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空中交通管理执照题库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通常情况下,航空器的上升率随高度的增加而()。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不能确定
  2. 只有在航空器()时,进近雷达管制员才能发布目视进近许可,终止雷达引导。

    • A.驾驶员已经看到地面
    • B.在云下飞行
    • C.驾驶员已经看到机场
    • D.切入五边
  3. 报告室管制员在认为有必要对次日飞行计划和飞行预报中的起飞时刻进行调整,进行先期流量管理时,应当()。

    • A.报告值班首长
    • B.通知飞行预报的申请人
    • C.通知本机场所在区域管制室
    • D.报告本机场所在地区管理局调度室
  4. ()空域为进近管制空域,其垂直范围通常在()以下,最低高度层以上。

    • A.C类,6000米(含)
    • B.C类,6600米(不含)
    • C.B类,6000米(含)
    • D.B类,6600米(不含)
  5. 区域管制室向进近管制室发出的预计到达时间相差超过()分钟,应当进行更正。

    • A.2
    • B.3
    • C.5
    • D.10
  6. 航空器实际起飞时间晚于预计起飞时间()以上的为延误。

    • A.15分钟(含)
    • B.20分钟(含)
    • C.30分钟(含)
    • D.30分钟(不含)
  7. 直升机在停机坪上起飞和着陆时,与其他航空器、障碍物水平距离不小于()米。

    • A.5
    • B.10
    • C.15
    • D.20
  8. 沿ADS航路飞行的航空器由民航负责指挥,其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为()。

    • A.最小纵向间隔5分钟,最小垂直间隔600米
    • B.最小纵向间隔15分钟,最小垂直间隔1200米
    • C.最小纵向间隔10分钟,最小垂直间隔600米
    • D.最小纵向间隔20分钟,最小垂直间隔1200米
  9. 在空中交通服务电报中,如起降场、备降场无规定的四字地名代号,应当使用()编发。

    • A.该机场所在管制区域的四字地名代号
    • B.该机场其它代号,并在补充资料/其它资料中注明“DZP/”或“DZST/”后接机场名称
    • C.“ZZZZ”表示,并在编组18其它情报中填入起降场、备降场英文全称或填入可得到该项数的空中交通服务单位
    • D.C项中“DEST/”改为“ARRY/”
  10.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飞行预报批复,该计划即视为()。

    • A.不同意
    • B.需再申请
    • C.待批复
    • D.已被批准
  11. 使用二次监视雷达的雷达管制员,通过()识别确认航空器。

    • A.通过使用应答机的“开”和“关”功能
    • B.对于显示应答机编码的航空器,观察其是否与移交位置报中一致
    • C.观察到仅有一个一次雷达目标,其航迹与航空器驾驶员报告的一致
    • D.在雷达标牌上,直接认出具有S模式设备航空器的识别标志
  12. 雷达管制移交时,被移交航空器的间隔应当符合接受方所认可的(),同时移交方还应将指定给航空器的高度及有关指令通知接受方。

    • A.最低间隔
    • B.垂直间隔
    • C.程序间隔
    • D.雷达监控间隔
  13. CNL电报的作用是()。

    • A.今日的飞行任务取消
    • B.取消此次飞行任务
    • C.取消领航计划(FPL)
    • D.取消已发出的飞行许可
  14. 除航路飞行外,航空器在距雷达天线50千米以外与显示器上标出的障碍物标志的距离,最小间隔为()千米。

    • A.3
    • B.5
    • C.6
    • D.10
  15. 高度在3000米至8500米之间的所有航空器最低调整表速为()千米/小时。

    • A.470
    • B.400
    • C.460
    • D.500
  16. 航空器通常应当逆风起飞和着陆,但是当跑道长度、坡度和净空条件允许,航空器也可以在风速不大于()米/秒时顺风起飞和着陆。

    • A.1
    • B.2
    • C.3
    • D.4
  17. 3000米以下的涡轮喷气航空器,距接地点的距离在35千米以内,最低调整表速为()千米/小时。

    • A.470
    • B.400
    • C.310
    • D.280
  18. 实施雷达引导的航空器应在规定的()以上飞行。

    • A.巡航高度
    • B.最低扇区引导高度
    • C.速度
    • D.移交高度
  19. 国际民航组织在规定拍发飞行计划(FPL)电报时,预计起飞时间应当使用()时间。

    • A.关机门
    • B.撤轮档
    • C.开始滑行
    • D.离地时间
  20. 空管雷达显示标牌按照雷达的性质和目标所处状态应当分为()。

    • A.小标牌、最大标牌、简标牌、人工标牌
    • B.全标牌、最小标牌、简标牌、人工标牌
    • C.全标牌、最小标牌、自动标牌
    • D.全标牌、最大标牌、简标牌
  21. 外国民用航空器只有根据中国政府同该国政府签订的航空运输协定或者其他有关文件,或通过(),在得到批复后,才准飞入或飞出中国国境和在中国境内飞行。

    • A.外交途径向民航总局申请
    • B.外交途径向中国政府申请
    • C.民航业务途径向民航总局申请
    • D.民航业务途径向中国政府申请
  22. 有关管制区或扇区同时接受雷达服务的航空器的架数不得超过在繁忙情况下能安全处理的架数,一般需考虑的限制因素是()。

    • A.雷达以及通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 B.所使用雷达覆盖范围及其功能
    • C.航路、航线结构所造成的复杂的局面
    • D.A、B和C
  23. 以业务电报布置飞行任务应包括()。

    • A.飞行任务,性质,机型,呼号
    • B.经营人以及航空器所属国家
    • C.飞行航线以及飞行时刻
    • D.A,B和C
  24. ()负责统一指导全国范围内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工作。

    • A.总参
    • B.民航总局
    • C.空军
    • D.当地政府
  25. 航空器航线飞行由高压区进入低压区时实际高度()。

    • A.增加
    • B.减少
    • C.不变
    • D.不能确定
  26. 开始雷达进近前,雷达管制员应当通知航空器()情报。

    • A.将使用的跑道
    • B.适用的超障高度
    • C.下滑道航径的角度和无线电失效时应当遵守的程序
    • D.A、B和C
  27. 目视飞行直升机使用同一起飞着陆区起飞、着陆时,最低间隔标准应当符合如下规定:起飞点与着陆点的间隔在()米以上,起飞、着陆航线又不交叉时,()同时起飞、着陆。

    • A.30,不得准许
    • B.60,可以准许
    • C.30,可以开始
    • D.60,不得开始
  28. 线飞行中,航空器在预计进入相邻管制区边界前()分钟,机长应当报告进入该区域的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 A.5
    • B.10
    • C.3
    • D.15
  29. 在()的情况下应当对航空器实施雷达引导。

    • A.需配备管制间隔
    • B.对航空器的飞行有益
    • C.航空器驾驶员有要求
    • D.A、B和C
  30. 除非塔台管制室可以提供目视间隔或与管制单位间另有协议,雷达管制员在履行进近管制职责时,应当对着陆航空器()的正确与否负责。

    • A.姿态
    • B.间隔
    • C.航向
    • D.下降梯度
  31. 在一份AFTN格式电报中,每一行收电地址最多只能编发()组。

    • A.6
    • B.7
    • C.8
    • D.9
  32. 没有规定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或者规定了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但在过渡高度以下,其高度是指()气压的高度。

    • A.修正海平面
    • B.标准海平面
    • C.平均海平面
    • D.机场场面
  33. 塔台管制室地面管制席,负责()。

    • A.向航空器发布放行许可
    • B.对在除跑道外的机场机动区内活动的航空器、车辆、人员实施管制
    • C.对在机场管制地带内活动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 D.借助雷达对本管制区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
  34. 区域管制区内实施雷达管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由()负责。

    • A.机长
    • B.雷达管制员
    • C.机长和雷达管制员
    • D.程序管制员
  35. D类空域内,放行不同速度的航空器,同航迹,快速航空器在前,慢速航空器在后的仪表飞行最低间隔标准为()分钟。

    • A.3
    • B.4
    • C.2
    • D.5
  36. 在飞行进程单填写使用符号中,()、○各分别表示()。

    • A.删除、修改
    • B.备降指令、修改指令
    • C.备降指令、已完成
    • D.修改指令、已完成
  37. 航空器报告已收到本场ATIS信息,雷达管制员应在进程单右上角的“M”上划()符号。

    • A.△
    • B.()
    • C.○
    • D.+
  38. 湿租航空器在飞行中如因天气或者机上设施发生故障,必须偏离规定的航路时,应当事先取得()的同意。

    • A.空中交通管制部门
    • B.空军飞行管制部门
    • C.民航总局
    • D.承运人签派部门或其代理人
  39. 按照我国民航总局的规定,FPL电报的有效时限是预计起飞时间后()分钟。

    • A.30
    • B.45
    • C.60
    • D.90
  40. D类空域内,仪表飞行航空器离场放行不同速度的航空器,航迹相同,慢速航空器在前,快速航空器在后时:如机场区域内具备目视气象条件,慢速航空器起飞后立即实行30度(含)以上的间隔,则可按()间隔放行快速航空器起飞。

    • A.3分钟
    • B.尾流
    • C.30千米
    • D.侧向
  41. 当航空器在本管制区域内的机场起飞时,区域管制员应当在预计起飞前()分钟开始守听。

    • A.10
    • B.15
    • C.20
    • D.25
  42. 直升机可以在距离障碍物()米以外飞移,速度不得超过()千米/小时。

    • A.5,5
    • B.8,10
    • C.10,15
    • D.20,20
  43. 在雷达识别的转换被接受后,移交方应当()与航空器脱离联络。

    • A.在移交点后
    • B.及时
    • C.在适当时候
    • D.只能在移交点
  44. 着陆机场(备降机场)报告室工作程序是:在航空器预计起飞前()分钟()本机场天气,取得本场天气预报和实况;听取()和通信导航部门关于飞行保障准备情况的报告;收到起飞电报后,将航空器()通知有关单位。

    • A.90,了解,情报室,起飞时间
    • B.45,查阅,签派室,预计到达时间
    • C.60,研究,机场管制机构,预计到达时间
    • D.150,了解,气象预报室,起飞时刻
  45. 因违反有关规定而被强迫降落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只有得到()的许可,才能继续飞行。

    • A.民航总局
    • B.外交部
    • C.当地空军
    • D.民航地区管理局
  46. 真航线角在0度至179度范围内,关于飞行高度层配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度由600米至6000米,每隔6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6000米至11400米,每隔12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13000米以上,每隔2000米一个高度层。
    • B.高度由900米至5700米,每隔6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6600米至11400米,每隔12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13000米以上,每隔2000米一个高度层。
    • C.高度由900米至6000米,每隔3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6000米至11400米,每隔12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13000米以上,每隔2000米一个高度层。
    • D.高度由600米至5700米,每隔3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6600米至11400米,每隔6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13000米以上,每隔1000米一个高度层。
  47. 处置民用航空器被劫事件及飞行事故,是在()领导下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及总参等单位的协助下,由()直接组织实施。

    • A.国务院,地方政府
    • B.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制部门
    • C.国务院,民航总局
    • D.国务院,空军
  48. 中国欧亚新航行系统航路代号为()。

    • A.A599
    • B.B330
    • C.UA888
    • D.L888
  49. 管制的接受单位需要在管辖空域外接受移交,应当()。

    • A.尽早与航空器进行联络
    • B.得到移交单位的同意
    • C.不得在管辖空域外接受
    • D.根据本管制区的情况给航空器发出合适的管制指令
  50. 在雷达引导时,当指示航空器做大于180度(含)转弯时,管制员应当()。

    • A.重复航向
    • B.重复转弯方向
    • C.重复转弯坡度
    • D.A、B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