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高级技师轧钢工无纸化理论实操知识技能考试及答案(新编)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晶粒长大速度越慢,则结晶后晶粒越( )。

  2. 在低碳钢的拉伸试验中,试件在发生弹性变形后会出现屈服平台,此时应力称( )。

  3. 形核率越低,结晶晶粒越( )。

  4. 铁和碳形成的Fe3C称为( ),它是铁碳合金组织中主要的强化相,其数量和分布情况对铁碳合金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5. 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形核率和( )。

  6. 金属在冷加工变形中,金属的变形抗力指标,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 )。

  7. 在压力加工过程中,对给定的变形物体来说,三向压应力越强,变形抗力( )。

  8. 金属在冷加工变形中,金属的塑性指标,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 )。

  9. 轧件的宽展量与变形区的宽度成( )。

  10. 一般情况下,钢的塑性越好,其变形抗力就越小。

    • 正确
    • 错误
  11. 计算轧制压力可归结为计算平均单位压力和( )这两个基本问题。

  12. 变形抗力越大,其塑性越低。

    • 正确
    • 错误
  13. 变形的均匀性不影响金属的塑性。

    • 正确
    • 错误
  14. 变形抗力是金属和合金抵抗其产生弹性变形的能力。

    • 正确
    • 错误
  15. 金属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叫刚性。

    • 正确
    • 错误
  16.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叫冲击韧性。

    • 正确
    • 错误
  17. 在钢的奥氏体区轧制时,终轧温度的提高,有利于转变后的铁素体晶粒的细化。

    • 正确
    • 错误
  18. 钢锭中有皮下气泡是常见的一种缺陷,从表面上看不到,但一经加热,表面形成氧化铁皮,轧制时,铁皮脱落,则气泡暴露,其对轧制产品的影响程度与延伸系数有关。

    • 正确
    • 错误
  19. 金属材料的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之比值,称为屈强比,实践表明此比值小,说明这种金属材料是不可靠的。

    • 正确
    • 错误
  20. 双相钢是指钢的基体是铁素体相,在铁素体相内分布着不连续的微细的马氏体相。

    • 正确
    • 错误
  21. 在200~400℃时属于钢的兰脆区,此时钢的强度高而塑性低。

    • 正确
    • 错误
  22. 奥氏体最高溶碳能力为0.77%。

    • 正确
    • 错误
  23. 如果在热轧生产过程中,不慎把细碎的氧化铁皮压入轧件中去了,当轧件冷却后,在钢材表面就形成白点缺陷。

    • 正确
    • 错误
  24. 在检验钢材中发现麻面缺陷,麻面的产生有两种可能,一方面有炼钢工序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轧钢工序的因素。

    • 正确
    • 错误
  25. 在轧制中,终轧温度过低会使钢的实际晶粒增大,能提高其机械性能。

    • 正确
    • 错误
  26. 在轧钢生产单位,通常把钢材上的缺陷分为两大块,其一是钢质不良带来的缺陷;其二是轧钢操作不良造成的缺陷。

    • 正确
    • 错误
  27. 轧钢产品的技术条件是制定轧制工艺过程的首要依据。

    • 正确
    • 错误
  28. 总延伸系数等于各道次延伸系数之和。

    • 正确
    • 错误
  29. 中厚板轧制时压下量分配一般是均等的。

    • 正确
    • 错误
  30. 最小阻力定律,在实际生产中能帮助我们分析金属的流动规律。

    • 正确
    • 错误
  31. 在轧制过程中,轧件在( )内摩擦力的方向与轧件运动方向相反。

    • A.前滑区
    • B.后滑区
    • C.变形区
  32. 在现代轧钢生产中,积极推广先进的控制轧制,就是( )。

    • A.能控制轧制节奏
    • B.能控制不出现轧制缺陷
    • C.能提高其机械性能
  33. 在现代轧制生产中,控轧控冷可以使( )。

    • A.铁素体晶粒细化,使钢材强度提高,韧性得到改善
    • B.铁素体晶粒长大,使钢材强度提高,韧性得到改善
    • C.铁素体晶粒细化,使钢材强度降低,韧性得到改善
  34. 当一种金属进行塑性变形时,受到外力为1000N,受力的面积为200mm2,此时金属产生内力,其应力应为( )。

    • A.5Pa
    • B.50Pa
    • C.5MPa
  35. 轧制实践经验表明,在相同的变形条件下,轧制时合金钢的宽展量比碳素钢的宽展量( )。

    • A.大
    • B.相同
    • C.小
  36. 在热加范围内,随着变形速度( ),变形抗力有较明显的增加。

    • A.提高
    • B.降低
    • C.不变
  37. 摩擦系数对轧制中的宽展是有影响的,正确地说法是( )。

    • A.摩擦系数增大,宽展量也增大
    • B.摩擦系数降低,宽展量增大
    • C.摩擦系数增大,宽展量变小
  38. 在轧钢生产中,轧制( )钢时,宽展比较大,需进行准确计算。

    • A.板材
    • B.型材
    • C.管材
  39. 可导致轧制压力增大的因素,主要有( )。

    • A.轧件厚度增加
    • B.轧件宽度增加
    • C.轧辊直径减小
  40. 金属在冷加工后,产生加工硬化,( )是属于加工硬化的特点。

    • A.晶格的排列规则了
    • B.金属的塑性提高了
    • C.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提高了
  41. 在轧制过程中,钢坯在平辊上轧制时,其宽展称做( )。

    • A.自由宽展
    • B.强迫宽展
    • C.约束宽展
  42. 钢在连续冷却时,冷却速度越快时,相变的( )。

    • A.过冷度越大
    • B.过冷度越小
    • C.过冷速度越快
  43. 奥氏体钢的晶格类型为( )。

    • A.体心立方晶格
    • B.面心立方晶格
    • C.密排六方晶格
  44. 前滑值可以通过在轧辊的辊面上预先刻痕的实验方法来测定,设两刻痕间的弧长为L,当轧件被轧后,轧件上出现相应的两个凸起的金属点的距离为K,则前滑值应为( )。

    • A.(L-K)/L×100%
    • B.(K-L)/K×100%
    • C.(K-L)/L×100%
  45. 当使高温奥氏体在C曲线的鼻尖至马氏体开始转变点之间某温转变时,由于转变温度较低,所以得到的转变物质为( )。

    • A.索氏体
    • B.屈氏体
    • C.贝氏体
  46. 当奥氏体化的钢以大于临介冷却速度从高温冷却到MS以下时,过冷奥氏体转变为( )。

    • A.莱氏体
    • B.贝氏体
    • C.马氏体
  47. 变形温度的升高,则( )。

    • A.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减小
    • B.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增大
    • C.不影响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
  48. 平面应力状态共有( )种可能图示。

    • A.2
    • B.3
    • C.4
  49. 轧制宽而薄的板带钢时,用( )变形图示表示。

    • A.(-0+)
    • B.(-++)
    • C.(――+)
  50. 当机架间采用堆钢轧制时,应( )。

    • A.降低上游机架速度或增加压下量
    • B.提高上游机架速度或增加压下量
    • C.降低上游机架速度或减小压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