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中级煅烧工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润滑剂主要起到冷却、洗涤、防锈、密封、缓冲、减震等作用。

    • 正确
    • 错误
  2. 振动过程中,大颗粒间的空隙不断的由小颗粒去填充。

    • 正确
    • 错误
  3. 电动机温升过高时,要停机检查。

    • 正确
    • 错误
  4. 沥青的粘度越大,越利于沥青与颗粒的粘结,使阳极产品强度增加,糊料流动性越能好。

    • 正确
    • 错误
  5. 炭素制品的返回料可以加入任何品种。

    • 正确
    • 错误
  6. 煅烧炉二层火道温度应控制在( ),最高不得超过1400℃。

    • A.1250-1380℃
    • B.1200-1400℃
    • C.1100-1200℃
    • D.1000-1100℃
  7. 石油焦煅烧过程中,分解反应是( )反应。

    • A.放热
    • B.放热和吸热
    • C.没有放热,也没有吸热
    • D.吸热
  8. 罐式炉的炭质烧损一般低于( )%。

    • A.3
    • B.5
    • C.4
    • D.6
  9. 罐式煅烧炉最大的优点是( )。

    • A.产量大
    • B.烧损小
    • C.投资少
    • D.自动化程度高
  10. 热媒炉临时停炉时,应打开旁通烟道,关闭热媒进口烟气闸板,待炉顶温度低于( )℃时,方可停风机和热油泵。

    • A.300
    • B.400
    • C.200
    • D.350
  11. 硅砖在常温下的导热系数为( )W/m℃。

    • A.1.52
    • B.1.31
    • C.0.9
    • D.1.7
  12. 硅砖的主要组成为( )。

    • A.SiO2
    • B.Al2O3
    • C.Fe2O3
    • D.MgO
  13. 硅砖的方石英高低型转化,引起体积变化最大的温度为( )摄氏度。

    • A.163
    • B.300
    • C.180—273
    • D.500
  14. 原料在高温煅烧作用下,碳氢化合物会发生复杂的( )反应。

    • A.氧化
    • B.分解
    • C.缩聚
    • D.分解和缩聚
  15. 炭质原料在加热到( )℃时,其挥发份排出量最多。

    • A.250—720
    • B.500—800
    • C.300—960
    • D.650—900
  16. ( )是煅烧炉罐体溶洞产生的主要原因。

    • A.渣蚀
    • B.渗碳
    • C.结焦
    • D.局部温度过高
  17. 反映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称为( )。

    • A.电压
    • B.电流
    • C.电阻
    • D.电场
  18. 生产过程控制尘毒的最主要的方法是( )。

    • A.生产过程密闭化
    • B.网通
    • C.戴劳保用品
    • D.发放保健食品
  19. 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 A.启蒙教育
    • B.厂级教育
    • C.礼仪教育
    • D.工艺生产教育
  20. 粗碎是指将块度为200毫米左右的大块料破碎到( )毫米。

    • A.1—10
    • B.10—20
    • C.20—40
    • D.50—70
  21. 无烟煤,石油焦,沥青焦和冶金焦,是生产各种()的主要原料。

  22. 煤炭和焦炭的主要成分是()。

  23. 焦炭具有一些和一般煤炭不同的屋里性质,如()大,(),含炭量高。

  24. 焦炭是烟煤或某些含炭量搞的物质在高温下,基本隔绝空气加热使之()的产物。

  25. 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虽然物理状态、化学分子结构不同,但它们的化学元素成分都相同,都是由()五种元素所组成。

  26. 碳的原子量是(),原子序数为(),元素符号为()。

  27. 单质碳有三种变体:(),()及成为炭的所谓的()。

  28. 炭素生产中,我们研究的炭素制品的机械强度主要是指()、()、()强度。

  29. 耐火材料力学性质是指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材料在受载荷时产生()和()等性质。

  30. 炭和石墨材料属于多孔物质,衡量多孔物质密度指标是()。

  31. 石墨有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两种,含炭量分别可以达到()和()以上 。

  32. 一般而言,往往称液相炭化生成物为()。

  33. 许多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都能在高温下和碳反应生成()。

  34. 从炭素观点看,碳氢化合物转化炭的过程称为炭化,它的反应机理为()。

  35. 炭和石墨材料属于多孔物质,衡量多孔物质的密度有两种测定方法:()。

  36. 许多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能与碳反应生成碳化物,其中k、Rn、Cs、Na等和炭生成()外,其余金属均与炭化合生成碳化物。

  37. 炭素生产中,制造铝电解阴极炭块和高炉炭块所使用的固体原料是()。

  38. 石油焦是由油渣经过焦化工艺而制得的产品,油渣是由各种()和()化合物组成的。

  39. 石油焦是由渣油经过()工艺而制得的产品。

  40. 在回转窑煅烧生产中,()是衡量燃料燃烧是否合理的标志。

  41. 测量炭素原料真密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原料或制品的()。

  42. 从炭素观点看,碳氢化合物转化炭的过程称为()。

  43. 炭和石墨制品在高温下使用时,能经受而不开裂的能力,称()或抗热震性。

  44. 渣油的焦化工艺很多,其共点都是()。

  45. ()通过筛子把物料按其以尺寸大小不同分成若干粒度级别。

  46. ()在自然界分布很广,虽然其在地壳元素总量中占0.14%,但它却是地球上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

  47. 回转窑可分为()带、()带、()带三个温度带。

  48. 回转窑煅烧带的调整主要靠()及窑内()来移动。

  49. 碳质原料在煅烧过程中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排出的可燃性气体称为()。

  50. 煅烧是指碳质原料在()的条件下进行高温()热处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