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冷轧工初级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
-
棒线连轧的微张力控制方法中的电流记忆法张力控制的依据是( )。
- A.轧件速度
- B.温度
- C.轧制压力
- D.轧机负荷电流
-
奥氏体不锈钢棒线材轧制后的在线热处理是( )。
- A.调质处理
- B.高温球化退火
- C.高温固溶淬火
- D.软化退火
-
长材连铸连轧技术中FWR技术即为( )。
- A.无头连铸连轧技术
- B.焊接无头轧制技术
- C.连续铸轧技术
- D.液芯轧制技术
-
钢筋的连轧生产中采用切分轧制的轧件的最终切分是靠( )。
- A.切分轮
- B.轧辊
- C.飞剪
- D.圆盘剪
-
万能型钢轧机的轧辊结构特点是( )。
- A.立辊在水平辊之前
- B.立辊在水平辊之后
- C.立辊、水平辊轴线在同一平面内
- D.轧辊交叉
-
在轧制时,轧制速度( ),摩擦系数越小。
- A.越小
- B.越大
- C.变缓
- D.不变
-
按炉送钢制度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从炼钢开始,不论中间有多少环节,一直到成品入库,都要按( )转移、堆放和管理。
- A.钢的化学成分
- B.钢种
- C.炉罐号
- D.连铸坯
-
棒线材连轧的粗轧机 选择的连轧方式为( )。
- A.活套无张力轧制
- B.微张力轧制
- C.穿梭轧制
- D.交叉轧制
-
在轧制生产中,按负偏差组织轧制的钢材是( )。
- A.按实际重量交货结算的钢材
- B.按理论重量交货结算的钢材
- C.按负偏差量计算交货结算的钢材
- D.按生产计划计算的钢材
-
在轧制生产中导卫装置或工作辊道或其他机械设备有尖角或突出部位易造成轧件的( )。
- A.磨损
- B.耳子
- C.划伤
- D.麻面
-
折叠形成的原因是( )。
- A.钢坯皮下气泡或非金属夹杂物轧后暴露
- B.轧件冷却不当
- C.成品孔前某道次出了耳子
- D.轧辊缺陷
-
关于轧制节奏,说法正确的是( )。
- A.提高轧制节奏可以提高轧机小时产量
- B.交叉轧制时间越长,轧制节奏越长
- C.纯轧时间和间歇时间越长,轧制节奏越短
- D.纯轧时间越长,轧制节奏越短
-
钢种牌号为Q215的钢管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 )。
- A.215N/cm2
- B.215Mpa
- C.215Kg/mm2
- D.21.5Mpa
-
连轧机组的精轧机应遵循( )原则。
- A.张力相等
- B.线速度相等
- C.秒流量相等
- D.轧辊转速相等
-
型钢表面成片或成块的凹凸不平的粗糙面,此缺陷称为( )。
- A.压痕
- B.凹坑
- C.麻面
- D.折叠
-
钢样在做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前瞬间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 )。
- A.屈服极限
- B.强度极限
- C.弹性极限
- D.刚度
-
消除轧件扭转缺陷的方法是( )。
- A.不轧低温钢或调整前一孔型的压下量,多压一些。
- B.发现导板有粘挂铁皮现象,立即更换
- C.调整入口夹板,将轧件夹持住并保证直立位置
- D.加强矫直机调整操作,及时更换磨损的矫直辊和辊轴
-
下列最有利于提高轧机小时产量的对策是( )。
- A.增加坯料单重
- B.提高开轧温度
- C.增加成品机架压下量
- D.降低轧制速度
-
下列属于轧制缺陷的是( )。
- A.重皮
- B.耳子
- C.瘤孔
- D.麻面
-
在辊径一定时,降低( ),增加摩擦系数,便于顺利咬入。
- A.轧制压力
- B.轧制速度
- C.轧制温度
- D.辊道高度
-
型钢轧机卫板安装在出口侧,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轧件( )现象。
- A.跑偏
- B.缠辊
- C.甩尾
- D.翘头
-
角钢是按照腿的( )来表示规格的。
- A.长度
- B.厚度
- C.重量
- D.面积
-
板带钢轧制的( )是板带轧制制度最基本的核心内容。
- A.压下制度
- B.张力制度
- C.速度制度
- D.温度制度
-
钢材表面出现周期性凹凸缺陷是( )引起的。
- A.轧辊缺陷
- B.导卫缺陷
- C.加热缺陷
- D.导板缺陷
-
钢种牌号为50钢属于( )。
- A.低碳钢
- B.中碳钢
- C.高碳钢
- D.合金钢
-
计算机在轧钢生产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 A.生产管理
- B.生产过程控制
- C.故障诊断
- D.生产计划制定
-
产品技术标准中以“GB”的标准是( )缩写。
- A.国家标准
- B.企业标准
- C.行业标准
- D.内控标准
-
热轧带钢卷要进一步冷加工,必须经过( )工序,才能轧制。
- A.平整
- B.退火
- C.酸洗
- D.皂化
-
轧辊的孔型侧壁斜度越大,则轧辊的重车率( )。
- A.越小
- B.没什么影响
- C.越大
- D.两者无关
-
轧机操作台的控制电压一般是( )。
- A.11V
- B.24V
- C.220V
- D.36V
-
镦粗矩形断面的试件,不断加大变形,最终得到的断面形状是( )。
- A.圆形
- B.矩形
- C.椭圆形
- D.棱形
-
某热轧型钢厂选用六角—方孔型系统,其优点是( )。
- A.轧制延伸系数大
- B.轧件变形均匀,轧制平稳
- C.去除氧化铁皮能力好
- D.轧后轧件强度高
-
轧制产品要进行检验,其中表示钢材的塑性好坏的指标是( )。
- A.屈服强度
- B.弯曲度
- C.延伸率
- D.宽展量
-
钢经过不同热处理会有不同的性能,而经过( )热处理后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A.正火
- B.淬火+低温回火
- C.淬火+高温回火
- D.淬火
-
在生产实践中,常利用不同的加热和冷却的方法来改变钢的性能,其根据就是固态钢有( )特性。
- A.过冷度
- B.耐热
- C.同素异构转变
- D.导热性
-
将钢材加热到奥氏体化以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过程称为( )。
- A.回火
- B.正火
- C.淬火
- D.退火
-
在轧制轴承钢时要进行退火处理,轴承钢的退火是( )。
- A.完全退火
- B.球化退火
- C.扩散退火
- D.均匀化退火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变形抗力的有效方法是( )。
- A.减小轧辊直径
- B.增加轧制速度
- C.增加摩擦系数
- D.减小辊身长度
-
在热轧时,随着变形速度( ),变形抗力有较明显的增加。
- A.提高
- B.降低
- C.不变
- D.两者无关
-
当一种金属进行塑性变形时,受到外力为100N,受力的面积为200mm2,此时金属产生内力,其应力应为( )。
- A.5Pa
- B.50Pa
- C.5Mpa
- D.30MPa
-
对于变形区的前滑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当宽度小于定值时,随宽度增加,前滑值也增加;而当宽度超过此值后,继续增加,前滑值不在增加
- B.当轧件厚度减小时,前滑值也相应地减小
- C.随相对压下量的增大,前滑值也增大
- D.当轧件厚度减小时,前滑值不变
-
摩擦系数对轧制过程中的宽展是有影响的,正确的说法是( )。
- A.摩擦系数增大,宽展量也增大
- B.摩擦系数降低,宽展量增大
- C.摩擦系数增大,宽展量变小
- D.摩擦系数降低,宽展量增大或不变
-
合金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 )。
- A.晶粒变细
- B.晶粒变粗
- C.晶格类型发生畸变
- D.晶粒度增加
-
当奥氏体化的钢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从高温冷却到MS线以下时,过冷奥氏体转变为( )。
- A.莱氏体
- B.贝氏体
- C.马氏体
- D.屈氏体
-
亚共析钢中的含碳量升高时,其相对的C曲线向( )移。
- A.左
- B.右
- C.上
- D.下
-
为了全面了解压力加工过程的特点,应该把变形过程中的( )结合起来分析。
- A.变形方式和变形图示
- B.主应力图和主变形图
- C.主变形与变形图示
- D.变形方式和主应力图
-
金属组织中晶粒度尺寸的关系是( )。
- A.晶粒度越大,晶粒直径越大
- B.晶粒度越大,晶粒直径越小
- C.晶粒度与晶粒尺寸无关
- D.晶粒度与晶粒直径均不变
-
在热状态下,碳素钢最有利的加工温度范围是( )。
- A.800~1100oC
- B.900~1000oC
- C.1000~1200oC
- D.800 ~1300oC
-
一般说不希望钢中含硫,但是钢中含硫却可提高钢的( )。
- A.强度
- B.硬度
- C.易切削性
- D.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