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属热处理工艺学(二级技师)课后答案一
-
铁碳合金相图应用在哪些场合?
-
热处理能使钢的性能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硫、磷元素的含量为什么在碳钢中要严格控制,而在易切削钢中又要适当提高?
-
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有( ) 、( ) 、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
-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组织和性能如何变化?
-
常规热处理有退火、( ) 、( ) 、回火。
-
热处理是强化金属材料、( ) 和( ) 的主要途径之一。
-
要正确掌握热处理工艺,就必须了解钢在不同的( ) 和( ) 条件下组织变化的规律。
-
热处理不改变工件的( ) 和( ) ,只改变工件的性能。
-
淬硬性是指淬火后获得的最高( ) ,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 ) 。
-
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是依靠较大晶粒( ) 较小晶粒和( ) 的方式进行的。
-
晶胞
-
冲击韧性
-
奥氏体是体心立方晶格。
- 正确
- 错误
-
淬硬性
-
生产中常用正火代替退火。
- 正确
- 错误
-
铸铁中碳以石墨形式析出的过程称为石墨化,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冷却速度和化学成分。
- 正确
- 错误
-
金属的综艺性能好,表明加工容易,加工质景容易保证,加工成本也较低。
- 正确
- 错误
-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 正确
- 错误
-
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 正确
- 错误
-
铸件中的白口会使铸件的切削性能变好。
- 正确
- 错误
-
洛氏硬度值是根据压头压入被测定材料的压痕深度得出。
- 正确
- 错误
-
金属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
- 正确
- 错误
-
通常以抗拉强度代表材料的强度指标。
- 正确
- 错误
-
碳钢比合金钢的变形开裂倾向严重。
- 正确
- 错误
-
银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正确
- 错误
-
非晶体具有各同性的特点。
- 正确
- 错误
-
点焊、缝焊时,焊件的厚度基本不受限制。
- 正确
- 错误
-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受晶界的影响,晶界越多,变形越容易。
- 正确
- 错误
-
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和切削加工性能。
- 正确
- 错误
-
晶界越多,金属材料的性能越好。
- 正确
- 错误
-
GCrl5SiMn钢的含铬量是:( )
- A.15%
- B.1.5%
- C.0.15%
- D.0.015%
-
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成为( )。
- A.强度
- B.塑性
- C.硬度
-
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标拉应力称为材料的( )。
- A.屈服点
- B.抗拉强度
- C.弹性极限
- D.刚度
-
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 )。
- A.塑性
- B.硬度
- C.强度
- D.以上答案都对
-
T12中的12指的是含碳量为( )。
- A.12%
- B.1.2%
- C.12
- D.0.12%
-
对压铸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浇厚大件
- B.铸件可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强度
- C.可浇高熔点合金
- D.铸件不能热处理
-
从灰铸铁的牌号可以看出它的( )指标。
- A.硬度
- B.韧性
- C.塑性
- D.强度
-
确定分型面时,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砂箱中,其主要目的是( )。
- A.操作方便
- B.利于补缩铸件
- C.防止错箱
- D.利于金属液充填型腔
-
40Cr表示该钢的平均含碳量为( )。
- A.40
- B.0.4%
- C.4%
- D.40%
-
下列元素中( )不能是C形曲线右移。
- A.钒
- B.钴
- C.锰
- D.钛
-
Q235中的235指的是( )。
- A.抗拉强度
- B.抗压强度
- C.屈服强度
- D.极限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