨在线路存放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且存放原则上不得超过()天。25米及以下钢轨回收应于当日完成。
- A.7
- B.5
- C.3
- D.1
-
发现线路轨向不良,用10米弦测量两股钢轨轨向偏差,当平均值达到()mm时,必须设置移动减速信号
- A.5
- B.10
- C.12
- D.15
-
在慢行或封锁施工时,驻站联络员应与车站值班员确认施工慢行或封锁命令、()、地点、()。A,
- A.里程
- B.起止时间
- C.项目
- D.人数
-
纸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换本时,对未销记的线路封锁、限速以及停用的设备等内容由()做好转登和签认,转登的时间按现时刻进行填写,转登内容前增加一行提示语(转登×年×月×日×时×分的登记内容),同时对原登记处进行销记(销记用语为已换本转登)
- A.车站值班员
- B.工务段
- C.原登记单位
-
使用移动停车信号防护,当施工地点距离道岔小于50米时,在该端()相对处线路上,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防护。
- A.岔尖接头
- B.岔跟接头
- C.警冲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