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a类无线电资格证考试题(1)
- 
				
由半波长偶极天线和馈电电缆构成的天馈系统,理想的工作状态是:
- A.天线和馈线上都只有行波
 - B.天线上只有行波,馈线上只有驻波
 - C.天线和馈线上都只有驻波
 - D.天线上只有驻波,馈线上只有行波
 
 - 
				
下列哪种调制被VHF和UHF业余电台本地通信广泛使用?
- A.PSK
 - B.SSB
 - C.FM
 - D.AM
 
 - 
				
在给业余收发信机供电的整流电源中,开关电源可以做得比变压器直接降压整流的线性电源轻巧是因为:
- A.开关电源使用了半导体器件,不需要变压器
 - B.开关电源中变压器的工作频率高得多,可以缩小磁性材料截面和减少线圈匝数
 - C.开关电源使用轻质铝材做散热器,不需要通过笨重的铁芯变压器散热
 - D.开关电路中半导体元器件的损耗小,可以使用轻巧的小规格元器件
 
 - 
				
接收机“过载”通常是指:
- A.接收机电源的电压太高了
 - B.接收机消耗的电流太大了
 - C.输入信号过于强大,以致导致机内产生附加干扰
 - D.由于接收机的音量调节得过大而导致的附加干扰
 
 - 
				
以下哪种语音调制常被用于长距离弱信号的VHF或UHF联络?
- A.AM
 - B.SSB
 - C.FM
 - D.PM
 
 - 
				
调频发射机在发射的语音信号上附加一个人耳听不到的低频音频,用来打开接收机的静噪。这一技术的常用名词是:
- A.DTMF
 - B.单音频脉冲
 - C.CTCSS
 - D.载波静噪
 
 - 
				
下列哪一项决定了FM信号的频偏?
- A.取决于被调制信号的幅度
 - B.同时取决于被调制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 C.取决于被调制信号的频率
 - D.取决于被调制信号与载波之间的相位角关系
 
 - 
				
下列哪一项术语表述了接收机区分不同信号的能力?
- A.扫描速度
 - B.灵敏度
 - C.选择性
 - D.本底噪声
 
 - 
				
“衰减”和“衰落”是无线电通信技术中常用的名词。它们的含义分别是指:
- A.衰减和衰落是一回事,指信号通过信道或电路后发生幅度随时间而起伏
 - B.衰减是指信号通过信道或电路后发生幅度随时间而起伏,衰落是指信号通过信道或电路后功率减少
 - C.衰减和衰落是一回事,指信号通过信道或电路后功率减少
 - D.衰减是指信号通过信道或电路后功率减少,衰落是指信号通过信道或电路后发生幅度随时间而起伏
 
 - 
				
无线电发信机在无调制情况下,在一个射频周期内供给天线馈线的平均功率称为:
- A.无用功率
 - B.载波功率
 - C.平均功率
 - D.峰包功率
 
 - 
				
接收机灵敏度指标数值大小所反映的意义是:
- A.灵敏度指标数值越小,对与有用信号同时出现的干扰信号的响应越灵敏
 - B.灵敏度指标数值越大,接收最小信号的能力越强
 - C.灵敏度指标数值越小,接收最小信号的能力越强
 - D.灵敏度指标数值越大,对与有用信号同时出现的干扰信号的响应越灵敏
 
 - 
				
静噪灵敏度是指:
- A.能够使静噪电路退出静噪状态的射频信号最小输入电平
 - B.关闭静噪电路时所能接收到的最小射频信号的输入电平
 - C.带有静噪功能的接收机开启静噪功能时,按照灵敏度定义测得的灵敏度
 - D.带有静噪功能的接收机关闭静噪功能时,按照灵敏度定义测得的灵敏度
 
 - 
				
什么叫做“鉴频”?
- A.对调频信号进行解调的过程称为鉴频
 - B.判断信号频率是否超过允许的频率范围的过程称为鉴频
 - C.判断信号频率是否发生了不应有的偏离或者漂移过程称为鉴频
 - D.对调幅信号进行解调的过程称为鉴频
 
 - 
				
无线电发射机的效率是指:
- A.输出到天线系统的有用信号功率与到达天线的包含杂散等无用信号的总功率之比
 - B.通信对象的接收天线得到的信号功率与发射机所消耗的电源功率之比
 - C.通信对象的接收天线得到的信号功率与发射机输出到天线系统的信号功率之比
 - D.输出到天线系统的信号功率与发射机所消耗的电源功率之比
 
 - 
				
余无线电发射机的效率总是明显低于1。所损耗的那部分能量:
- A.绝大部分转化为杂散等无用信号的电磁辐射
 - B.绝大部分转化为热量,极小部分转化为无用信号的电磁辐射
 - C.绝大部分因阻抗失配而返回电源,极小部分转化为无用信号的电磁辐射
 - D.损耗的能量消失在电容、电感、开关器件等零部件中
 
 - 
				
业余无线电通信最常用的三种基本调制方法,其缩写AM、FM和PM,它们的中文名称分别是:
- A.幅度调制(调幅)、频率调制(调频)、电码调制(摩尔斯)
 - B.幅度调制(调幅)、频率调制(调频)、脉宽调制(调脉宽)
 - C.频率调制(调频)、脉码调制(调脉码)、幅度调制(调幅)
 - D.幅度调制(调幅)、频率调制(调频)、相位调制(调相)
 
 - 
				
对于给定的FM发射设备,决定其射频输出信号实际占用带宽的因素是:
- A.射频输出实际占用带宽为由电路决定的固定值,通信常用的是25kHz或12.5kHz
 - B.所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越高,射频输出占用带宽越宽,但与其幅度无关
 - C.所传输信号的幅度越大,射频输出占用带宽越宽,但与其频率无关
 - D.所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越高、幅度越大,射频输出占用带宽越宽
 
 - 
				
一个FM话音信号在频谱仪上显示为:
- A.多条固定的直线
 - B.一条随语音闪烁的直线
 - C.一条固定的垂直线,左右伴随一组对称的随语音出现和变化的垂直线
 - D.一条复杂的周期性曲线
 
 - 
				
包含多个频率分量的信号通过滤波器会发生下列现象:
- A.检波
 - B.非线性失真
 - C.自激振荡
 - D.频率失真
 
 - 
				
下列几种图表中,最容易用来表达和解释模拟FM调制原理的是:
- A.波形图
 - B.频谱图
 - C.相位矢量图
 - D.星座图和眼图
 
 - 
				
只包含一个频率分量的信号是:
- A.单个无限窄脉冲
 - B.对称方波
 - C.简单正弦波
 - D.连续的无限窄脉冲
 
 - 
				
在整个频谱内具有连续的均匀频率分量的信号是:
- A.简单正弦波
 - B.单个无限窄脉冲
 - C.对称方波
 - D.连续的无限窄脉冲
 
 - 
				
保证业余无线电通信接收机优良接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尽量宽的接收频率覆盖范围
 - B.尽量宽而平坦的音频频率响应
 - C.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足够高的灵敏度,尽量低的本机噪声和信号失真
 - D.尽量大的音频输出功率
 
 - 
				
一个频率为F的简单正弦波信号的频谱包含有:
- A.频率为F的奇数倍的无穷多个频率分量
 - B.频率为F的整数倍的无穷多个频率分量
 - C.频率为F的一个频率分量
 - D.无穷多个连续的频率分量
 
 - 
				
发射天线的作用是:
- A.把无线电发射机放大后的音频话音信号转换为音频电磁场
 - B.通过天线的增益对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加以放大
 - C.把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电流转换为空间的电磁波
 - D.把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电流转换为热能
 
 - 
				
接收天线系统的作用是:
- A.把空间的有用电磁波转换为热能
 - B.通过天线的增益将空间有用电磁波的能量加以放大
 - C.把空间的有用电磁波转换为射频电压电流信号
 - D.把空间的有用电磁波转换为音频电压电流信号
 
 - 
				
无线电发射机调制部件的作用是:
- A.以原始信号控制射频信号的幅度、频率、相位参数
 - B.以电能转换效率最高的方式控制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点
 - C.调整天馈系统的参数达到阻抗匹配
 - D.自动控制发射信号的频谱使其保持在核准的必要带宽范围内
 
 - 
				
可以组成完整无线电发信系统的功能部件组合是:
- A.键控电路、侧音电路、天线调谐器
 - B.话音放大器、射频振荡器、射频功率放大器
 - C.射频振荡器、调制器、发射天线
 - D.射频振荡器、射频功率放大器、驻波测量电路
 
 - 
				
可以组成完整无线电接收系统的功能部件组合是:
- A.射频滤波器、变频器、音频滤波器
 - B.射频放大器、变频器、中频放大器
 - C.接收天线、射频放大器、中频放大器
 - D.接收天线、解调器、输出部件
 
 - 
				
无线电干扰中不属于有害干扰的是:
- A.严重地损害、阻碍按规定正常开展的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干扰
 - B.危害无线电导航或其他安全业务的正常运行的干扰
 - C.符合国家或国际上规定的干扰允许值和共用标准的干扰
 - D.一再阻断按规定正常开展的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干扰
 
 - 
				
用通常的调频方式进行话音通信,必要带宽约为:
- A.2700Hz
 - B.6.25kHz
 - C.200Hz
 - D.12.5kHz
 
 - 
				
下列哪一项是电的良导体?
- A.玻璃
 - B.木材
 - C.铜
 - D.橡胶
 
 - 
				
下列哪一项是电的良好绝缘体?
- A.铝
 - B.铜
 - C.玻璃
 - D.汞
 
 - 
				
电能消耗的速率叫做什么?
- A.电阻
 - B.电流
 - C.电功率
 - D.电压
 
 - 
				
电功率使用如下哪一个单位来衡量?
- A.瓦特
 - B.伏特
 - C.欧姆
 - D.安培
 
 - 
				
只向一个方向流动的电流叫做什么?
- A.直流
 - B.交流
 - C.常流
 - D.平流
 
 - 
				
下面哪一个术语可以用来描述交流电每秒改变方向的次数?
- A.速率
 - B.频率
 - C.波长
 - D.脉率
 
 - 
				
电流使用下列哪一个单位来衡量?
- A.伏特
 - B.瓦特
 - C.欧姆
 - D.安培
 
 - 
				
电阻元件的“额定功率”参数是指:
- A.该元件接入任何电路时的实际消耗功率
 - B.该元件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最小功率
 - C.该元件正常工作时必须正好消耗的功率
 - D.该元件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 
				
相位差通常用来描述:
- A.两个或多个任意信号之间的幅度关系
 - B.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正弦信号之间的时间滞后或超前关系
 - C.两个或多个随机信号之间的时间滞后或超前关系
 - D.两个或多个同频率正弦信号之间的时间滞后或超前关系
 
 - 
				
电源(或信号源)内阻对电路的影响是:
- A.使电源(或信号源)的实际输出电压降低
 - B.使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动势降低
 - C.使电源(或信号源)的可输出功率增加
 - D.减少电源(或信号源)本身的电能消耗
 
 - 
				
峰值为100伏的正弦交流电压,其有效值电压为:
- A.约141伏
 - B.约35.4伏
 - C.约70.7伏
 - D.约50伏
 
 - 
				
峰值为100伏的正弦交流电压,其平均值电压为:
- A.0
 - B.约35.4伏
 - C.约70.7伏
 - D.约141伏
 
 - 
				
峰-峰值为100伏的正弦交流电压,其平均值电压为:
- A.约141伏
 - B.约35.4伏
 - C.约70.7伏
 - D.0
 
 - 
				
直流电路欧姆定律是说:
- A.流过电阻的电流I,与两端的电压U成反比,与阻值R成正比
 - B.流过电阻的电流I,与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阻值R成正比
 - C.流过电阻的电流I,与两端的电压U成反比,与阻值R成反比
 - D.流过电阻的电流I,与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阻值R成反比
 
 - 
				
峰-峰值为100伏的正弦交流电压,其有效值电压为:()
- A.约141伏
 - B.约70.7伏
 - C.约35.4伏
 - D.约50伏
 
 - 
				
电源两端电压的方向为:
- A.从电源的负极到正极
 - B.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 C.取决于负载电阻和电源内阻的相对大小
 - D.与电源的电动势方向相同
 
 - 
				
0.4kW可以表示为:
- A.86dBμ
 - B.400dBm
 - C.6000dBm
 - D.34dBm
 
 - 
				
0.25W可以表示为:
- A.6dBW
 - B.54dBμ
 - C.36dBm
 - D.25dBm
 
 - 
				
5W可以表示为:
- A.37dBm
 - B.5dBW
 - C.17dBm
 - D.35dB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