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上市公司经批准于2006年1月1日发行10年期、年利率10%、每年年底支付利息、面值总额为12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发行后共收到发行款项12600万元(不考虑发行费用)。该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股票,每-面值1000元的债券可转换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40股。发行债券的当日,乙公司购买了甲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40%。第7年1月1日,乙公司将所购债券全部转换为股票,当时甲公司股票的市价为每股60元。则甲公司因乙公司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所获得的股本溢价收入是( )。
甲公司系2002年12月25日改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为了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于
2005年度对部分会计政策作厂调整。有关会计政策变更及其他相关事项的资料如下:
(1)从2005年1月1日起,所得税的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甲公司历年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2004年12月31日止(不包括下列各项因素),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累计金额为4000万元,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累计金额为1200万元(假定无转回的时间性差异)。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处理,当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预计能够在三年内转回。
(2) 从2005年1月1日起,生产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8年;同时,将生产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根据税法规定,生产设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零。 上述生产设备已使用3年,并已计提了3年的折旧,尚可使用5年,其账面原价为6000万元,累计折旧为1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为零。本年度上述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40%;A产品年初、年末的在产品成本均为零(假定上述生产设备只用于生产A产品)。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年末库存A产品未发生减值。
(3) 从2005年1月1日起,甲公司对办公楼的折旧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8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根据税法规定,该办公楼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零。该办公楼从甲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起开始使用。
(4) 从2005年起,甲公司试生产某种新产品(B产品),对生产B产品所需乙材料的成本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乙材料2005年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05年第一、二、三季度各购入乙材料 500公斤、300公斤、2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1200元、1400元、1500元。2005年度为生产B产品共领用乙材料600公斤,发生人工及制造费用26万元,B产品于年底全部完工。但因同类产品已先占领市场,且技术性能更优,甲公司生产的新产品全部未能出售。甲公司于2005年年底预计该产品的全部销售价格为50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所发生的税费为4万元。剩余乙材料可变现净值为50万元。
(5) 2004年12月甲公司以900万元购入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短期投资,期末按成本计价。2005年度丙公司分配2004年度的现金股利,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10万元(税后)。公司从 2005年1月1日起,对期末短期投资由成本法改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2004年末和2005年末丙公司股票市价均为750万元。
(6) 从2005年1月1日起,将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由账面摊余价值改为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甲公司2003年1月20日购入某项专利权,实际成本为4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6年,按16年平均摊销,摊销年限与税法一致。2003年末、2004年末和2005年末预计可收回金额分别为4200万元、3500万元和3280万元(假定预计使用年限不变;对无形资产期未计价政策变更,不调整2003年和2004年已摊销的金额)。
(7) 甲公司2005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2000万元,其中,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收入为2万元;转回坏账准备100.5万元,其中0.5万元已从2002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实际支出的业务招待费5.5万元,按税法规定允许抵扣的金额为4.5万元;其他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金额为3.3万元(永久性差异)。除本题所列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1) 计算甲公司2005年度应计提的生产设备和办公楼的折旧额。
(2) 计算甲公司2005年库存B产品和库存乙材料的年末账面价值。
(3) 计算甲公司2005年度专利权的摊销额。
(4) 分别计算甲公司各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分别编制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会计分录。
(5) 分别计算上述各事项增加或减少2005年度净利润的金额。
(6) 分别计算2005年度上述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7) 计算2005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的所得税,并编制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8) 计算8005年12月31㈠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不考虑事项(2)中
2005年度以前应调整的递延税款金额)。
甲公司为境内上市有限公司,200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2006年4月25日批准对外报出,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增值税税率17%。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该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以及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 甲公司于2005年12月1日与A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商品以5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销售给A企业,同日甲公司收到了全部价款,并办理了商品发运手续。同时甲公司还与A企业签订了补充协议,补充协议规定,甲公司于2006年3月底以540万元的价格购回已出售的产品。甲公司该批产品的账面价值为420万元。税法规定在商品发运时应确认收入并计算交纳所得税。
甲公司对于上述交易进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420
贷:库存商品 420
(2) 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获悉,其在国外的某客户破产,所欠本公司的账款250万元估计无法收回,为此甲公司将上述应收账款250万元全部计提了坏账准备。根据税法规定,按应收账款余额的0.5%计提的坏账准备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
甲公司对于上述交易进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250
贷;坏账准备 250
甲公司在2006年3月29日得知,该客户并未破产,并如数收到所欠的250万元货款。
(3) 2005年12月5日与丙公司发生经济诉讼事项,经咨询有关法律顾问,估计可能要支付300万元的赔偿款。该公司在编制2005年度财务报告时,将可能支付300万元的赔偿款计入利润表,并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负债处理。假设税法允许此项赔偿款在应纳税所得税额前扣除.
甲公司对于上述交易进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300
贷:预计负债 300
(4)2005年1月1日向丁企业投资,拥有丁企业25%的股份,丁企业的其余股份分别由A企业、B企业和C企业持有,其中A企业持有45%的股份,B企业和C企业分别持有15%的股份。该公司除每年从丁企业的利润分配中获得应享有的利润外,其他股东权利委托某资产管理公司全权代理。丁企业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400万元,甲公司按权益法核算该项股权投资,井确认当期投资收益100万元。丁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按税法规定,投资收益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时计算缴纳所得税。
甲公司对于上述交易进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丁企业(损益调整)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2005年末,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中,投资成本和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余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100万元,无股权投资差额和股权投资准备
(5) 2005年12月3日销售商品给某一客户,销售价格为900万元。后经了解,该客户的财务状况不佳,现金流量严重不足,预计很难偿还所购商品价款,在资产负债表日该客户的财务状况尚未改善,因此,该公司未确认该项销售收入。
[要求]对上述会计处理不正确的交易或事项做出调整的会计分录(假定注册会计师2006年 4月2日发现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且达到重要性要求,由此要求甲公司做出调整。涉及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调整的,合并一笔分录进行调整)。
甲、乙公司均为境内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按单项投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的期限平均摊销,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甲公司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2003年1月1日,甲公司以30.3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l0%的股份,作为短期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0.3万元。2003年5月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上述现金股利0.3万元,存入银行。2003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万元。Z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份的市价合计为24万元。
(2) 2004年年初,甲公司决定将持有乙公司的股份作为长期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当时市价计算的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该股份的价值合计为23万元。2004年年初,乙公司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合计为200万元。2004年度、2005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0万元、20万元。假定乙公司除实现的净利润外,股东权益无其他变动。
(3)2005年1月8日,甲公司以66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20%的股份,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
(4)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05年年末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l00万元。
[要求]
(1)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与该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2) 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在2005年年末时的账面价值,以及股权投资差额的账面余额。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工业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甲公司采用实际成本对发出材料进行日常核算。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04年和2005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 2004年11月10日,甲公司购入一批A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该批A材料的价款为5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万元。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A材料购货款,另支付运杂费及途中保险费1.2万元(其中包括运杂费中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0.07万元)。A材料专门用于生产B产品。
(2) 由于市场供需发生变化,甲公司决定停止生产B产品。2004年12月31日,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该批A材料的价值为5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销售该批A材料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4.5万元。该批A材料在12月31日仍全部保存在仓库中。
(3) 按购货合同规定,甲公司应于2005年4月2日前付清所欠丁公司的购货款58.5万元(含增值税额)。甲公司因现金流量严重不足,无法支付到期款项,经双方协商于2005年4月5日进行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协议的主要内容如下:①甲公司以上述该批A材料抵偿所欠丁公司的全部债务;②如果甲公司2005年1—6月实现的利润总额超过100万元,则应于2005年7月20日另向丁公司支付10万元现金。丁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丁公司未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接受的A材料作为原材料核算。
(4) 2005年4月6日,甲公司将该批A材料运抵丁公司,双方已办妥该债务重组的相关手续。上述该批A材料的销售价格和计税价格均为45万元(不含增值税额)。在此次债务重组之前甲公司尚未领用该批A材料。
(5)甲公司2005年l~6月实现的利润总额为95万元。
假定在本题核算时,甲公司和丁公司均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要求]
(1) 编制甲公司购买A材料相关的会计分录。
(2) 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分别编制甲公司,丁公司在债务重组日及其后与该债务重组相关的会计分录。
A公司于2003年12月l0日与B租赁公司签订了一份设备租赁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如下:
(1) 租赁标的物:甲生产设备。
(2) 起租日:2003年12月3l日。
(3)租赁期:2003年12月31日~2005年12月31日,共2年。
(4)租金支付方式: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00万元。
(5)租赁期满时,甲设备的估计余值为200万元,其中B公司担保的余值为100万元,未担保的余值为100万元。
(6)甲生产设备为全新设备,2003年12月31日的原账面价值为1922.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
(7)租赁内含利率为6%。
(8)2005年12月31日,A公司将甲生产设备归还给B租赁公司。
甲生产设备于2003年12月31日运抵A公司,当日投入使用。A公司当日的资产总额为4000万元,其固定资产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与租赁有关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均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并假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相关资产的折旧期限内摊销。
[要求]
(1) 判断本租赁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 编制A公司在起租日的有关会计分录。
(3) 编制A公司在2004年年末和2005年年末与租金支付以及其他与租赁事项 有关的会计分录(假定相关事项 均在年末进行账务处理)。
下列有关或有事项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借款费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论断中,错误的有( )。
下列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论断中,错误的有( )。
下列各项中,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有( )。