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院法警辅警考试模拟练习卷(1)综合
-
押解分为提押、法庭押解、还押三个过程。
- 正确
- 错误
-
押解是指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民事审判活动中,依法将被告人从看守所或其他羁押场所押至法庭接受审判后还押看守所或其他羁押场所,保证审判活动顺利进行的职务行为。
- 正确
- 错误
-
司法警察将被告人押回看守所或其他羁押场所时,应再次核对被告人的身份。
- 正确
- 错误
-
三名司法警察押解重大案件被告人时,应始终采用站姿。
- 正确
- 错误
-
在开庭时,对未成年被告人一律不得使用械具。
- 正确
- 错误
-
开庭时押解法警应当采取站姿。
- 正确
- 错误
-
将被告人押入法庭时,司法警察位于被告人的后方。
- 正确
- 错误
-
司法警察执行押解时,不得随意与被告人交谈或询问案情。
- 正确
- 错误
-
在开庭时,对被告人不得使用械具。
- 正确
- 错误
-
近年来的警民联防,设立治安岗亭,警民共建精神文明,组织指导群众义务值勤,共同帮教违法青少年等警民协作的新形式的意义是( )
- A.这些工作加强了治安防范
- B.弥补了警力不足
- C.加深了警民之间的理解、信任
- D.使公安群众工作奠定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
-
司法警察执行法庭押解前,应当掌握被告人出庭顺序和出庭时间。
- 正确
- 错误
-
近年来,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正在朝着群防群治的方向发展,这就是( )
- A.设立治安岗亭,组织指导群众义务值勤,共同帮教违法青少年
- B.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 C.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各社会组织自觉承担治安方面的责任义务
- D.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网络
-
利用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的警务专题节目、热线电话的作用是( )
- A.使公安机关得以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当前的治安形势,公安对策以及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的事项,及时告诉群众
- B.使普通群众更直接地参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监督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工作,因而成为公安机关联系人民群众,人民警察走进千家万户的新形式
- C.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
- D.加强了治安防范,弥补了警力不足,加深了警民之间的理解、信任
-
巡警的建立与工作,其意义在于( )
- A.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
- B.是密切警民联系的新途径
- C.震慑了犯罪分子
- D.人民群众普遍有了安全感
-
近年来,警民协作的新形式有( )
- A.警民联防
- B.设立治安岗亭
- C.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 D.组织指导群众义务值勤
-
为拓宽警民联系的新渠道,广泛地宣传、教育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公安机关近年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 A.开通了110报警服务台,加快了违法犯罪信息的传递,也使警民联系的渠道更畅通、更便捷
- B.利用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了警务专题节目和热线电话,使公安机关得以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当前的治安形势,公安对策以及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的事项,及时告诉群众
- C.建立了巡警,既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又密切了警民的联系
- D.运用“警民联系卡”、聘请群众监督员监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工作等方式,进一步密切了警民联系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公安工作群众路线逐步纳入法制建设轨道体现在( )
- A.逐步在法律上把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确定下来
- B.分清了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与搞群众运动的界限
- C.打破了公安工作中的“神秘主义”、“孤立主义”,防止了搞“群众运动”、“群众专政”的极“左”错误
- D.使公安群众工作奠定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
-
近些年来,公安机关创造的公安群众工作的新形式和积累的新经验有( )
- A.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纳入了法制建设的轨道
- B.拓宽了警民联系的新渠道
- C.创造了警民协作的新形式
- D.形成了群防群治的新局面
-
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要注意的是( )
- A.群众对象的广泛性
- B.途径的多样化
- C.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 D.范围的广泛性
-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 )
- A.要真正把人民群众当做国家的主人,事事为群众着想,做人民的孺子牛
- B.要勤政廉洁,秉公执法;乐于奉献,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
- C.关心群众疾苦,开展便民、利民、助民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 D.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杜绝耍特权、逞威风、摆架子,甚至仗势欺压群众,破坏警民关系等违法乱纪的行为
-
司法警察执行法庭押解时,根据( )的指令履行法庭押解职责。
- A.审判长
- B.审判员
- C.书记员
- D.独任审判员
-
司法警察执行法庭押解前,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
- A.了解本案被告人的身份、人数等有关情况
- B.掌握被告人出庭顺序和出庭时间
- C.检查警具和枪械
- D.对具有企图哄闹法庭、脱逃、自杀、自残等危险性的被告人,应做好防范措施
-
不宜同车押解的有( )。
- A.同案被告人
- B.成年与未成年被告人
- C.男性与女性被告人
- D.其他不宜同车押解的被告人
-
司法警察执行提押时,要严格遵守看守所或其他羁押场所的有关规章制度,逐个核对( )。
- A.被告人的姓名
- B.被告人的年龄
- C.被告人的身份证明
- D.案由
-
提押开始前,应当提前做好的准备包括( )。
- A.根据案情和被告人的数额确定押解警力
- B.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明确职责
- C.确定司法警察的分工及协作计划
- D.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置措施
-
( )是指对可能酿成违法犯罪、治安事件、治安事故的因素有重点地开展教育工作。
- A.全社会普遍进行的正面教育
- B.为防范治安危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 C.对造成治安危害的有关人,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
- D.制裁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或少年教养及执行治安处罚以后的人员的帮教工作,使他们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
要建立( ),通过治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不断提高对治安危害的预见性,加强超前控制。
- A.安全防范制度
- B.预警制度
- C.治安联防制度
- D.社区警务
-
应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发展趋势的教育,提高其( )
- A.遵纪守法意识
- B.社会公德意识
- C.危机意识
- D.治安防范意识
-
积极的( ),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
- A.预防工作
- B.打击工作
- C.管理工作
- D.建设工作
-
( )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 A.防范
- B.打击
- C.教育
- D.管理
-
必须长期坚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采取依法( )惩处的政策,必要时在全国范围或较大区域内开展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集中统一的打击行动。
- A.从严从重
- B.从严从快
- C.从重从快
- D.从宽从轻
-
( )多数情况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当地社会治安情况出发,主动地和有节奏、有准备、有重点地开展。
-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B.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C.社区警务
- D.集中打击或专项斗争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 A.依靠力量
- B.支持力量
- C.辅助力量
- D.领导力量
-
不属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的是( )
- A.政治的手段和措施
- B.经济的手段和措施
- C.行政的手段和措施
- D.外交的手段和措施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 )的职能作用。
- A.党政机关
- B.群众组织
- C.社会团体
- D.公安司法机关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式,是公安工作( )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 A.党委领导
-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C.垂直领导
- D.综合治理
-
做好( ),永远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永远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条件。
- A.政治工作
- B.组织工作
- C.宣传工作
- D.群众工作
-
( )是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A.依法治国
- B.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D.群防群治
-
巡警的建立与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也是密切警民联系的新途径。巡警上街,震慑了犯罪分子,人民群众普遍有了( )
- A.公平感
- B.畅快感
- C.满足感
- D.安全感
-
近年来,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正在朝着( )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各社会组织自觉承担治安方面的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网络。
- A.群防群治
- B.严打严防
- C.综合治理
- D.社区警务
-
警械,是指( )。
- A.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
- B.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等警用器械
- C.人民警察自行配置的带有杀伤性的武器
- D.仅指手铐、警棍
-
人民警察被开除公职的,其警衔( )。
- A.作降级处理
- B.相应取消
- C.予以保留
- D.降级或保留
-
人民警察个人或者集体的奖励分为( )。
- A.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三种
- B.嘉奖、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四种
- C.嘉奖、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授予荣誉称号,五种
- D.嘉奖、授予荣誉称号,两种
-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 )可以依法使用武器。
- A.在履行职务时
- B.在执行公务时
- C.在履行职务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警械不能制止,甚至可能即将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情况下
- D.没有权利
-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 ),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 A.保护武器
- B.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 C.保护自身安全
- D.制服罪犯
-
人民警察离休、退休的,其警衔( )。
- A.予以保留
- B.不予保留
- C.降一级予以保留
- D.升一级予以保留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
- A.曾被开除公职
- B.曾担任过军职
- C.年满18岁未满23岁的中国公民
- D.有不良嗜好
-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
- A.不予赔偿
- B.折价赔偿
- C.给予赔偿
- D.协商处理
-
留置送达是( )情况下,把诉讼文书置于受送达人的住所的送达方式。
- A.受送达人不在
- B.受送达人在国外
- C.受送达人拒绝签收
- D.受送达人的部分亲属拒收
-
留置送达时( )。
- A.必须是其所有家属拒收
- B.可以邀请无利害关系人到场见证
- C.见证人必须签名,没有签名的没有法律效力
- D.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后视为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