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保育员考试选择题(1)
-
在孩子犯错误时保育员不能()孩子。
- A.讽刺
- B.指导
- C.放过
- D.鼓励
-
欲配制5%的来苏儿溶液50kg,需要来苏儿原药的量和加水量为()。
- A.2.5kg,47.5kg
- B.5kg,45kg
- C.2kg,48kg
- D.10kg,40kg
-
(),应检查体温表的水银线是否在35℃以下。
- A.测量体温后
- B.测量体温过程中
- C.测量体温前
- D.平时
-
做好接种幼儿登记和检查工作,防止(),是预防接种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 A.感冒
- B.家长到幼儿园
- C.幼儿哭
- D.漏种、错种或重复接种
-
肥胖对孩子的危害是()。
- A.多动症
- B.贫血
- C.动脉硬化的隐患
- D.感冒
-
幼儿学习系鞋带的年龄为()。
- A.2-3岁
- B.3-4岁
- C.5-6岁
- D.4-5岁
-
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 A.人的影响
- B.环境的影响
- C.遗传的影响
- D.知识和技能的影响
-
()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 A.2岁
- B.3岁
- C.5岁
- D.6岁
-
婴幼儿先穿毛衣是为了减少()暴露在外的时间.
- A.胸部
- B.颈部
- C.腿部
- D.腰部
-
若班里出现预防接种当天身体不适的婴幼儿,应该()。
- A.继续接种
- B.由医生决定是否接种
- C.免去接种
- D.换一种接种
-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 A.100~160次/min
- B.130~140次/min
- C.130~160次/min
- D.80~100次/min
-
婴幼儿读书写字时,光线应该来自身体的()。
- A.左侧
- B.右侧
- C.左上方
- D.右上方
-
在急救现场主要是根据伤者的()、脉搏的变化和瞳孔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轻重,从而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急救。
- A.呼吸的变化
- B.脸色的变化
- C.话语的多少
- D.活泼的程度
-
欲配制5%的来苏儿溶液50kg,需要来苏儿原药的量和加水量为()。
- A.2.5kg,47.5kg
- B.5kg,45kg
- C.2kg,48kg
- D.10kg,40kg
-
以实际有效成分为基数的配制公式:所需原药量=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原药量
- A.加上
- B.减去
- C.乘以
- D.除以
-
()含胡罗卜素丰富。
- A.白菜
- B.大米
- C.红薯
- D.土豆
-
由于神经、()及遗传疾病引起体重超过正常标准,医学上称之为继发性肥胖。
- A.父母影响
- B.教育
- C.内分泌
- D.饮食
-
针对呼吸道传染病,切断传染途径的方法是()。
- A.空气的紫外线灯消毒
- B.戴口罩
- C.到公共场所
- D.注射抗体
-
学前儿童入学的社会适应困难主要包括缺乏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缺乏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等。
- A.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 B.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
- C.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 D.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的未成年人辍学。
- A.非义务教育
- B.初中教育
- C.义务教育
- D.小学教育
-
学前儿童与保育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属于学前教育机构的()。
- A.文化环境
- B.工作环境
- C.精神环境
- D.物质环境
-
()是判断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标。
- A.脉搏的变化
- B.语速的变化
- C.视力的变化
- D.走路快慢的变化
-
冬季开窗通风的时间是每次()。
- A.6小时
- B.3小时
- C.1小时
- D.15分钟左右
-
药品登记的内容不包括()。
- A.药效
- B.姓名
- C.服法
- D.药名
-
保育员应在婴幼儿唱歌前,对唱歌场所()。
- A.湿性扫除
- B.干性扫除
- C.掸掉尘土
- D.先干、后湿扫除
-
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是指()为实现教育的目的,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活动的规划和安排。
- A.教师
- B.家长
- C.教育者
- D.社会
-
婴幼儿被“洋辣子”刺伤时,伤口处疼痛红肿,此时,可先(),然后用肥皂水涂于伤处。
- A.用水洗
- B.用橡皮膏将皮肤中的刺粘出来
- C.涂眼药水
- D.涂清凉油
-
保育员给婴幼儿洗澡前应先洗()。
- A.手
- B.脸
- C.脚
- D.颈部
-
从广义上讲,保育员的()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
- A.职业修养
- B.职业道德
- C.工作
- D.职业要求
-
乳牙的作用是()。
- A.练习刷牙
- B.美观
- C.说明生长发育的情况
- D.有助于准确发音
-
预防接种当天,保育员应该协助教师()。
- A.到医务室检查
- B.给婴幼儿洗澡
- C.统计到园的人数和名单
- D.通知家长
-
使婴幼儿()是避免遗尿的方法.
- A.不喝水
- B.不睡觉
- C.不活动
- D.不紧张
-
对待婴幼儿习惯性阴部摩擦的态度为()。
- A.批评
- B.羞辱
- C.转移注意力
- D.恐吓
-
从设备材料的安全卫生出发,应该为婴幼儿选择无毒、()、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和材料。
- A.数量充足
- B.色彩鲜艳
- C.无害
- D.动态的
-
记录设备、材料和物品的使用情况主要是记录()和外借的设备、材料和物品的使用情况;下一次活动需要继续保留的设备、物品和材料的情况;需要维修和更换的设备情况等。
- A.室外活动的设备、物品和材料
- B.室内活动的设备、物品和材料
- C.本班设备、材料和物品的使用情况
- D.体育活动的设备、物品和材料
-
高级保育员在实际操作中,要求能对初级、中级保育员讲清保育员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工作要点,并能()。
- A.讲解
- B.书面解答
- C.进行示范
- D.通过考试
-
婴幼儿不应接触有毒的用品,是因为().
- A.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 B.皮肤的渗透作用差
- C.排泄作用差
- D.代谢功能强
-
()不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的目标之一。
- A.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 B.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 C.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 D.做好每一件事,不怕困难
-
为提高婴幼儿进餐的食欲,保育员不应该()。
- A.轻声问候
- B.在婴幼儿进餐时打扫卫生
- C.及时为婴幼儿添加饭菜
- D.情绪平静
-
发现婴幼儿遗尿后,保育员应与家长联系,准备()。
- A.看医生
- B.药物
- C.更换的衣物
- D.玩具
-
发现婴幼儿有大小便的迹象后,保育员应该表现出()。
- A.紧张
- B.平静
- C.冷淡
- D.严肃
-
婴幼儿进餐的正确坐姿是()。
- A.耸肩、身体后仰
- B.趴在餐桌上
- C.前臂自然地放在餐桌的边缘
- D.身子靠在餐桌边缘
-
保育员的职业特点之一就是集体性,它要求保育员彼此协调,相互宽容,()。
- A.保持距离
- B.参加集体活动
- C.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 D.共同娱乐
-
一旦异物进入到眼内,可让婴幼儿轻轻闭上眼睛,切(),以免损伤角膜。
- A.不应该滴眼药
- B.应该滴眼药
- C.不可以搓揉眼睛
- D.可以搓揉眼睛
-
肥胖症容易使婴幼儿产生().
- A.孤独感
- B.合群感
- C.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 D.愉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