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级熔炼工岗前培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气孔往往给铸件带来巨大的危害,其中()不是影响析出性气孔的主要因素。
- A.合金液原始含气量
- B.外界压力
- C.铸件的凝固方式
- D.空气湿度
-
合金熔液凝固时在某阶段由于溶质再分配而造成熔液中溶质含量增加,这种现象会使合金液的凝固点()。
- A.下降
- B.上升
- C.不变
- D.尚未研究
-
合金的结晶方式不同,导致其凝固后得到的基体组织也不一样。()方式的合金其凝固后容易发展为树枝发达的粗大等轴晶,最后在铸件中形成分散性缩松。
- A.层状凝固
- B.体积凝固
- C.糊状凝固
- D.以上都不对
-
()是铸件形成过程的核心,它决定着铸件的组织和铸造缺陷的形成,因而也决定了铸件的性能和质量。
- A.浇注
- B.模具质量
- C.凝固
- D.熔炼
-
铸件形成气孔的主要原因是()。
- A.金属液原始含气量高
- B.冷却速度快
- C.结晶温度范围小
- D.浇注温度偏低
-
铝合金熔体浇入铸型后,其流动性的好坏主要由()来决定。
- A.含气量
- B.氧化夹杂
- C.温度
- D.合金自身成分
-
铸件缩孔的形成,主要是金属()收缩的结果。
- A.凝固过程
- B.液态
- C.固态
- D.相变
-
()能精确的测出铝合金中各种元素及其含量。
- A.化学实验
- B.理化分析
- C.物理分析
- D.金相观察
-
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下列选项不能很好保证得到优质铝熔液的是()。
- A.快速升温、熔化
- B.短时间熔化
- C.熔化温度越高越好
- D.炉料干燥、无油物
-
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影响熔体品质的因素很多,下列选项中()对其没有影响。
- A.空气相对湿度
- B.合金成分
- C.熔炼设备
- D.熔炼温度
-
预热熔炉(坩埚)和熔炼工具,其温度加热到()度时开始喷刷涂料。
- A.100~200
- B.200~300
- C.300~400
- D.400~500
-
铝合金生产过程中,目前尚无法精确测量其含量的是()。
- A.非金属夹杂物
- B.氢气
- C.氧气
- D.硅
-
在铝合金生产过程中,铝液温度达到()度时其变质效果较好。
- A.760~800
- B.660~700
- C.700~730
- D.730~750
-
铝合金熔液用旋转喷吹除气时,其除气时间一般保持在()分钟。
- A.3~5
- B.7~12
- C.15~20
- D.20~25
-
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铝合金的变质剂使用。
- A.磷
- B.锶
- C.石墨
- D.钠
-
一般常见铝合金铸件的组织结构是由()组成的。
- A.单晶体
- B.元素
- C.初晶硅
- D.多晶体
-
变质处理工艺参数是加入量、变质温度和()。
- A.变质效果
- B.变质材料
- C.变质时间
- D.金属熔体性质
-
下列强化金属材料的方法中,()既能使金属材料的强度增加,又能使材料的韧性增加。
- A.细化晶粒
- B.固溶处理
- C.加工硬化
- D.实效强化
-
金属熔体在收缩时产生的()是铸件产生裂纹、变形及翘曲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 A.变形
- B.压应力
- C.拉应力
- D.内应力
-
金属熔体浇到铸型后,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原子间距不断缩小,会发生液态的、固态的和()的三种收缩。
- A.凝固结束
- B.凝固前
- C.凝固过程中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液态金属在凝固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作为凝固驱动力,液态金属才会向固体转变。
- A.过热度
- B.过冷度
- C.变质元素
- D.压力
-
在铝合金的生产中,熔体的流动性对铸件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在常规测定流动性时,其主要受合金元素及()的影响。
- A.压力
- B.杂质
- C.温度
- D.粘度
-
铝中加入的合金元素溶解在铝晶格中,使晶格发生畸变,造成铝基体强化,这种结构叫以铝为基体的()。
- A.化合物
- B.固溶体
- C.金属间化合物
- D.晶体
-
()的作用是保护金属在熔炼过程中不被氧化或少氧化以及不吸收气体或少吸收气体。
- A.变质剂
- B.熔渣
- C.合金基体
- D.覆盖剂
-
()的热源是利用固体、液体或气体燃烧加热熔化铝合金。
- A.燃料炉
- B.电炉
- C.冲天炉
- D.工频炉
-
在铝合金生产中,铝经过()的方法使其变成铝合金,从而提高性能。
- A.熔化
- B.合金化
- C.变质
- D.加压
-
铸造铝合金熔炼的特点:待坩埚预热至暗红色,先加入()。
- A.易氧化、易挥发的元素,如稀土元素、镁、钙和锌等。
- B.比较难熔的金属
- C.熔点较低的和基体金属,大块的废铝锭也可先加入
- D.没有具体的先后顺序
-
()是指铸造、机械加工、铝材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废料或报废回收的铝及铝合金废料(品)。
- A.铸锭
- B.中间合金
- C.回炉料
- D.母合金
-
铸造铝合金生产,首先要知道()和对杂质的要求。
- A.合金的成分
- B.变质剂
- C.添加剂
- D.涂料
-
碱性电弧炉氧化法炼钢的脱磷主要是在()。
- A.还原期
- B.氧化期
- C.熔化期
- D.出炉
-
球墨铸铁一般是用稀土镁合金对铁液进行球化处理,以改善石墨(),从而得到比灰铸铁力学性能更高的铸铁。
- A.大小
- B.数量
- C.均匀性
- D.形态
-
一般铝液中氧化夹杂越多则含氢量也越()
- A.没有关系
- B.少
- C.尚待研究
- D.多
-
某合金代号为ZL101,其中Si的含量为()。
- A.4.5~5.5%
- B.5.5~6.5%
- C.6.5~7.5%
- D.7.5~8.5%
-
加入元素溶在铝合金基体相中造成晶格畸变,使基体得到强化,这种强化称为()。
- A.时效强化
- B.固溶强化
- C.变质处理
- D.细晶强化
-
碳钢和铝合金熔液吸()程度最为严重。
- A.氢
- B.氧
- C.氮气
- D.一氧化碳
-
高锰钢铸件在工作中经受强烈的冲击或挤压时组织发生变化因而具有很高的()。
- A.抗冲击性
- B.抗磨性
- C.耐磨性
- D.缺口敏感性
-
有色金属中最常用的金属是()。
- A.铜
- B.镁
- C.锌
- D.铝
-
铁的熔点是()。
- A.1538℃
- B.1350℃
- C.1670℃
- D.1400℃
-
某种铸铁的牌号为QT400-18,其中“18”代表的含义是()。
- A.抗拉强度
- B.伸长率
- C.屈服强度
- D.布氏硬度
-
一般情况下铸铁的机械性能来源于基体取决于()。
- A.铸铁
- B.铸钢
- C.渗碳体
- D.石墨
-
下列哪种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 A.灰铸铁
- B.可锻铸铁
- C.麻口铸铁
- D.球墨铸铁
-
一般情况下铸铁件厚壁处容易出现()的石墨片。
- A.细小
- B.粗大
- C.球状
- D.方形
-
铸铁生产中用的最多的孕育剂是()。
- A.65%Si-Fe
- B.85%Si-Fe
- C.75%Si-Fe
- D.45%Si-Fe
-
灰铸铁中碳主要以()形式存在。
- A.细小渗碳体
- B.粗大渗碳体
- C.片状石墨
- D.团状石墨
-
铸铁中碳以渗碳体和()两种形式存在。
- A.木炭
- B.石墨
- C.金刚石
- D.硅
-
铸铁是指含碳量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组织中具有共晶成分组织的铁碳合金。
- A.0.69%
- B.2.10%
- C.2.14%
- D.4.26%
-
铝的密度约为()g/Cm3。
- A.8.96
- B.2.7
- C.7.8
- D.8.4
-
铸铝件浇注温度在()范围内。
- A.700~800℃
- B.900~1000℃
- C.1100~1200℃
- D.1300~1400℃
-
()是熔炼普通灰铸铁最常用的两种铁合金。
- A.Mn-Fe;Mo-Fe
- B.Cr-Fe;Si-Fe
- C.Si-Fe;Mn-Fe
- D.Cr-Fe;Mo-Fe
-
铸造铝合金的代号()。
- A.HT
- B.ZAL
- C.ZCuAL
- D.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