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燃气管网工考试模拟试题(1)
-
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 正确
- 错误
-
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中介机构必须是依法组建成立的,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对其出具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负法律责任。
- 正确
- 错误
-
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告之,不得隐瞒和欺骗。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安全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 正确
- 错误
-
从业人员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和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行使上述权利而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如:降低工资、降低福利待遇和解除劳动合同等。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法》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主要有四项:即遵章守规,服从管理;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正确
- 错误
-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 正确
- 错误
-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不必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 正确
- 错误
-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 )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 A.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B.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相关资格技术人员
- D.注册安全工程师
-
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
- 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 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
- C.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 D.经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
( )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 A.经营单位
- B.法人
- C.单位
- D.生产经营单位
-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 )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 A.项目经理
- B.各岗位
- C.分管领导
- D.安全部长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 A.安全带
- B.工作服
- C.安全帽
- D.劳动防护用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合格。考核不得收费。
- A.安全培训
- B.考核
- C.教育
- D.取证
-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A.生活设施
- B.福利设施
- C.安全设施
- D.工作设施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施( )制度。
- A.审批
- B.登记
- C.淘汰
- D.监管
-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 )的事项。
- A.工伤保险
- B.社会保险
- C.工伤社会保险
- D.失业保险
-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 )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艺、设备。
- A.国家明令淘汰
- B.国家禁止使用
- C.应当淘汰
- D.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
- A.劳动用工情况
- B.安全技术措施
- C.安全投入资金情况
- D.事故应急措施
-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 者( )。
- A.行业标准
- B.地方标准
- C.企业标准
- D.车间标准
-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予撤职处分,并在( )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A.2
- B.3
- C.5
- D.7
-
《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 )。
- A.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 B.枪支弹药
- C.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 D.大型机械设备
-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〇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
- A.行政处罚
- B.处分
- C.追究刑事责任
- D.批评教育
-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 ),方可上岗作业。
-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B.培训合格证书
- C.相应资格
- D.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书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工程项目中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是确保安全生产和从业人人身安全和健康的( )。
- A.基本要求
- B.重要条件
- C.前提条件
- D.主要措施
-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 )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A.拖延不报
- B.迟报
- C.被举报
- D.不报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
- A.做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 B.口头告知被检查单位,责令立即整改
- C.做出书面记录,并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
- D.做出书面记录,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人签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 )日起施行。
- A.2008年1月1日
- B.2009年1月1日
- C.2010年1月1日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做到“三同时”,即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 A.同时勘察、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 B.同时审批、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D.同时施工、同时修复、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自( )日起施行。
- A.1998年3月1日
- B.1999年3月1日
- C.2000年3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 )日起施行。
- A.2006年5月1日
- B.2007年5月1日
- C.2009年5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 )日起施行。
- A.2006年11月1日
- B.2007年11月1日
- C.2008年11月1日
-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 )日起施行。
- A.2013年12月1日
- B.2014年12月1日
- C.2015年12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自( )日起施行。
- A.2009年10月1日
- B.2010年10月1日
- C.2011年10月1日
-
对使用特种设备发生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应处( )。
- A.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 B.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应符合国标( )的规定。
- A.《安全评价通则》(AQ8001)
- B.《安全评价通则》
-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为( )个等级。
- A.二
- B.三
- C.四
- D.五
-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坚持( )的原则。
- 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 B.尊重科学
- C.实事求是
-
新“安全生产法”规定:( )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 A.技术科
- B.公会
- C.安监科
- D.董事会
-
对使用特种设备发生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应处( )。
- A.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 B.1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 C.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 D.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
新“安全生产法”规定增加:“本法规定的生产安全一般事故、较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由( )规定”。
- A.国务院
- B.政法委
- C.当地政府
- D.生产单位
-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 )。
- A.有效
- B.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