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合同制书记员考试试题和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涉及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 正确
    • 错误
  2.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法院应当根据自愿原则,裁定准许。

    • 正确
    • 错误
  3.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是行政诉讼的法定原则,不存在任何例外规定。

    • 正确
    • 错误
  4. 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 正确
    • 错误
  5.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对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 正确
    • 错误
  6. 除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情形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但是否准许应由人民法院决定。

    • 正确
    • 错误
  7.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正确
    • 错误
  8. 根据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但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即可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 正确
    • 错误
  9. 为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法院在公正审理的基础上可以向被告调取其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 正确
    • 错误
  10. 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可改由原告进行举证。

    • 正确
    • 错误
  11. ( )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 B.经济特区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 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 E.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12. 超越职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A.下级行政机关行使了上级行政机关的职权
    • B.甲部门行政机关行使了乙部门行政机关的职权?
    • C.甲地城行政机关行使了乙地域行政机关的职权
    • D.内部管理机关行使了外部管理机关的职权
    • E.行政机关行使了其他国家机关或非国家机关的社会组织的职权
  13. 属于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

    • A.冻结、划拔存款
    • B.扣留、提取劳动收入
    • C.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
    • D.强制撒迁、拆除违章建筑、退出土地
    • E.按日处50元至100元的罚款
  14. 行政诉讼撤销判决有以下几种形式

    • A.判决全部撤销
    • B.判决部分撤销
    • C.判决撤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 D.判决撤销不合法的主体资格
    • E.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5. 撤销判决适用于有( )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

    • A.主要证据不足
    •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 C.违反法定程序
    • D.超越职权
    • E.滥用职权
  16. 下列有关民事诉讼中实行公开审判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 A.案件的审理、合议庭的评议、判决的宣告应当公开
    • B.对于涉及国家秘蜜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宣判要公开
    • C.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
    • D.离婚案件只能不公开审理
  17. 申请复议的条件有

    • A.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B.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 C.属于依法可申请复议的范围
    • D.相应复议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 E.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18. 在行政合同法关系中,行政机关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受到哪些限制?

    • A.这种权利只能在公共利益需要的限度以内行使
    • B.不能变更或解除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条款
    • C.对相对人因变更或解除合同所造成的损失应予以补偿
    • D.其变更超过一定限度或接近一个全新义务时,相对人可以请求另订合同
    • E.这种变更或解除应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
  19. 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的共同点有

    • A.两者在广义上都属于执法的范畴
    • B.两者都是一种行政行为
    • C.两者都是具有特定对象的行政行为
    • D.两者都是直接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 E.两者都是可诉行政行为
  20. 下列何项属于行政复议的原则

    • A.合法性审查原则
    • B.合法、及时、准确、便民原则
    • C.书面审理原则
    • D.不适用调解原则
    • E.一级复议原则
  21.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滞留不归,所在单位未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国家安全机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责令该单位进行整改
    • B.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予以警告、训诫、具结悔过
    • C.提请该单位上级组织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行分
    • D.追究该单位负责人的相关刑事责任
  22. 下列何项属于行政司法

    • A.行政处罚
    • B.行政仲裁
    • C.行政复议
    • D.行政裁决
    • E.行政诉讼
  23. 在我国,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期限一般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A.10
    • B.15
    • C.30
    • D.60
  24.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

    •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
    • 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 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 D.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负刑事责任
  25. 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 C.不构成犯罪
    •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26. 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   )。

    • A.复议判决
    • B.复议决定
    • C.复议裁定
    • D.复议仲裁
  27.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   )。

    • A.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
    • B.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 C.实现其内心愿望的起因
    • D.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28.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   )管辖。

    • A.级别
    • B.地域
    • C.指定
    • D.移送
  29. 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   )独立行使

    • A.人民法院
    • B.审判员
    • C.合议庭
    • D.审判委员会
  30.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   )行为作斗争。

    • A.反革命犯罪
    • B.流氓犯罪
    • C.其他刑事犯罪
    • D.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31.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 A.从14岁到死亡
    • B.从18岁到死亡
    • C.从出生到死亡
    • D.从出生到印岁
  32. 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 )到场。

    • A.学校
    • B.班主任
    • C.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 D.亲属
  33. 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 A.属地原则
    • B.属人原则
    • C.保护原则
    •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34. 甲假冒乙的注册商标推销自己的同类商品,乙请求工商机关予以制止,工商机关依法作出责令甲停止侵犯乙注册的商标的裁决,该裁决是()

    • A.权属纠纷裁决
    • B.损害赔偿裁决
    • C.行政纠纷裁决
    • D.侵权纠纷裁决
  35. 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错误的说法是()。

    • A.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小
    • B.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C.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36. 有关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错误的说法是(   )。

    • A.我国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始于生效日,终于废止日
    • B.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刑法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 C.我国刑法在公布一段时间后再施行
    • D.它与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共同构成刑法的效力范围
  37. 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

    • A.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害的威胁
    • B.危险即将来临
    • C.危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实施
    • D.只要能避免危险不惜造成任何危害
  38. 单位和个人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者线索,( )向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

    • A.可以
    • B.可以及时
    • C.应当
    • D.应当及时
  39. 法是由国家创制或认可并具有( )的社会规范。

    • A.国家强制力
    • B.普遍约束力
    • C.普遍约束性
    • D.国家强制性
  40. 行政复议是(   )的活动。

    • A.行政监察
    • B.特定行政
    • C.行政机关
    • D.人民法院
  41. 我国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 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B.建设富强、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
    • C.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2. 行政复议不用(   )原则。

    • A.调解
    • B.便民
    • C.合法
    • D.及时
  43.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托代理人按照什么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什么行使代理权,指定代理人按照什么行使代理权。()

    • A.被代理人的委托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
    • B.被代理人的委托被代理人的委托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
    • C.被代理人的委托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法律的规定
    • D.法律的规定被代理人的委托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
  44.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下列哪个人民法院管辖?( )

    •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 B.复议机关所在地
    • C.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复议机关所在地
    • D.c选项中人民法院共同的上一级法院指定的
  45. 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   )。

    • A.预备形态
    • B.实行过程中
    • C.预备形态和实行过程中
    • D.预备形态和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实行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