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试卷(1)
-
司法警察值庭时,应当遵守法庭纪律,精神集中,举止端庄,行为文明,态度严肃。
- 正确
- 错误
-
司法警察值庭时应提高警惕,防止当事人自伤、自残、行凶、脱逃等行为发生。
- 正确
- 错误
-
司法警察值庭时违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值庭规则》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处理。
- 正确
- 错误
-
对殴打证人的行为,值庭的司法警察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 正确
- 错误
-
司法警察值庭时可以采取的强制措施包括:拘留、训戒、责令退出、强制带离、检查等。
- 正确
- 错误
-
司法警察值庭时,可以站于旁听席后。
- 正确
- 错误
-
对来参加旁听的人大代表,值庭的司法警察不应当进行安全检查。
- 正确
- 错误
-
值庭的司法警察传唤证人时,应当打开通道门,引导证人到达指定位置。
- 正确
- 错误
-
司法警察值庭时,应当按照规定着警服、佩带警衔专用标志。
- 正确
- 错误
-
值庭的司法警察应当依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值庭规则》的规定,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
- 正确
- 错误
-
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的作用是( )
- A.表明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
- B.可以激发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敢于起来揭发、检举违法犯罪分子,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C.预防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
- D.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
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是一项多层次、多侧面、多门类的内容非常丰富的工作,而且每项专业工作都有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要求,应( ),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
- A.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
- B.根据不同的任务
- C.根据不同的对象
- D.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
-
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 A.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
- B.在各项公安业务活动中,都有群众工作的内容
- C.遵纪爱民,廉洁为民,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 D.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
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尤其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因为( )
- A.任何治安问题,都离不开群众生活领域
- B.人民群众在解决治安问题方面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
- C.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 D.人民群众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
公安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是因为( )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 B.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
- C.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尤其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处理好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 D.公安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群众是解决警力不足的人力资源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要( )
- A.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 B.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 C.要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方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 D.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 )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 A.保卫国家安全考试用书
-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C.保持社会稳定
- D.扫除社会丑恶现象
-
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在公安工作中( )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
- A.服务群众
- B.保护群众
- C.宣传群众
- D.组织群众、依靠群众
-
《人民警察法》第3条规定( )
- A.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
- B.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 C.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 D.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 )的工作路线。
- A.一切为了群众
- B.一切依靠群众
- C.从群众中来
- D.到群众中去
-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 )。
- A.唯物论
- B.辩证论
- C.二元论
- D.诡辩论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 A.剩余价值论
- B.阶级斗争理论
-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 D.科学的实践观
-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
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是( )。
- 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 B.认识论中的唯心论
- C.认识论中的可知论
- D.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
-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观出来
-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
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 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 D.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A.形式和状态
- B.源泉和动力
- C.方向和途径
- D.内因和外因
-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
-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对随身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时,对有疑点的箱包还应( )。
- A.重过检测线
- B.用手工方式秘密开包检查
- C.用手工方式当面开包检查
- D.直接放行
-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
- A.唯心主义
- B.二元论
- C.辩证唯物主义
-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采用人工检查时( )。
- A.对男性受检者的人身安全检查应由男司法警察执行
- B.对男性受检者的人身安全检查应由女司法警察执行
- C.对女性受检者的人身安全检查应由女司法警察执行
- D.对女性受检者的人身安全检查应由男司法警察执行
-
下列对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正确的是( )。
- A.对所有箱包进行安全探测检查
- B.对有疑点的箱包还应用手工方式进行秘密开包检查
- C.开包检查时要注意发现夹层
- D.对管制物品和危险物品应立即当面询问
-
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 A.安全检查设备由司法警察部门派专人保管
- B.安全检查设备使用时开机即可
- C.手持金属探测器应根据电量的多少来使用
- D.手持金属探测器由引导员使用
-
被告人需要上厕所时,每名被告应由( )名司法警察监控。
- A.四
- B.三
- C.二
- D.一
-
被告人在看管期间有检举、揭发的要求时,应立即报告( )。
- A.审判长
- B.部门领导
- C.本案法官
- D.部门领导和本案法官
-
司法警察执行看管时,应了解被告人的( )情况。
- A.犯罪的基本情况、有无疾病、有无异常情绪
- B.犯罪的基本情况、有无异常情绪
- C.犯罪的基本情况、有无疾病
- D.有无疾病、有无异常情绪
-
司法警察部门根据( )确定看管警力。
- A.被告人的数量
- B.司法警察的数量
- C.案情和被告人的数量
- D.案情和司法警察的数量
-
司法警察执行看管时( )。
- A.对被告人一般应使用械具
- B.对重刑犯必须使用械具
- C.对有迹象表明可能自残的被告人应当使用械具
- D.对重刑犯应面对面进行看管
-
司法警察在执行法庭押解时应采用的姿势有( )。
- A.公诉人起诉书宣读完毕后采用站姿
- B.法庭宣判时采用坐姿
- C.公诉人起诉书宣读完毕前采用站姿
- D.法庭宣判前采用站姿
-
押解重大案件被告人参加庭审时,应注意( )。
- A.由两名司法警察押解
- B.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站姿或坐姿
- C.两名司法警察位于被告人的后方
- D.两名司法警察位于被告人的侧后,一名位于被告人身后
-
将被告人押入法庭时( )。
- A.司法警察位于被告人的侧后,手抓被告人的肘部
- B.司法警察位于被告人的侧后,手抓被告人的肩部
- C.司法警察位于被告人的后方,手抓被告人的肘部
- D.司法警察位于被告人的后方,手抓被告人的肩部
-
司法警察执行法庭押解时,根据( )的指令履行押解职责。
- A.审判长
- B.审判员
- C.独任审判员
- D.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
-
重大案件的被告人由( )名司法警察押解。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女性被告人由( )押解。
- A.男性司法警察
- B.女性司法警察
- C.男性或女性司法警察
- D.男性和女性司法警察
-
一名被告人应当由( )名司法警察押解。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司法警察执行看管时,对( )等,要逐一登记,认真填写看管记录。
- A.被告人进出羁押场所的时间、被告人姓名、人数
- B.被告人进出羁押场所的时间、被告人姓名、人数以及押解司法警察的姓名
- C.被告人进出羁押场所的时间、被告人姓名、押解司法警察的姓名
- D.被告人姓名、人数以及押解司法警察的姓名
-
被告人在看管期间患病的,应( )。
- A.及时送回看守所
- B.及时给予治疗
- C.及时通知看守所
- D.不予理睬
-
庭审时,执行押解任务的司法警察应当( )。
- A.采用站姿时,站于被告人的侧后方
- B.采用站姿时,站于被告人的后方
- C.采用坐姿时,坐于被告人的后方
- D.采用坐姿时,两腿自然并拢
-
司法警察在执行法庭押解时( )。
- A.应当遵守法庭纪律、思想集中、态度严肃
- B.可以让无关人员接触被告人
- C.可以随意与被告人交谈或询问案情
- D.在必要的时候提醒审判人员缩短庭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