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航空管制员考试题库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飞行活动中所谓“机场关闭”,就气象条件而言,主要是以风和能见度为标准。

    • 正确
    • 错误
  2. 在我国境内6600m(含)以上的空间,划分为若干个高空管制空域,在此空域内飞行的航空器必须按照仪表飞行规则飞行并接受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 正确
    • 错误
  3. 国内航线的等待燃油是指在标准大气情况下、备降机场上空1500FT等待45分钟的耗油量。

    • 正确
    • 错误
  4. 长期记忆是有限资源。

    • 正确
    • 错误
  5. 在标准大气中飞机在空中测得的气温是-24℃,则飞机所在高度是3000m。

    • 正确
    • 错误
  6. 航空器起飞、着陆阶段,横向间隔小于500m属于运输航空严重事故征候。

    • 正确
    • 错误
  7. 气象情报中UA表示飞机空中报告。

    • 正确
    • 错误
  8. RNAV允许建立平行航路,提高空域的利用率和交通流量。

    • 正确
    • 错误
  9. 飞机在低高度大坡度转弯时,应使用无线电高度表判断超障。

    • 正确
    • 错误
  10. 直角航线程序由出航转弯、出航航段和入航航段组成。

    • 正确
    • 错误
  11. 在云中飞行时,若光线从机头方向投射过来,可产生下俯错觉。

    • 正确
    • 错误
  12. 在绕飞雷暴云时,应选择雷暴云的上风方向绕过。

    • 正确
    • 错误
  13. 白天,不管是红外云图还是可见光云图,积雨云的色调都最白。

    • 正确
    • 错误
  14. 飞机在进场过程如遇到低空风切变,逆风转为顺风飞行,则飞机在尾风作用下,速度将增大,因此为了保持高度,驾驶员应当推杆以减小飞机的迎角。

    • 正确
    • 错误
  15. 直读磁罗盘体积小、重量轻、无需供电,是飞机上必备的备份仪表。

    • 正确
    • 错误
  16. 航空器航路(航线)飞行阶段,纵向间隔小于3000m属于运输航空事故征候。

    • 正确
    • 错误
  17. 我国青藏高原地形起伏、风速大,因此动力乱流强,热力乱流很弱。

    • 正确
    • 错误
  18. 按CI确定最低成本巡航速度时,相同的条件下,CI越大,巡航速度越小。

    • 正确
    • 错误
  19. 标准的Ⅰ类ILS下滑道在跑道入口处的基准高为15m。

    • 正确
    • 错误
  20. 飞机在着陆滑跑时,襟翼偏度越大则所需着陆距离就越小。

    • 正确
    • 错误
  21. 运输机和直升机穿越航路须改变原飞行高度穿越时,穿越点前()km范围内为高度层转换区;退出点前()km必须取得军航管制部门的许可。

    • A.50、50
    • B.60、50
    • C.50、60
    • D.60,60
  22. CAVOK和NSC的共同点是()。

    • A.能见度≥10km
    • B.能见度≥5km
    • C.1500m(5000ft)或最高的最低飞行扇区高度(两者取其大)以下无云,且无积雨云,有别于SKC。
    • D.无重要天气现象
  23. 罗差是()。

    • A.磁经线偏离真经线的角度
    • B.真经线偏离磁经线的角度
    • C.磁经线偏离罗经线的角度
    • D.罗经线偏离磁经线的角度
  24. 在汽化式、压力喷射式和直接喷射式三种燃料系统中,(1)三种燃料系统都是连续喷油的;(2)直接喷射式是间断喷油的,汽化器式和压力喷射式是连续喷射的,其中()。

    • A.(1)、(2)都对
    • B.只有(2)对
    • C.只有(1)对
    • D.(1),(2)都不对
  25. 当二次监视雷达的参数一定时,二次雷达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远距离和航空器的()有关。

    • A.飞行速度
    • B.应答机的回答功率
    • C.飞行高度
    • D.体积大小
  26. 以下不属于班组资源管理概念的是()。

    • A.实行双岗制
    • B.注重班组成员之间的搭配
    • C.班组成员之间加强沟通
    • D.改变班组成员的性格
  27. 在进近飞行阶段(进近管制区内的飞行)时,构成运输航空事故征候是指()。

    • A.相近两航空器纵向间隔小于3km,横向间隔小于3km,垂直间隔小于100m
    • B.相近两航空器纵向间隔小于3km,横向间隔小于1km,垂直间隔小于200m
    • C.相近两航空器纵向间隔小于3km,横向间隔小于1km,垂直间隔小于100m
    • D.相近两航空器纵向间隔小于2km,横向间隔500m,垂直间隔小于50m
  28. 目视飞行时,两机在同一高度上交叉相遇,飞行员从座舱右侧看到另一架航空器时应当()。

    • A.下降高度
    • B.上升高度
    • C.向左转弯
    • D.向右转弯
  29. ()天气系统产生的雷暴常常是白天减弱消散,晚上形成和增强。

    • A.空中槽,切变线
    • B.暖锋,静止锋
    • C.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D.冷锋
  30. ()航空器的起飞时间应当由区域管制室限定。

    • A.对于本场起飞航班
    • B.对于沿同一航线飞行的航空器,需要配备航路上的飞行间隔时
    • C.对于目的地相同的航班
    • D.以上三项皆不对
  31. VHF通信设备一般都建在高山或者远离城市的开阔地带,是为了尽量避开()阻挡,以确保通信效果。

    • A.人员活动等的
    • B.高山、高大建筑等
    • C.水面及海洋波浪等
    • D.未知障碍及不明物体等
  32. 以下关于影响听力的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年龄增长主要使高频音损失
    • B.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仅取决于噪音的强度
    • C.习惯的重要性在于,警告信号重复多了,就不注意重复的是什么
    • D.环境音频率高于信息音频率时,遮蔽影响小
  33. 飞机以等表速爬升时,随着高度的增加,爬升梯度将()。

    • A.逐渐增大
    • B.逐渐减小
    • C.保持不变
    • D.先增大后减小
  34. 喷气发动机产生的额定推力将随飞行高度增加而()。

    • A.增加
    • B.减小
    • C.不变
    • D.先增加,后按小
  35. 电波由()向空中辐射,遇到电离层后反射到接收点,这种传播方式称为天波传播。

    • A.合成孔径
    • B.散射天线
    • C.发射天线
    • D.接收天线
  36. 下滑信标的频率范围是()。

    • A.329.00~339.00MHz
    • B.325.00~335.00MHz
    • C.325.00~339.00MHz
    • D.329.00~335.00MHz
  37. INS(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的主要目的是()。

    • A.消除陀螺的漂移误差
    • B.消除INS的机械误差
    • C.将平台调整到预定的导航坐标系中
    • D.建立初始姿态矩阵
  38. 副热带高压西北部雷暴一般向()方向移动。

    • A.西北
    • B.东北
    • C.西
    • D.南
  39. 1:10万地形图是按()进行划分的。

    • A.经差40分,纬差20分
    • B.经差1度,纬差2度
    • C.经差30分,纬差20分
    • D.经差1度,纬差30分
  40. 某VHF收发信机的工作频率为125MHz,此频率是指()。

    • A.接收机的本振信号频率
    • B.发射机的载波频率
    • C.话音信号频率
    • D.中频频率
  41. 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是()。

    • A.使风绕低压顺时针方向旋转
    • B.使风绕高压顺时针方向旋转
    • C.使风绕低压逆时针方向旋转
    • D.使其右偏
  42. 为确定飞机是飞向或飞离VOR台,向/背台指示器用来指示飞机在()的那一边飞行。

    • A.预选空域
    • B.预选航道
    • C.备降机场
    • D.预选机场
  43. 航空器迷航后,如果驾驶员看见了明显的地标,可采用()。

    • A.线状地标复航
    • B.无线电复航
    • C.雷达复航
    • D.A,B和C
  44. 预计磁航迹3°,平均磁航向355°,平均磁航迹355°,偏流(),偏航角(),()风。

    • A.偏流0°,偏航角-8°,右侧风
    • B.偏流+8°,偏航角0°,左侧风
    • C.偏流-8°,偏流角0°,右侧风
    • D.偏流0°,偏航角-8°,顺逆风或无风
  45. 采用管制员与驾驶员数据通信技术是为了()。

    • A.减少通信线路数据流量
    • B.增加可靠性
    • C.节省通信费用
    • D.A,B和C
  46. 增压座舱压力调节的基本方法是()。

    • A.控制流入座舱的空气流量
    • B.控制座舱向外界的排气流量
    • C.控制座舱内空气的流动速度
    • D.控制座舱空气的温度
  47. ILS的航向台为航空器进近提供()。

    • A.距离信息
    • B.方位信息
    • C.高度信息
    • D.位置信息
  48. 飞机在对流层内做等马赫数爬升时,随高度增加,飞机的真空速将()。

    • A.一直增大
    • B.先增大,后减小
    • C.一直减小
    • D.先减小,后增大
  49. 飞机航路爬升时的转换高度是指()。

    • A.等TAS转换为等M数爬升时的高度
    • B.等M数转换为等TAS爬升时的高度
    • C.等M数转换为等IAS爬升时的高度
    • D.等IAS转换为等M数爬升时的高度
  50. 基线转弯(修正角)程序出航时间的规定为()分钟,以()分钟为增量

    • A.1~3,0.5
    • B.2~4,1
    • C.1~3,1
    • D.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