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员第二批定岗培训业务技能知识练习卷一
-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 正确
- 错误
-
对社区服刑人员给予减刑,由区(县)司法局报送人民法院办理。
- 正确
- 错误
-
行政机关处置信访案件的三级终结原则,是指信访案件经过办理、复查、复核三个程序,该信访案件即为终结。
- 正确
- 错误
-
没有法定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 正确
- 错误
-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 正确
- 错误
-
诉讼中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
- 正确
- 错误
-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 正确
- 错误
-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对特定对象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
- 正确
- 错误
-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正确
- 错误
-
行政诉讼中的行政不作为案件,一律由被告行政机关举证。
- 正确
- 错误
-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经催告仍不履行的,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已经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行政机关,可以将查封、扣押的财物依法拍卖抵缴罚款。
- 正确
- 错误
-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被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正确
- 错误
-
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享受社会公民同等待遇。
- 正确
- 错误
-
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未经批准,可以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 正确
- 错误
-
行政裁决的程序可概括为( )。
- A.立案
- B.调查、审理
- C.裁决
- D.备案
-
抽象行政行为的显著特点包括:
- A.对象的不特定性
- B.内容的模糊性
- C.事项的特殊性
- D.效力的反复适用性
-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 )等。
- A.审理对象不同
- B.期限不同
- C.审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
- D.提起理由不同
-
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 )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A.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 B.原告
- C.复议机关
- D.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
-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有以下几种情况( ).
- A.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变更
- B.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变更
- C.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 D.行政法律规范的变更
-
上诉成立的条件是( )。
- A.上诉人必须具备上诉权
- B.必须有适当的被上诉人
- C.当事人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 D.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上诉
-
行政赔偿方式有( )。
- A.金钱赔偿
- B.返还财产
- C.恢复原状
- D.恢复名誉
-
行政法律关系由( )要素构成。
- A.主体
- B.客体
- C.内容
- D.形式
-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作出变更判决的条件是( )。
- A.必须是行政处罚
- B.行政强制措施
- C.行政监督检查
- D.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
刘某拟向镇政府要求赔偿乱摊派的费用,为此,刘某应( )。
- A.应向镇政府提出
- B.不服镇政府的决定,再向县政府申请复议
- C.不服镇政府的决定,再向县法院提起诉讼
- D.不服县政府的复议决定,再向县法院提起诉讼
-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为原则。
- A.合法性
- B.合理性
- C.合法性和合理性
- D.合法性或合理性
-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程序法定原则
- B.相对方参与原则
- C.效率原则
- D.程序公正原则
-
某县公安局对林某违法作出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林某向某市公安局申请复议,某市公安局违法作出拘留7天的行政处罚,为此( )
- A.某县公安局承担赔偿拘留3天的责任
- B.某市公安局承担赔偿拘留4天的责任
- C.某县、市公安局共同赔偿拘留7 的责任
- D.某市公安局承担赔偿拘留7天的责任
-
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标的是( )。
- A.抽象行政行为
- B.具体行政行为
- C.精神财富
- D.物质财富
-
宣告判决定期宣判的,应在( )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判决书;当庭宣判的,应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 A.3
- B.7
- C.5
- D.10
-
( )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 A.公安局
- B.人民检察院
- C.人事局
- D.人民政府
-
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
- A.宣布无效
- B.撤销
- C.废止
- D.变更
-
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
- A.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 B.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 C.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 D.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
查封当事人在银行的存款,需要( )法院工作人员
- A.1名
- B.2名
- C.3名
- D.4名
-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为( )。
- A.作出原具体行为的行政机关
- B.复议机关
- C.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同是被告
- D.以上均不正确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 )
- A.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 B.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行
-
在第二审程序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 )。
- A.共同诉讼人
- B.人民检察院
- C.第三人
- D.当事人
-
( )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应简易程序
- A.基层人民法院
- B.中级人民法院
- C.高级人民法院
- D.专属法院
-
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 A.环境影响评价
- B.环境监察
- C.环境监测
- D.环境监督
-
《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
关于虚假诉讼罪,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虚假诉讼的,即使没有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也可以成立犯罪
- B.本罪要求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或刑事诉讼
- C.虚假诉讼罪的主体即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 D.司法工作人员实施本罪的,从重处罚
-
关于行政机关的职责,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 B.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不禁止皆可为
- C.法律予行政机关何种职权,要通过“权力清单”予以明确
- D.“为不为”行为是有法不依的一种表现
-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内审结
- A.三个月
- B.四个月
- C.六个月
- D.十个月
-
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 )周岁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 A.15
- B.16
- C.17
- D.18
-
行政诉讼中,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 A.某个体摊贩对罚款、吊销营业执照不服
- B.某企业认为某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
- C.某国家机关一处长对撤销职务不服
- 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 )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 A.不能
- B.可以
- C.应当
- D.不能自行
-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回避的人员不包括()
- A.审判员
- B.人民陪审员
- C.书记员
- D.本案证人
-
民事证据的特征不包括()
- A.客观性
- B.可触摸性
- C.关联性
- D.合法性
-
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 )。
- A.行政主体
- B.有权国家机关
- C.人民检察院
- D.人民法院
-
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实施的?( )
- A.1954年
- B.1975年
- C.1978年
- D.1982年
-
关于法庭设置,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庭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区域和席位
- B.法庭分设审判活动区和旁听区,两区以栏等进行隔离
- C.民事法庭应当配置同步视频作证室
- D.旁听区可以设置专门的媒体记者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