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初级线务员理论考试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保护自动充气柜三相电动机的电路叫()电路。

    • A.断相保护
    • B.超时保护
    • C.温度告警
    • D.自动控制
  2. 为了方便维修,充气设备背面距墙不得小于()mm。

    • A.500
    • B.600
    • C.800
    • D.1000
  3. 自动充气设备的分子筛脱水属第()级。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4. 控制空压机输入高压储气罐的电动气阀,在()状态下动作。

    • A.空压机启动
    • B.空压机关闭
    • C.排水
    • D.对电缆充气
  5. 自动充气设备气路脱水装置共有()级。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6. 储气罐高压表下限为()KPa。

    • A.200
    • B.150
    • C.70
    • D.220
  7. 铝护套电缆在20℃时充气端充入的最高气压应()KPa。

    • A.<100
    • B.<120
    • C.<150
    • D.<50~70
  8. 温度为20℃时,充入电缆的气体含水量不得超过()g/M3。

    • A.0.5
    • B.1.0
    • C.1.5
    • D.2.0
  9. 长途电缆在气压下降到()KPa时,开始补充气压。

    • A.≤40
    • B.≤50
    • C.≤60
    • D.≤70
  10. 温度为20℃时,充入长途电缆中的气体含水量不得超过()g/M3。

    • A.1.0
    • B.1.5
    • C.2.0
    • D.2.5
  11. 长途电缆气压下降允许范围是每10天()KPa。

    • A.5
    • B.10
    • C.15
    • D.20
  12. 的主要作用是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及杂质()。

    • A.气源设备
    • B.过滤干燥设备
    • C.配合设备
    • D.电气控制设备
  13. 地区架空电缆日常保护气压标准为()KPa。

    • A.40~60
    • B.50~70
    • C.60~90
    • D.120~150
  14. 地区电缆气压下降允许范围是每5天()KPa。

    • A.5
    • B.10
    • C.15
    • D.20
  15. 地区地下电缆日常保护气压标准为()KPa。

    • A.40~60
    • B.50~70
    • C.60~90
    • D.120~150
  16. 用蜂鸣器判断电缆芯线故障时,电缆两端选好公共线后,在电缆一端某一线对的两条芯线上放音,另一端在同一线对上只有其中一条芯线上听到蜂鸣音,同时在另外线对的一条芯线上听到蜂鸣音,说明前者放音的芯线对为()。

    • A.反接
    • B.断线
    • C.分接
    • D.跳接
  17. 用蜂鸣器判断电缆芯线故障时,电缆两端选好公共线后,在电缆一端的某一线对的两条芯线上放音,另一端在同一线对上听不到蜂鸣音,而在另一线对上听到蜂鸣音,则说明前者放音的线对为()。

    • A.反接
    • B.断线
    • C.分接
    • D.跳接
  18. 用蜂鸣器判断电缆芯线故障时,电缆两端选好公共线后,在电缆一端某一条芯线上放音,另一端试完所有的芯线都听不到蜂鸣音,则证明放音的这条芯线()。

    • A.断线
    • B.自混
    • C.反接
    • D.地气
  19. 用蜂鸣器判断电缆芯线故障时,电缆两端选好公共线后,在电缆一端某一条芯线上放音,另一端在该条芯线上听到的蜂鸣音显著减少,说明该条放音的芯线()。

    • A.断线
    • B.自混
    • C.反接
    • D.地气
  20. 用蜂鸣器判断电缆芯线故障时,电缆两端选好公共线后,在电缆一端某一线对的一根芯线上放音,另一端在同一线对的这根芯线上及另外的一对的一根芯线上都能听到同样大小的蜂鸣音,说明该条放音芯线()。

    • A.他混
    • B.自混
    • C.地气
    • D.反接
  21. 用万用表“?”档测量某电位器时,当出现()情况时,表明电位器是坏的。

    • A.测得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最小值很小,最大值接近标称值
    • B.移动滑动端,万用表表针跳动
    • C.移动滑动端,阻值在最大与最小之间连续变化
  22. 用蜂鸣器判断电缆芯线故障时,电缆两端选好公共线后,在电缆一端某一条芯线上放音,另一端在两条芯线上都能听同样大小的蜂鸣音,证明该线对()。

    • A.断线
    • B.自混
    • C.反接
    • D.地气
  23. 万用表不用时应将其选择开关拨到最高()档或空档,以防下次开始测量时不慎烧表。

    • A.交流电流
    • B.交流电压
    • C.直流电流
    • D.电阻
  24. 用万用表“?”档测量某二极管时,()表明管子是好的。

    • A.测得正向电阻无穷大
    • B.测得反向电阻近似为零
    • C.测得正反向电阻近似相等
    • D.测得正向电阻近似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
  25. 测量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时,应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的位置。

    • A.R*1或*10
    • B.R*100或R*1K
    • C.R*10K
    • D.任意档位
  26. 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其内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到万用表的()。

    • A.正端(+)和负端(—)
    • B.负端(—)和正端(+)
  27. 测量电压时应将万用表()在被测电路两端。

    • A.串联
    • B.并联
  28. 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阻时,应根据被测电阻选择适当的量程,之后先进行(),再进行测量。

    • A.物理调零
    • B.机械调零
    • C.欧姆调零
  29. 测电流时应将万用表()到被测电路中。

    • A.串联
    • B.并联
  30. 用万用表欧姆挡测一个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如测得正反向电阻都是零,则表示管子已()。

    • A.开路
    • B.短路
    • C.短路
  31. 用万用表欧姆挡测一个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如测得正反向电阻都是无穷大,则表示管子已()。

    • A.开路
    • B.短路
    • C.断路
  32. 万用表的内阻大小因()的不同而不同。

    • A.电阻
    • B.品质
    • C.测量物体
    • D.量程
  33. 兆欧表上有三个接线柱L、E和G,一般测量时只用()两个接线柱。

    • A.L和E
    • B.L和G
    • C.E和G
  34. 兆欧表上有三个接线柱,当被测物体表面漏电严重而且不易克服时需加接()接线柱。

    • A.L
    • B.E
    • C.G
  35. 兆欧表是一种测量电气设备()好坏的仪表。

    • A.性能
    • B.品质
    • C.绝缘性能
  36. 测量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好坏时,可用()表进行。

    • A.万用
    • B.兆欧
    • C.兆欧地阻仪
  37. 墙式室外分线盒在安装过程中,()mm是符合箱底距地面距离要求的。

    • A.1700
    • B.2000
    • C.2700
    • D.3500
  38. 墙式室外分线盒在安装时,上部距钢线()mm。

    • A.≥200
    • B.≥300
    • C.≥400
    • D.≥500
  39. 墙式室外分线盒在安装时,侧部距墙角()mm。

    • A.≥100
    • B.≥150
    • C.≥200
    • D.≥250
  40. 双面开门的交接箱临街箱门为()。

    • A.A面
    • B.B面
  41. 双开门落地式交接箱安装在人行道侧面线边时,箱体应距人行道侧面线(),确保操作人员站在人行道上工作。

    • A.≥400mm
    • B.≥500mm
    • C.≥600mm
    • D.≥700mm
  42. 双开门落地式交接箱安装在人行道里侧时,应距建筑物(),确保线务人员能够进行正常操作。

    • A.≥400mm
    • B.≥500mm
    • C.≥600mm
    • D.≥700mm
  43. 交接设备按接续方式不同分为()两类。

    • A.接线子式和模块式
    • B.直卡式和旋转式
    • C.压接式和卡接式
  44. 标记为YD×××—XF590—900的通信电缆交接箱,其中900表示()。

    • A.容量
    • B.型号
    • C.标准号
  45. 分线设备尾巴电缆应采用()的全塑电缆。

    • A.填充型
    • B.非填充型
    • C.二都皆可
  46. 交接设备按箱体结构分为()两种。

    • A.前开门、后开门
    • B.前开门、前后开门
    • C.后开门、前后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